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記者》>>2015·第6期

媒介融合與融合新聞——2015年普利策新聞獎觀察

周婷婷
2016年01月12日13:38 | 來源:新聞記者
小字號

【本文提要】本文主要從兩個角度對2015年的普利策新聞獎展開觀察:其一是從獲獎作品中借鑒先進的報道經驗,其二是從評選過程與結果中把握美國新聞業的發展趨向。本文發現:普利策新聞獎評獎規則的變化和融合新聞作品作為參評報道的表現,都反映了美國新聞業媒介融合程度的進一步加深。調查性報道在美國有復興趨勢。對於數據的挖掘、分析、呈現在新聞報道中變得更加普遍也更加重要,媒體正積極運用法律推動更進一步的數據公開。

【關鍵詞】普利策新聞獎 媒介融合 數據新聞 美國新聞業 融合新聞

美國當地時間4月20日,第99屆普利策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1917年,依據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的遺囑,普利策獎正式設立。此后每年頒發一次,主要用來獎勵新聞佳作,也兼及對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優秀作品的表彰。目前,普利策新聞獎的評選,早已不僅僅是美國新聞界的年度盛事,也備受世界各國的矚目,具有國際性的影響。

一方面,從新聞業務的角度,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代表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①經常被各國媒體視為學習的范例。另一方面,普利策新聞獎的評選情況,也是觀測美國新聞業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一年又一年,是邁向進步,還是陷入頓挫?堅持不變的是什麼,有所改變的又是什麼?

一、規則變化:適應媒介融合大勢

2015年,普利策新聞獎的評選規則又發生了新變化。為了更好理解新規意義何在,讓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歷史上其評獎規則的重大變化。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普利策新聞獎主要面向的都是報紙。除此之外,隻有和報紙有著深厚淵源的通訊社,擁有參評資格。即便《時代》周刊這樣的新聞雜志,NPR(美國國家公共電台)、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樣的廣播電視機構,在新聞報道中表現優異,也隻能被阻隔在普利策新聞獎的大門之外。

然而,作為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它自然無法自外於媒體發展的滾滾洪流,需要對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做出回應。

自二十世紀末以來,隨著媒介融合的程度不斷加深,不同類型的媒介之間邊界日益模糊,普利策新聞獎越來越不可能維持在傳統意義上“純粹的”報紙范圍之內了,其評獎規則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調整——

1999年開始,“公眾利益服務獎”向報紙所屬網站開放。

2006年開始,普利策新聞獎的14個獎項,全部向報紙所屬網站開放。

2007年開始,“突發新聞報道獎”和“突發新聞攝影獎”,可以接受隻在報紙網站上刊登(並不一定需要在報紙印刷版上發表)的報道。

2009年開始,所有的14個獎項向“非報紙隸屬的新聞網站”全面放開。

學者展江將這樣的變化概括為: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②其中,“內”指的是報紙所屬網站。1999年和2006年的變化,都是獎勵報紙對重要新聞題材的多媒體報道的嘗試。除了傳統的文字與圖片,它們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綜合運用視頻、互動圖表、數據庫等更加豐富多彩的報道方式。而2007年的變化,雖然限定在突發新聞領域,但亦是對報紙網站(相對於其母體報紙)在內容原創性、發布優先性等方面的重要認可。

在這一連串對“內”搞活,實際上也是對於網絡新聞報道形式逐步接納的基礎上,2009年,普利策新聞獎發生了一次規則突變。隻要是致力於原創性新聞報道及對當下事件進行報道、評論的網站,哪怕並非由報紙創辦,也能參與所有獎項的評選(由雜志、電台、電視台等創辦的新聞網站不在此列)。這是一次巨大的對“外”開放,背后的主要理據是:新聞網站在互聯網平台上繼承了報紙的衣缽,能夠在各大報道領域發揮與報紙相媲美的功能。

2015年開始施行的評獎新規,主要包括兩項內容:

其一,“調查性報道獎”和“特稿寫作獎”兩個獎項,開始向雜志及其所屬網站開放。其二,來自不具備評獎資格機構的記者(如在廣播電視新聞機構工作的記者),如果他們是與報紙或新聞網站的人員合作完成了報道,也能接受提名。③

