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新春走基層

冒寒送書——探訪寧波“流動圖書館”(組圖)

陳怡
2016年01月27日09:35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你需我帶,你點我買”,讓“館藏”走出圖書館大門,走進熱愛閱讀的人們的手心裡,也是館長徐益波的心願。章勇濤 攝

  “你需我帶,你點我買”,讓“館藏”走出圖書館大門,走進熱愛閱讀的人們的手心裡,也是館長徐益波的心願。章勇濤 攝

  連日來,受罕見的強寒潮影響,寧波室外溫度零下7度。這天,年近50歲的劉偉和同事們要跑三個送書點:機場邊檢站、大型網咖、農民工子弟學校。

  劉偉是“流動圖書館”的一名工作人員。“流動圖書館”其實是寧波市圖書館的一輛流動圖書車,現在全市共有20多個固定的流動點。自2008年以來,這輛普普通通的大巴車,最遠到過寧波最東面的象山海島,最高到過海拔3767米的中國大陸東半壁名山——太白山頂。

  “流動圖書館”內的圖書,共有2000多冊,而且每15天更新一次。

  送書途中,一個急剎車,幾捆扎好的新書像坡上的彈珠,下坡滾。老劉有時就搬把小凳子,坐在書堆間,一手扶架子,一手穩書堆。

  老劉曾在海島當兵三年,深知守島人的寂寞。在互聯網未普及的年代,書無疑是打發寂寞的最好方式。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紙質書還像過去一樣受歡迎嗎?

  在機場邊檢站,入伍十年的范廣廈可是“流動圖書館”的忠實讀者之一。他告訴記者,自書屋大巴開進邊檢站第一年,他就上車借書了,並結識了劉師傅。他喜愛紙質閱讀的踏實,一星期能看兩本書。“看完了,劉師傅的書屋大巴士剛好又開進來了。”范廣廈說。

  “那個胖胖的戴眼鏡的小伙子今天沒來啊,你幫我問問上次帶的書對不對,有另一個版本……”

  “這本書不錯的,我看過,寫得很真。”

  “這本書全新的,我早上剛出庫。”

  ……

  老劉一面掃描錄入,一面跟戰士們聊著。

  何慶慶是一名新兵,每周三上午是他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劉師傅的“流動圖書館”載著他等的書,開進部隊來了。

  “他們會提前下單需要的書,我就按著單子去庫裡找。”老劉說。

  多年下來,他熟稔各行各業讀者的閱讀喜好,干部更喜歡讀人文歷史類書籍,戰士更願意讀小說或是趣味性強的讀物,法院、檢察院等司法單位,就多給他們挑選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書籍。

  老劉還發現,45歲以上的讀者群都偏愛紙質閱讀。老劉問過這些和他一樣的“讀友”,他們都感到,電子閱讀給眼睛傷害大,容易疲乏,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看總歸不好。

  紙質閱讀獨具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是老劉和同事們送書的一大動力。

  送書到網吧,會有人看嗎?

  2015年年底,老劉走進寧波市江東區明樓街道新開的一家網咖,發現這裡好像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適合在咖啡吧台放個書架。

  從店長那裡得知,真的有人在這裡翻上一個小時的書! 老劉囑咐店長,多觀察年輕人的喜好,方便選書送書。

  “網咖書房”漸漸培養起一批讀者群,同來上網的情侶,女生會坐在咖啡角翻時尚雜志打發時間,男生則和約好的伙伴們打網游。

  老劉在選書過程中有所側重,“書要新,不能太破舊,年輕人講究外觀。”他特別挑選了科技、文學、時尚、電商、娛樂等書刊,放上了“網咖書房”。

  同時,讓網咖裡上網的年輕人免費得到寧波網絡圖書館的閱讀卡。除了圖書服務,“流動圖書館”還在車內開展圖片展覽、放映宣傳片、科普講座、電影、戲曲等。

  寧波市圖書館館長徐益波告訴記者,館外推廣服務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打造一個覆蓋全市、深入基層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通過這張網絡把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更好地送到讀者身邊。

  老劉說,他最愛讀的是史記類和人物傳記類的書籍,每晚睡前都會讀點,喜歡一氣呵成讀完,一周讀三至四本。

  登記、捆書、打包,受過專業培訓的二十年老“圖書館人”,從報刊部、外借部、推廣部,老劉逐漸實現讓書“走出去”的心願。

  2000多冊書籍,鱗次櫛比站立書架,顛簸路途,一路搖曳,如秋天的麥田,駛向這天最后一站,民工子弟學校。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