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盜版猖獗為何難打擊 來自多渠道阻斷需重典

資料圖片
如果你問一個電影導演最期待什麼,可能不同的導演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你問導演最擔心什麼,大部分人會回答你是“盜版”。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受不受歡迎、有沒有深度是觀眾對電影的主觀評價,但打擊盜版卻是整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共識。還記得,在2015年國慶檔,導演徐崢帶著他的“囧系列”電影《港囧》登陸各大院線,上映第二天,就在網上爆出高清下載鏈接,很明顯這是盜版片源,徐崢大呼“盜版是行業的災難!”並在微博求助處理方式,得到不少電影工作者的聲援。
其實,盜版這個“灰色的產業鏈”一直伴隨著電影而存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光盤等實體盜版的方式逐漸退向了鄉村城鎮,網絡盜版以更大的破壞性侵蝕著電影產業,一個鏈接瞬間就能奪去一部電影上億元的收益,給整個產業鏈造成巨大損失,那麼電影網絡盜版究竟有哪些形式?盜版電影又來自何處?如何傳播?目前的打擊方式又有哪些呢?春節前夕,《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這一系列問題做了深入的調查採訪。
電影網絡盜版最猖獗
其實,《港囧》遭遇盜版只是一個被報道的個案,從美亞柏科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平台發布的一組數據看到,僅就2015年來說,幾乎沒有一部院線電影逃開被盜版的厄運:電影《煎餅俠》在上映前40天就開始路演和大規模點映,過程中遭遇了嚴重的盜版,包括但不限於小網站、電視盒子、APP等﹔《夏洛特煩惱》《鬼吹燈之尋龍訣》《惡棍天使》等在上映的第二天,盜版鏈接就在網絡上肆虐橫行。2016年剛剛開年,情況仍不容樂觀,據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影視監測管理中心檢測的數據顯示,計劃2016年春節上映的《美人魚》《澳門風雲3》和《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電影,在大年初一早上6點左右就出現盜版資源鏈接,且畫面模糊,很明顯是影院盜錄的。
那麼這些盜版都是以什麼途徑進行傳播的呢?從美亞柏科數字知識產權保護平台對2012~2015年抽樣的40部熱映影片(含4部進口影片)網絡盜版的監測數據(共計71841條鏈接,均為影片上映當年實時監測)顯示,這些盜版方式中,“在線播放”和“下載”的比例最大,所佔比例為98.66%,其余1.34%為電商平台即淘寶上的傳播。在這兩種方式中,在線播放多需要用戶在觀看時安裝指定播放器,也有部分是鏈接到如騰訊、搜狐、樂視等視頻網站。而“下載”渠道中,直接下載盜版電影的情況佔比最小,而採用P2P下載和鏈接到網盤下載的情況佔比接近90%。隨著雲技術的發展,網盤下載呈現相對增長的趨勢。
這一統計與第三方新媒體內容搜索技術服務商——冠勇科技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該公司對院線片版權監測已實現了覆蓋全網、全平台(其中包括約2000個活躍小網站)。該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吳冠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公司長期的監測過程中發現,目前院線片最主要的侵權方式是雲盤、社區網站、播放器、P2P下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一些用戶通過網盤、雲服務以及P2P種子文件存儲資源,隨后通過社區網站、社交平台和電商網站大量傳播侵權鏈接,同時,智能電視、OTT中聚合平台也存在大量侵權。以《港囧》為例,在對《港囧》院線檔期1個月的監測中,冠勇科技在全網、全平台共發現侵權鏈接8407條,其中以社區網站平台侵權鏈接最多為4955條,佔據58.94%。其次為網盤類、主流網站,分別佔據29.46%、3.82%。
無論是盜版網站還是社區論壇,它們的運營模式主要分為通過廣告聯盟、會員收費和資源分享三類模式,三者並無明顯分界,其中,絕大多數盜版網站通過廣告贏利。但至於盜版電影網站的收入如何,雖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但從之前快播、思路網、天線視頻等案件的審判結果及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出,盜版網站建站快、收益高,因此才有人前赴后繼以身試法。
盜版影片來自多渠道
盜版電影資源到底來自什麼渠道?據陝西文投影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賈偉分析,如果是進口片,很有可能是因為國內外上映檔期的不同,從國外傳入拷貝或“槍版”即影院偷錄的﹔如果是國內電影的話,大部分還是在電影點映或首映的時候,有人偷錄的“槍版”,之后傳上網絡。他認為影片在前期制作中流出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電影工作人員如果盜版電影的話,無論國內外通常會受到嚴重的懲罰,甚至面臨牢獄之災,因此對電影生產線上的人來說還是有較強的威懾性。