這是2010年以來,普利策新聞獎評獎規則發生的最大變化,是又一次跨越媒介類型的對“外”開放。雜志,盡管與報紙同屬平面媒體,然而在普利策獎設立99年之后,才終於獲得了參評資格。主要理由是:近年來雜志及其所屬網站對於新聞時事正不斷做出快速反應,積極予以報道、評論,這原本只是報紙長久以來的領地。④

2015年試點性地先開放兩個獎項,已經吸引了不少雜志前來參與。由此,“調查性報道獎”的參評作品,由2014年的75件增長至112件,增幅接近50%。“特稿寫作獎”的參評作品,也由2014年的127件增長至154件,增幅為21%。盡管2015年隻有《紐約客》雜志入圍“特稿寫作獎”候選名單,並最終惜敗於《洛杉磯時報》,然而假以時日,雜志非常有希望斬獲大獎,普利策新聞獎的更多獎項也很可能繼續向雜志及其網站開放。

另一條新規,為在廣播電視新聞機構工作的記者“迂回”打開了普利策獎的大門。其直接起因是2014年獲得“調查性報道獎”的作品所引發的爭議。該獎項當時頒給了美國一家致力於調查性報道的新聞網站“公共正義中心”(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CPI)。與其聯合完成報道的美國廣播公司(ABC)要求將旗下兩名記者也加入獲獎名單,遭到CPI的拒絕。⑤雙方為此一度吵得不可開交。類似問題今后如何處理,普利策獎委員會通過這條新規表明了態度,對於不同類型新聞機構間的合作表達了支持。

二、獲獎情況:體現報紙的堅守

從2010年至2014年,普利策新聞獎獲獎名單中每年都會出現報紙之外的網絡新聞機構,如ProPublica、赫芬頓郵報、InsideClimate News、公共正義中心等等。然而2015年它們不僅沒有獲獎,甚至很少入圍最終的評選。14個新聞獎項的42件入圍作品中,隻有一件來自網絡新聞機構——政治博客網站“每日科斯”(Daily Kos)入圍社論漫畫獎。

我們當然不能由這樣的評選結果就加以推論,2014年,美國報紙在新聞報道上的表現勝過了該國的網絡新聞機構。但過去一年,盡管生存環境依舊不容樂觀,不少美國報紙卻努力回歸揭露丑惡腐敗、維護公平正義的傳統。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在新聞競爭不斷加快的節奏中,在新聞娛樂化更能帶來收益的誘惑面前,它們依舊願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堅持生產嚴肅的新聞報道。這是值得肯定和尊敬的。

2015年4月29日,美國民意調查和研究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了最新一期的 “美國新聞媒體狀況”(State of the News Media)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報紙在工作日和星期日的發行量,相比2013年都下降了約3%。盡管報紙網絡廣告的收入有所增長,但依舊不足以抵消報紙印刷版廣告收入的減少。報紙廣告的總收入相比上一年,又下降了4%。⑥

在這樣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普利策獎獲獎報紙的努力顯得頗為難能可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獲獎名單中除了《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屢次折桂的報業巨擘外,還有一些是第一次迎來殊榮的小型地方報紙。

比如普利策新聞獎分量最重的獎項——“公共服務獎”,就頒給了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信使郵報》(The Post and Courier),它每日發行量不過八九萬份。獲得“地方報道獎”的加利福尼亞州托倫斯的《每日微風報》(The Daily Breeze)規模更小,日發行量約為6.3萬份。該報一共隻有7名本地新聞記者,就是其中的兩人連同一位編輯採制完成了獲獎報道。他們針對當地一個學區的負責人享受的高額收入與福利展開調查,發現了在這一學區廣泛蔓延的腐敗問題。新聞線索是記者自己發現的,而非知情人爆料。他們一開始也沒有想到會發展為如此驚人的重磅報道,只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地一步步追查下去,最后竟撰寫了50多篇相關報道。現在學區負責人已因此被免職,他們還在繼續關注事態的發展。

這兩家地方報紙,都是從當地尋找到重要的新聞題材,並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充分深入的調查報道。它們的“勵志”故事,再次突顯了中小型報紙扎根所在社區、做好本地報道的重要性。⑦小媒體也可以出大報道!因為對這裡的新聞,往往是大型報紙很難覆蓋到的,正需要當地報紙自己去發現,去挖掘,去堅持推進。

