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千年道口古鎮新貌迎新春

2016年02月17日13:31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千年道口古鎮新貌迎新春

  (上)2016年2月10日滑縣道口鎮街景。(下)2006年2月26日滑縣道口鎮順南街街景。

   新華網鄭州2月15日電 (睢媛媛)大運河滑縣段,自浚縣曹灣村東入滑縣境,經道口鎮橋上村至軍庄北復入浚縣。自南到北流經道口古鎮,全長8240米,寬33米至50米,是豫北最完善的古運河遺址之一。

   作為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一個重要點段,大運河滑縣段是華北平原上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是道口古鎮的母親河。大運河催生了古鎮曾經的繁華,孕育了豐厚的運河文化。明清民國時期,道口商賈雲集、貿易繁盛、“日進斗金”,為豫北重鎮,有“小天津”之美譽。

   現存的道口古鎮風貌,沿河而立的順南、順北老街、一面街,現存長約3000米。據統計,這座古鎮現有老門店、老房屋500余間﹔老字號5處﹔老錢庄1處﹔老票號1處﹔老胡同16條﹔老廟宇2處﹔老碼頭5處﹔老水閘4處。

   上世紀70年代,隨著現代工業的興起和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運輸功能萎縮,普遍的缺水、河道的淤塞,乃至后來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態的破壞、多次的改造和沿岸的開發建設,使這條串聯起繁華、創造出平和、蕩漾著激情、記載下苦難的河流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最終,隨著衛河航運業的日漸蕭條,至上世紀70年代末逐漸停止通航。昔日運河沿岸眾多的商號、店鋪大多人去樓空,甚至蕩然無存。河埠林立、古屋比鄰、商鋪連綿、巷弄穿錯的運河風光已成過往。

   2014年2月,道口古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原來因發展滯后而外遷的沿河居民出現了回遷潮。

   同年6月,大運河申遺成功,其滑縣段隨之也吸引了古城人們的目光。經過綜合整治的運河變得水清岸綠,在道口古鎮映襯下呈現出一道耐人回味的風景。維修的古碼頭、古城牆、遺產小道、歷史街區彰顯出獨有的魅力。又變得門庭若市,游人如織,隨著申遺成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據了解,滑縣縣委縣政府為改變舊城區“臟、亂、差”的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從2014年秋季開始,劃撥專項資金,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對順南古街南段共250米進行了技術性維護。

   2015年實施了順南街北段、水胡同、大集街沿街商鋪、居民等歷史建筑的修復工程。與此同時,管網改造入地,傳統路面磚鋪,街景小品建設等一系列工程也順利實施,大“十”字狀的明清歷史街區已逐步呈現。

   行走在滑縣順河街,寫有“道口鎮第一批歷史建筑”“道口鎮第一批歷史商鋪”等字樣的金黃色標牌隨處可見。這裡的古老建筑雖保留了舊時的風格,但內部設施卻是一應俱全。

   2016年2月4日,農歷臘月二十六,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豫北滑縣段道口古鎮大集街——歷史文化商業街開市。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群眾載歌載舞,喜迎猴年新春佳節的到來。當地群眾和游客在古色古香的街頭欣賞包公巡街、美猴王、雜技和吹糖人、踩高蹺等民間藝術表演。

   千年道口古鎮,將再次因為運河而煥發青春活力。(王子瑞 王威 攝影)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