另外,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在網絡上播放的盜版電影從畫面質量及周圍環境還是能看出是有人在影院偷錄的“槍版”。當然,這其中也不能排除有業內人士故意讓影片資源外流,對此二十一世紀威客傳媒總裁肖凱以他多年的電影制片人從業經歷認為,這種行業內的惡性競爭的確存在,也非常可恥。他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深究下去。肖凱談道,在國內,無論對進入影院偷錄的人還是經營這些盜版電影網站的人,法律對他們的制裁都太輕了,而與此相對應的維權成本卻十分高昂。而在賈偉所供職的院線裡,他告訴記者,如果抓到偷錄的人,一般他們會讓這個人刪除偷錄的內容,有時候也會報警,但這種情況並沒有給影院帶來實際的損失,也沒有危害到公共利益,一般也就不了了之了。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消費水平普遍提高,進電影院看場電影對一般的都市人來說不是什麼難事,而且隨著影院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擴展,銀幕數量快速增加,電影票的購票方式也在多元化,價格也相對有所改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賈偉認為電影盜版的現狀是有所改觀的,而且在他看來,很多炫目的3D效果在電腦上是無法感受的。
據公開報道顯示,我國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已數次進行電影票房的專項整治,其中之一就是打擊影院偷拍偷錄現象。2015年9月2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還下發了關於嚴厲打擊在影院盜錄影片等侵權違法行為的通知。而從今年1月20日開始的“電影市場秩序專項治理活動”,也將影片盜錄盜播等侵害電影版權的行為列為專項整治對象。賈偉說,目前影院也在根據總局的要求,進行整改和自查,並研究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杜絕偷錄現象的發生。
阻斷盜版還需重典
在記者的採訪中,發現很多人都直言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是中國電影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大難題,大家感覺其實盜版手段並不高明,但是盜版網站建站卻很容易,而作為權利人來說,要找到這個盜版網站並將它告上法庭,中間則需要經歷很復雜的調查取証過程,最后即使贏了,判賠的數額根本不夠維權所付出的費用,“這樣下去,不會有人一直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慢慢地也就喪失維權的信心了。”肖凱將他的維權感受告訴記者。
就維權中的具體困難,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法務部負責人表示,打擊網絡盜版的困難在於切斷盜版小網站鏈接非常困難。利用技術手段檢索盜版鏈接並不困難,目前很多律師、科技公司都可以在網上檢索到盜版信息和鏈接,但是如何阻斷是很困難的,因為大多數小網站是個人經營,或者服務器在境外,根本無法聯系到經營者,無法發出阻斷通知。如果通過技術手段強行進行破壞,則有可能破壞服務器中其他數據,涉嫌侵犯他人計算機安全。
判賠數額過低也打擊了權利人的維權信心。該負責人說,法院的判賠金額與電影作品的投資成本相距甚遠,加之電影作品版權購買價格不公開,導致電影作品的市場價格沒法評估,如此判賠的金額與電影版權的市場價格也不相符。例如最近該協會幫助會員單位進行維權的過程中發現,涉嫌侵權盜版的某視頻網站從提供虛假授權的第三方手中花8萬元買得涉案影片,但是法院在當年度同類影片判賠中,最高的判賠額不超過1萬元。另外權利人在打擊盜版方面的意識不強,沒有完全認識到盜版對電影產業的致命傷害,願意花費上千萬宣傳但不願意在維權檢測方面加大投入。
徐崢在微博上說“盜版是行業的災難”,肖凱認為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過分。他說:“如果在一個電影業比較成熟的市場,影院票房應該隻佔到電影收入的三四成,電影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收回成本,而在中國,我們隻能靠院線收錢,如視頻網站、電視台、演藝場所、延伸產品這些收入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然而,如此單一的贏利渠道面對的卻是每年生產出的近千部新片,很多片子成了影院一日游,因為大多數觀眾希望到影院感受炫目的特效和恢弘的場面,但很多文藝片、劇情片就變得很冷門,長此以往,中國的電影都成了拼特效、比宣傳、炒IP,沒有人願意投資小眾的但不可或缺的影片,對剛剛紅火起來的中國電影來說確實是場災難。肖凱建議,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應該一方面加強引導,另一方面要施行重典,讓侵權者傾家蕩產,在法治的社會寸步難行。(記者 魏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