三、調查性報道的“復興”

談到對2015年普利策新聞獎評選的總體印象時,普利策獎管理人麥克·普萊德(Mike Pride)先生欣慰地宣稱:“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征是,涌現了許多優秀的調查性報道。” ⑧

“調查性報道獎”組別的一位評委甚至認為,從參評作品中他看到了“美國調查性報道的復興”。⑨因為評委們實在難以取舍,《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共同獲得了這一獎項。實際上,除了該組別之外,“公共服務獎”“地方報道獎”“國內報道獎”等組別中,也都有不少調查性報道佳作參評。

近年來,美國報業持續衰落,在需要耗費大量資源的調查性報道上也表現下滑。雖有一些網絡新聞機構致力於調查性報道的制作、加以彌補,但人們對於調查性報道整體前途命運的擔憂,一直揮之不去。而2015年的普利策獎上,美國報紙在這方面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頗能提振業界士氣,也增強了人們對其的信心。

查爾斯頓《信使郵報》獲得本次“公共服務獎”的作品:《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Till Death Do Us Part),就是一個很見功力,也產生了相當社會影響的調查性報道。

報道的標題,是一句西方常用的婚禮誓詞,在這裡卻另具含義,指的是婦女深陷家庭暴力難以脫身的悲慘境地。報道最初源自一項官方統計數據的發布,2013年,《信使郵報》所在的南卡羅來納州,婦女因家庭暴力致死的人數,是全美各州中最多的。對這一消息,大部分當地媒體都是以簡單的消息形式來處理。

《信使郵報》記者道格(Doug)卻沒有這麼做。⑩此前他就寫過一篇報道:《被遺忘的南卡羅來納》,因為他注意到該州在一些越前越好的全國排行(如教育、醫療水平)中墊底,而在另一些越后越好的全國排行中又居於前列。這次數據的發布,再次觸發了他的思考。調閱歷史數據后,問題更顯嚴重。十多年來,該州在這項指標上一直高企,從來都在前十位之內。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人們沒有更多地談論這一話題?

他和《信使郵報》的其他3名記者一起,就此成立了一個報道小組。在8個月的時間裡,他們採訪了100多位相關人士,包括家庭暴力受害人、受害人權益維護者、家庭問題顧問、當地警察、檢察官、法官、律師、政治家、神職人員等等﹔查閱的各種文獻資料更是難以勝數,還考察了在其他各州有哪些降低家庭暴力危害性的有效做法。

最后形成的報道,從多個方面探討了這一問題的復雜成因。其中既包括立法機構的漠視、執法機構的疏失、能為受害者提供支持幫助的各方缺乏交流聯動,還有深層文化因素的作用。在南卡羅來納州,婚姻神聖、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被拆散,男性在家庭中擁有絕對控制權等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男性主導的州立法機構並不願意支持遭受虐待的婦女,難以出台法律對於施暴者嚴加懲處,以及沒收他們持有的槍支。在詳盡的原因探討之后,報道總結了發現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其中大部分建議,都不需要花費額外的資源,隻需對現有法律進行一些修改,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整組報道中,既有娓娓道來的故事,也有言之鑿鑿的數據﹔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溫情的關懷。報道在該報網站上的版本,[11]相比報紙上的印刷版本,增添了視頻、互動圖表等更為豐富的多媒體內容,還有一個專門的更新(Updates)鏈接。筆者5月15日點開后,能看到99篇后續報道。

這個報道的網絡版還有一大特色,即通過超鏈接形式大量提供了報道立足的原始材料出處。有的是轉向來源網頁,有的是提供Word、Excel等文檔下載。在其參評普利策獎的自薦材料中說,此舉是因為“我們知道一些人也許會質疑我們的發現或想挑戰我們的結論,所以我們選擇了完全透明的姿態”。報道最終沒有收到任何對其准確性、公正性的投訴。這種言必有“據”的呈現方式,是對網絡平台的有效運用,讓報道顯得特別嚴謹,也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

