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減版:是飲鴆止渴還是從長計議?
□本報記者 杜一娜
編者按 一周來,傳媒界可謂十分熱鬧。騰訊網總編輯王永治在接受某網站採訪時爆出驚人言論:到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紙媒將會“關停並轉”,25萬從業者多數將在2017年∼2018年“下崗”。王永治給傳統媒體“下死刑判決書”的觀點,馬上引起不少傳統媒體從業者的強烈不滿。《中國青年報》首席評論員曹林作出回應:“到了2018年年底,如果這個預言實現了,我從單位辭職﹔如果這個預言沒實現,王總從騰訊辭職。”打賭言論一出,傳媒業再次被“震”到。而在“王曹之爭”之前,傳媒業頻頻有減版動作,今年春節后,就又有3家傳統媒體發出聲明——《東南快報》從日報轉為周五報,深圳《晶報》、湖北《楚天金報》將周六日報紙進行合刊。報紙減版是傳統媒體窮途末路還是適應市場規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業界專家,請他們為我們撥雲見日、指點迷津。
《東南快報》發“敬告讀者”宣布減版。
2016年春節后,曾在傳媒業風生水起的兩家傳統媒體《東南快報》《晶報》發出聲明,告知讀者出版日期有所變化。
《東南快報》在聲明中說:“《東南快報》自2016年2月20日起,刊期由日報改為周五報(即周一到周五出版,周六、周日休刊)。”
幾乎在同一時間,《晶報》也發出一封相似的“致讀者的信”:“2月20日起,《晶報》試行雙休日出合刊,周日內容隨周六出版。”
就在記者苦苦等待《東南快報》《晶報》相關負責人的回復時,又聽聞一則消息,湖北《楚天金報》也將周六日報紙合並發行——“周六新聞版、周日周末版,兩天報紙一天(周六)送達”。
媒體減版原因何在?是經營成本壓力過大還是融合大發展之故?減版后每周成本會節省多少?減版后,是否會增加原創以及深度報道?是否會在新媒體上加大人力及資金投入?
減版的對與錯
遺憾的是,《東南快報》《晶報》均拒絕了記者的採訪。一位不願具名、在都市類報紙從業有15年的媒體人告訴記者,他們不願意接受採訪非常正常,都市報的黃金十年已經一去不復返,受閱讀方式、經濟形勢、媒體融合三方面的影響,都市類報紙的利潤率在近幾年中急劇下滑,而減版的方式可謂“家丑不外揚”。
怎樣看待減版這件事情?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江作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報紙減版反而體現了報紙作為文化產品的市場屬性。他說:“報紙作為文化產品,有其市場屬性,必然會受到市場影響。減版就是體現了報紙作為文化產品的市場屬性。同時,報紙減版也是文化需求的變化,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調整和新嘗試。目前,不少城市中的報紙,比如一線城市中一城多報的現象比較普遍,而同質化的報紙也比較多,服務對象、定位功能都比較相似,因此出現調整,這是正常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陳力丹在聽聞3家媒體減版尤其是拿周六日版面“開刀”時,反應非常強烈。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瘦身’是不合理的,讀者有時間看報紙的時候,報紙反而‘瘦身’了。媒體把自己‘機關化’了,讀者上班,媒體上班﹔讀者休息,媒體也休息。讀者休息的時候,報紙反而出得比較薄,久而久之就會沒人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外,反而是在周六日時加大力量,星期日版比平日的報紙要厚很多。比如英國《泰晤士報》以及《星期日泰晤士報》就是分別定位為平時上班日與休息日的兩份報紙,《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出版版面會比平時多。反觀國內的許多報紙,就不盡相同,比如春節時,大家有時間看報紙了,恰恰隻有一張4個版面的新聞紙,這並不符合讀者的需求。”
持不同觀點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媒介轉型研究室主任魏武揮。他認為,目前幾家媒體的減版就是抱殘守缺,不如徹底放棄紙質媒體,轉戰新媒體戰場。
“瘦身”中的深與精
其實,報紙減版的原因,業內都心知肚明。魏武揮直言不諱:“如果報紙掙錢,大家都會繼續做,減版肯定是經營成本的壓力。”
“報紙減版並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在進入新媒體時代就時有發生。紙媒以圖片、文字的呈現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傳統的形式太容易被新媒體所取代。”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系副教授田維鋼則道出了另一個原因。“不過,報紙減版不是陣地丟失,但是也回不到過去動輒幾十或者幾百版的時候了。”田維鋼認為,當傳統媒體的陣地縮小后,內容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簡單地報道,而要加強內容的深度。“深度內容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受眾希望看到的是有沖擊力的觀點、能引起討論的話題,媒體需要有吸引受眾的能力。”
曾在媒體從業多年的江作蘇也指出了減版后媒體發力的方向。“過去有一句話是:三流的媒體賣廣告,二流的媒體賣活動,一流的媒體賣策劃。在當下,一家媒體要想提升影響力和公信力,需要花更多的努力,除了市場行為外,還要在公益事業、深度報道等方面下功夫。”江作蘇認為,“報紙減版、合刊,是以報紙的小型化適應現在的碎片化、個性化閱讀,是一種報紙對象小眾化的新趨勢。傳統媒體可以在小眾化、個性化上做多種嘗試。”
“減負”后的紙與網
“除面臨新媒體環境下革新的形勢外,報紙減版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報社沒有互聯網思維,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陳力丹直陳傳統媒體的弊端。他舉例說:“比如,去年‘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第二天傳統報紙上隻出現了一條小消息,對於傷亡人數、損壞程度等均沒有介紹。而新媒體對於這件事情的報道,早已經鋪天蓋地,隨時跟進。這突出反映了傳統媒體的意識很落后。”
不過,脫胎於傳統媒體《東方早報》的澎湃新聞網,則是一個傳統媒體在媒體融合大趨勢下實現脫胎換骨的特例。於2014年7月22日上線的澎湃新聞網,成為目前傳媒業重點觀察和模仿的對象。
記者看到,澎湃新聞網在網站上這樣介紹自身:“澎湃新聞是專注時政與思想的媒體開放平台。以最活躍的時政新聞與最冷靜的思想分析為兩翼,生產並聚合中文互聯網世界最優質的時政思想類內容。”而它廣受讀者關注和熱愛的則表現為該網站的幾大功能:新聞追問、新聞追蹤、最便利的分享以及清晰簡潔的內容架構。具體來說,澎湃的讀者可以針對每一條新聞提出自己的任何疑問並獲得其他用戶的解答﹔對於一個自己關注的新聞事件,可以及時而不遺漏地知道它的每一步進展﹔可以直接轉發到微信朋友圈﹔用戶可以訂閱管理相關欄目,隻有自己訂閱的欄目內容才會出現在自己的首頁,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首頁。
澎湃新聞網的成功似乎給了不少傳統媒體以啟示,但是,是否所有的媒體都適合去做澎湃呢?
