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特聘資深教授童兵:新聞輿論工作者的時代定位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能不能做好這“四者”,是有沒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檢驗標准﹔隻有做好這“四者”,才能履行好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新聞輿論工作48個字的職責和使命。
新聞輿論工作者傳播黨的政策主張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要有很強的“看齊意識”,使媒體所傳播的政策主張同中央的口徑完全一致,宣傳的內容不折不扣地體現中央方針政策的精神,防止片面性、簡單化和絕對化。如果媒體在傳播中不講全面性和辯証法,為了“抓眼球”而顧此失彼甚至斷章取義,就可能出現“歪嘴和尚念經”的情況,就不能很好傳播黨的政策主張。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不是照抄照搬中央文件,而是要善於運用說理、寫實、抒情等手法,把黨的政策主張變為億萬群眾的自覺行動。這考驗新聞輿論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我們正處在一個風雲激蕩、瞬息萬變、人才輩出的偉大時代。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時代風雲的記錄者,就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真實報道新聞、反映輿論。習近平同志指出:“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既准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全面把握新聞真實性,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對社會生活有總體認識。從新聞輿論傳播功能看,新聞輿論涉及的事實大致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丑兩大類。對這兩大類事實分別報道多少才能客觀反映現實,並實現以正壓邪、以善制惡的功能,新聞輿論工作者必須准確把握。應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基本方針。唯有如此,才符合我國社會生活的真實,新聞輿論也才能做到總體真實。
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就必須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輿論導向從總體上看可以分為政治導向、經濟導向和價值導向三方面。政治導向就是根據黨和政府的總體任務和總體目標,遵循新聞傳播規律,通過大量事實報道和輿情傳達,引導人們理解和把握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並聯系自己的本職工作加以貫徹落實。經濟導向就是通過新聞輿論傳播,把經濟活動引導到黨和政府提出的經濟目標、作出的經濟部署上來,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穩定。價值導向就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新聞輿論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典型事件、熱點事件、突發事件的報道來引導社會輿論、推動社會進步。
發揮好輿論監督功能,是新聞輿論工作者成為公平正義守望者的重要體現。習近平同志指出:“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發表批評性報道要事實准確、分析客觀。”新聞媒體要善於通過關於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行為的公開報道,刊載人們關於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實施監督政府的功能。新聞媒體直面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善於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這是新聞輿論工作者成為公平正義守望者的重點。同時,要重視新聞媒體的“耳目”作用,即傾聽來自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作者為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