四、數據的力量:《華爾街日報》的不懈努力

伴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新聞工作者玩轉數據的能力,能大大增強新聞報道准確深入的內容實力和直觀生動的形式魅力。盡管普利策新聞獎並非一個專門的數據新聞獎項,但報道在數據挖掘、分析、呈現等各環節的表現,已日益成為評選考察的重要方面。

在上一節著重分析的報道《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中,就包括大量數據收集與分析工作。比如他們從州檢察官、警察局、法院等各處匯集報告、記錄,專門編輯了一個過去10年該州家庭暴力殺人案件的數據庫,從中總結案件在一天中多發的時間、常用的凶器等主要特征。又如他們對該州家庭暴力案件定罪比例的測算,填補了當地司法工作中的空白。

而2015年共同獲得“調查性報道獎”的兩組作品,在數據運用的表現上更為亮眼。特別是它們都通過大力推動政府的數據公開,取得了前所未知的材料,開辟出新的報道領域。這種開創性的數據挖掘工作,更多依靠的是法律程序與報道呼吁的配合,而非計算機抓取技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華爾街日報》獲獎作品:《醫療保險黑幕曝光》(Medicare Unmasked)極為艱難的誕生過程。

早在2009年,《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記者就請求政府提供“國家醫療保險”(主要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的醫療補助,以下簡稱“醫療保險”)的償付數據,希望借此引發關於醫療改革的討論。掌管該項事務的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醫療保險中心”)拒絕了這一請求,聲稱這些數據超出了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的管轄范圍。

2010年,《華爾街日報》記者又撰寫了一系列報道來彰顯這些數據的重要意義,指出它們能如何用於暴露醫療保險系統中存在的濫用與缺陷。然而,這一努力還是沒能奏效。醫療保險中心援引了美國醫師游說團體在1979年獲得的一項聯邦禁令,該禁令阻止公開任何一位醫師開出的醫保賬單記錄。

2011年之初,《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道瓊斯公司正式介入此事,提出起訴。經過漫長的司法程序,聯邦法官裁定禁令失效,其保護醫師隱私的初衷,現在需要讓位於公眾的知情權利,道瓊斯公司勝訴。這時已是2013年5月。

又等待了10個多月,2014年,醫療保險中心才終於公布了88萬醫務工作者開出的醫保賬單數據。盡管這些數據仍有不少局限,如只是2012年一年的數據也不包括任何病人的信息等等,但這仍然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公開,在增加美國政府的透明度上具有重要的節點意義。在普利策獎評選委員會寫給《華爾街日報》的頒獎詞中,主要稱道的即為他們堅持不懈挖掘數據的努力,“這個先驅性的報道項目令美國人民第一次能夠獲取此前被嚴格列為機密的數據”。

除了挖掘數據,這組報道在數據的分析、解讀以及結果呈現上,也都表現得可圈可點。《華爾街日報》在取得數據之后,立刻展開行動,專門成立了一個由記者和數據專家組成的報道團隊。接下來的工作極為復雜,除了數據本身體量巨大(有上千萬條記錄)、存在不足(需要額外確認以免報道失實)外,還包括與其他相關數據(同樣體量巨大)的結合考察。報道團隊創建了大量程序用於數據處理。除了撰寫文字報道,他們也制作了許多互動圖表(interactive graphic)、圖表(chart)及其他可視化形式來清晰呈現數據。整組報道詳細揭露了醫療保險項目中存在的種種濫用和欺詐行為,據估算它們每年造成的虛假醫保賠付總額達到了約6000億美元。

此外,這組報道的重要意義還在於,《華爾街日報》成功推動的這次數據公開,讓很多其他媒體也跟進報道,普通公眾亦能參與其間,繼續從數據中深挖存在的問題。在其參評自薦材料中引述了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一位官員的評論,“(《華爾街日報》的努力)改變了整個規則,政府已經公開了部分數據,而且它意識到還將需要公開更多”。

五、融合新聞:探索多媒體敘事形式

自1999年普利策新聞獎開始接受網絡新聞作品以來,參評及獲獎作品中,綜合運用文字、照片、視頻、音頻、圖表、動畫等多種傳播方式的融合新聞報道,變得越來越常見。相比傳統的“文字+圖片”報道,它們的敘事更為豐富生動,還能與受眾積極互動。如今,這種多媒體報道形式,幾乎成為普利策新聞獎參評作品的標配。