陳力丹認為,澎湃的做法是適合傳統媒體大范圍學習的,它體現了互聯網思維中的用戶思維,永遠以用戶的需求為主導。與之相似的《華盛頓郵報》,在新媒體的探索和實踐上也很值得國內傳統媒體學習,它提供的是個性化的服務,根據大眾對新聞事件關注的程度以及追問、追蹤的量而衡量是否對事件進行深度報道。
“目前全部轉場數字媒體的報社並不多,成功率不一定高。但是澎湃是個特例。澎湃把所有的採編、經營力量都放在了新媒體上,母體《東方早報》已經不是重點。”魏武揮非常贊同澎湃新聞網的做法。他認為:“地方新聞支撐不起一份報紙的發展。一些地市的傳統媒體過去以地域做區隔,但在國內大事件報道上卻是相同的。而如今在互聯網環境下,很多大事件,受眾通過數字媒體就可以了解。至於本地新聞的採訪,完全可以由大型的新媒體設立的分支機構去採訪,實現‘異地辦報’,澎湃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不過,他也表示,國內並不需要每個省都辦一個澎湃,像澎湃這樣大型的時政類網站,國內有兩三個足矣。他認為,傳統媒體辦新媒體要尋找不同的定位,要有不同的視野。
江作蘇則有不同的聲音,他認為:“因為市場具有豐富性、讀者需求具有多樣性。一種文化產品,不是靈光一現就能達到市場影響力。如今的新媒體,也不會像過去幾個年輕人組織一個平台,登高一呼,就可以百應不倒。要看到商業網站作為市場主體的同時,也有資本力量的推動。”
雖然,在前文中提到的《東南快報》《晶報》《楚天金報》沒有接受記者採訪,我們無法知道這3家媒體未來將如何在紙媒與新媒體之間配置資源和力量。但是,從3家各自的“減版聲明”中,可以看到,減版是為了迎合媒體融合的大趨勢,未來將在新媒體上發力。至於未來3家媒體在新媒體探索的路上怎樣發展,我們隻能給予更多祝福。同時,希望更多的傳統媒體能夠認真考慮減版后的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媒體融合力等綜合實力如何不減,在新環境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徑。 鏈 接
國際報業早有“瘦身”潮
英國 近年來,世界大報“瘦身”風潮實際上起於英國。一方面便於現代人在緊湊空間裡讀報,另一方面為了應對電視和網絡等媒體激烈的競爭,英國主流報紙《獨立報》《泰晤士報》率先放棄堅守百年的對開大報風格,轉為四開小報版式發行。
在內容方面,英國主流報紙減少了長篇的政治和外交等硬新聞的報道,更加重視社會新聞、輿論監督以及突發性事件、災難性事故的報道﹔同時,報紙更加重視導讀功能,方便讀者瀏覽所關注的信息。除了一版有強檔新聞的導讀外,在二版還有更細致的導讀,甚至在副刊的封面也有導讀,以便讀者快速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美國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早在2012年,北美多家報紙縮減版面和發行量,包括《皮卡雲時報》在內的多家美國報紙開始縮減版面以及出版頻次,以此降低報紙的印刷和運輸成本。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報社結構的精簡和裁員。
無獨有偶,在2013年《華爾街日報》也變“小”了,其亞洲版和歐洲版改版為“小”報,採用小版面的形式。這些變動還包括將《華爾街日報》亞洲版、歐洲版與其網站結合起來,並進行一些崗位調配。《華爾街日報》改版時,道瓊斯公司並不避諱地宣布,縮減報紙版面寬度將每年節省1800萬美元的開支。《紐約時報》在改版前夕也在“致讀者”中公開告知:此舉是為了壓縮一些印刷的成本,由此每年可節省開支4200萬美元。
德意法 德國著名的《世界報》與《商報》均推出小報型,其他歐洲國家的主要報紙也紛紛嘗試轉型,意大利發行量最大的《晚郵報》從2005年7月開始由大開張改成小開張,法國最古老的《費加羅報》也於同年10月全面改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