在“國際報道獎”組別擔任評委的卡麗塔(S. Mitra Kalita)就表示,評委們如今已不可能隻考察文章而不考慮報道的其他組成元素。在她那一組,視頻和數據可視化形式表現得尤為突出,它們提供了講述故事的更好方式。[12] “調查性報道獎”組別的評委拉姆肖(Emily Ramshaw)認為,該組的獲獎作品擁有特別強大的數字呈現形式,並為受眾提供了在不同平台上參與到報道中的機會。[13]來自Twitter的拉奇(Mark Luckie)是“突發新聞報道獎”組別的評委,他注意到在該組的大部分參評作品中都包括媒體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的內容。Twitter已基本上成為突發新聞報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很多媒體都開始使用Twitter發出它們對事件的第一反應。[14]“突發新聞報道獎”的獲得者——《西雅圖時報》的全體員工,很好地詮釋了如何在分秒必爭的節奏中善用各種報道方式,快速准確又富有感染力地講述故事。

2014年3月22日10點37分,《西雅圖時報》所在的華盛頓州發生了一次嚴重的山體滑坡,毗鄰的社區在60秒內被泥石流吞沒,后經確認,有43人在這次災難中喪生。

11點15分,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條消息,稱高速公路的一段被泥石流阻塞。《西雅圖時報》立即轉發了這一消息,並於45分鐘內,在該報網站上貼出了第一篇報道。

因為當天是星期六,大部分報社員工本來都在休假。得到消息后,記者們紛紛行動起來。截至16點35分,報紙網站上的原始報道已經更新了12次,篇幅被大大擴充,包括第一份來自目擊者的詳細描述、第一份來自幸存者的情況介紹等獨家內容。此時,報社的一位攝影記者也登上直升飛機,從空中俯拍到了災難現場的全景照片。災難造成的巨大損失以及生還可能的微小概率,從中都可一覽無余。

當晚,從各路前線發回的消息被匯編成了一篇綜合性的報道,並配上照片與地圖,計劃在第二天的報紙上刊出。21點35分,這篇報道在報紙網站上率先推出,同時發表的還有其他三篇相關報道和視頻、照片。

此后,《西雅圖時報》一直以類似方式保持對事態報道的滾動更新,交替推出社交媒體發布、網站速報、多媒體展現、報紙印刷版報道等內容。並在跟進事件的同時,快速啟動了對這次災害的問責報道,深入探討其是否能夠被避免。

整組報道中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多媒體呈現內容。[15]比如一個紀念遇難者的專題網頁,裡面匯集了43位遇難者每一個人的照片與簡要的生平資料。在《西雅圖時報》制作這個網頁之前,官方並未公布遇難者的具體姓名,估算的遇難者人數也一度變化很大。記者們花費了不少時間,向近親屬及可靠來源確認遇難者的姓名,統計出了准確的遇難者人數。

又如一個展現滑坡對毗鄰社區影響程度的互動圖表。記者們找到社區內每一戶人家的具體資料,在地圖上一一標注出來。讀者從中不僅可以看到社區在災難前后截然不同的俯拍對比圖,還可以通過點選任意一個家庭,了解其成員在災難中的命運,是受傷、離世還是幸存。《西雅圖時報》的自薦材料中,引述了一位讀者對這個圖表的高度評價:“我從未在任何一個新聞網站上看到過類似的東西……完全立足於事實,在講述故事時擁有驚人的准確性與視覺沖擊力。它為解釋(這一事件)增添了巨大的力量。”

《西雅圖時報》是華盛頓州最大的日報,包括2015年在內已獲得過10次普利策新聞獎。2010年,它就獲得過一次“突發新聞報道獎”,擁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豐富報道經驗。對於重大的突發事件,往往是舉全社之力投入報道。此次獲獎的就是全體員工,而非某幾位記者。他們通過傳統的實地採訪的苦功拼勁,輔以對各種傳播方式的嫻熟運用,成就了這組速度更快、水准更高、效果更強的融合新聞報道。

六、結語

在這篇文章的開頭,我們提到在歷史上普利策新聞獎的獲獎作品曾以“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而著稱。在今天這個媒介融合時代,這一提法必須做出一番修正了。如今,獲獎作品代表的是“美國最負責任的(報道)制作和最豐富優美的傳播方式(集合)”。僅靠生花妙筆還遠遠不夠,卓越的報道是對文字、照片、視頻、音頻、圖表、動畫等各種傳播方式,以及報紙印刷版、網絡版、社交媒體等各種傳播平台,相得益彰、富有想象力的綜合運用。同時,伴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成為新聞報道的重要原材料﹔挖掘、處理、呈現數據的能力,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如何嫻熟運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不過,盡管“寫作”變成了“制作”,“最負責任”的情懷是一直不變、需要永遠保持的。這種“負責任”既表現為懷抱揭露丑惡腐敗、維護公平正義的新聞理想,也體現為實際採訪報道過程中的踏破鐵鞋、遍閱資料、反復查証,對報道的深度、廣度以及每一個細節准確性的格外負責。

從2015年的普利策新聞獎看當前的美國新聞業,媒介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的趨勢,表現得特別明顯。攜帶各種不同原始基因的媒體,如今都通過各種傳播平台,進入了報紙的傳統領地,發揮著報道、評論時事的功能。普利策新聞獎也隨之向更多的媒介類型或直接、或間接地打開了大門。

數據新聞在美國正快速崛起,除了《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全球數據新聞先鋒媒體,中小型地方報紙如《信使郵報》等也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積累。除了數據分析處理技術、可視化呈現方式的進一步開發,媒體也特別注重依據信息公開相關法律、大力推動原始數據的公開,探照燈般照入曾經不為人知、暗藏腐敗的領域。

盡管美國報業發展仍面臨很大的經濟困擾,然而報紙並未放棄需要花費較大資源的調查性報道。它們的努力和其它媒體機構相互呼應,艱苦卓絕但又能產生巨大影響的調查性報道,在美國有復興趨勢。普利策新聞獎守望社會、監督權力、維護公平與正義的優秀精神傳統,因之得以繼續傳承發揚。也讓我們由衷地期待,2016年,普利策新聞獎迎來百歲生日之際,為著光榮與夢想而不懈奮斗的媒體,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周婷婷 /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注釋:

①黃煜、徐來:《追求卓越新聞——普利策新聞獎之魅》,《新聞戰線》2013年第11期

②展江:《普利策新聞獎及其媒體融合時代之變》,《新聞記者》2012年第8期

③④Chris Ip: The new Pulitzer Prize rules explainedhttp://www.cjr.org/behind_the_news/the_new_pulitzer_prize_rules_e.php, 2014-12-10.

⑤Bill Buzenberg: 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s response to ABC News, http://www.publicintegrity.org/2014/04/16/14596/center-public-integritys-response-abc-news2014-04-16.

⑥Michael Barthel: Newspapers: Fact Sheethttp://www.journalism.org/2015/04/29/newspapers-fact-sheet, 2015-04-29

⑦Benjamin Mullin: Daily Breeze managing editor: ‘We are stunned’http://www.poynter.org/news/mediawire/337437/daily-breeze-managing-editor-we-are-stunned, 2015-04-20.

⑧⑨Roy J. Harris Jr.: Looking at the Pulitzers…with Pridehttp://www.poynter.org/news/mediawire/337885/looking-at-the-pulitzerswith-pride, 2015-04-21.

⑩Lindsay Beyerstein: Post and Courier Wins September Sidney for Investigation of South Carolina’s Domestic Homicide Crisis, http://www.hillmanfoundation.org/thesidney/post-and-courier-wins-september-sidney-investigation-south-carolina%E2%80%99s-domestic-homicide-cr/backstory, 2014-09.

[11]http://www.postandcourier.com/tilldeath/title.html.

[12][13][14] Kristen Hare: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is obviously alive and well’ and other observations from first-time Pulitzer jurors, http://www.poynter.org/news/mediawire/338641/investigative-reporting-is-obviously-alive-and-well-and-other-observations-from-first-time-pulitzer-jurors2015-04-24.

[15]《西雅圖時報》網站上該組報道匯總頁面的網址為:http://old.seattletimes.com/flatpages/local/oso-mudslide-coverage.html。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