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3月下

讀新聞傳播學書(1)

陳力丹
2016年04月20日16:08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2011年8月起,我每月組織學生(主要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法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的本科生以及少量外校的學生)讀一本書,至今持續53個月,共53本書,有約170位同學參與此活動。這些書多數是本學科的,也有與本科學交叉的學科,還有馬克思的著作。我這裡使用的“書”概念,只是借用了印刷時代的符號,它以何種載體呈現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它匯聚了人類的知識。什麼時代的人都不能沒有知識,互聯網時代更需要知識。工科思維下,人的社會變得機械化了,隻追求實用、管用、易用,這會使人越來越近視,而書這類知識貯存,會給我們提供看不見的軟實力,隻有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后,才可慢慢體驗到它的能量,它給人以無形的觀察事物的眼光與智慧。有鑒於此,對於習慣於浮光掠影工作的新聞工作者,更需要有意識地想到並踐行讀書。下面是我2015年組織的12本書,以及為學生讀書寫的按語:

1.梵•迪克著《作為話語的新聞》,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荷蘭符號學者梵•迪克的《作為話語的新聞》一書,是我負責組織翻譯的兩本傳播學專著之一,譯者為我當年的博士生、現在中國傳媒大學的曾慶香教授,其版權由潘忠黨教授設法爭取到的。此書出版后很快成為我國傳播學研究中一本基礎性著作,至今十幾年了,仍是傳播學的必讀著作之一。使用某種語言系統專事於敘述新聞,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新聞話語”,如同文學話語、公文話語等。運用符號原理系統研究具體的新聞文本,這本書開了先河,而且一出現就顯得較為成熟。由於這本書,符號學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元知識和新的方法論。我們以往的分析,主要憑直覺經驗來寫文章,或使用量化統計方法,這可以分析看得見的新聞傳播現象,但新聞話語的結構如何隱蔽而無形地影響著人,則需要符號學理論。

2.鄭曦原主編、翻譯《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三聯書店2001年版/當代中國出版社2011年版

我們常說今天的新聞就是昨天的歷史,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剛才發生的重大事實媒體視而不見,新聞很難成為真實的歷史。這本書提供了1854—1911年間該報關於中國的各類報道、評論的中譯文117篇,真正讓人體驗到新聞作為歷史的可貴,因為當時的新聞一定程度上實錄了作者的所見所聞,才有這樣的價值。這些當年的新聞和評論,其內容的豐富、涉獵的廣泛、報道的深入,都著實讓人吃驚。當我們看到別人眼裡的關於自己祖國的歷史時,會感受到很多未曾察覺到的東西,如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克艱所說:“獲讀這本《帝國的回憶》竟好像白內障動了手術,覺得眼目一清亮。”我也有同感。

3.《郭嵩燾等使西記六種》,三聯書店1998年版/中西書局2012年版

老師也應向學生學習,我是在審讀一篇博士論文時知道這本書的。該書有1998年和2012年兩個版本。手捧此書,仿佛回到了19世紀下半葉的中國。1876年,清朝第一位使臣郭嵩燾從上海出發出使歐洲,開始了中國官方對西方世界的實地考察。那時寫日記是出使外交官的工作之一,回來上交,作為官方了解西方的第一手國家資料。郭嵩燾奉命撰寫的日記《使西紀程》,傳回國內后引起轟動。他和副使劉錫鴻1877年2月參觀了《泰晤士報》,日記中有詳細記載。郭嵩燾和他后來的繼任者薛福成、宋育仁都是主張睜開眼睛看世界的,而劉錫鴻則捍衛“聖人之道”,希望“用夏變夷”,是清廷安排在郭嵩燾身邊的“監督”。本書收錄了這4位的6種日記,比較真切地反映了現代新聞思想引入中國的最初歷程,歷史感極強。

4.馬克思著《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我們都熟悉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它被視為馬克思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的標志。然而這篇文章只是一部論著的導言,正文《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卻長期被忽略了。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是普魯士官方哲學的代表作,恩格斯說,這本書“把現存的一切神聖化,是在哲學上替專制制度、替警察國家、替王室司法、替書報檢查制度祝福。”馬克思走上革命的道路,必然要清算黑格爾的法哲學思想。研究這部馬克思25歲時寫的12萬多字的書稿,才可以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必須使國家制度的實際體現者——人民成為國家制度的原則。”他把人民確立為國家的主體,在論証方法上,從社會歷史中、從經驗當中獲得判斷與結論,而不只是邏輯的自我演繹。

5.黃旦著《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黃旦的《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出版10年了,一直是我國新聞傳播專業的必讀書之一,這說明其具有一定的學術生命力。我們習慣於研究受眾,而這本書研究的是傳播者,以新聞專業主義作為落腳點,貫穿著對新聞傳播是一種專業、一種商業、一類政治宣傳等認識的辨析,討論的是傳播者對自己地位認知的尷尬。作者認為,新聞專業主義的確立、懷疑、批判乃至修補,是傳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和內在歷史邏輯。新聞傳播業正是在這種不斷辨析中走向專業化的,如作者總結的:“磕磕碰碰的新聞專業主義,在歷史的行進中,顯然做不到‘一路看天不低頭’,時時要把護身盾牌掄得車輪般滴溜溜轉。縱使如此,明槍暗箭中仍不免傷痕累累”。看來,我們需要在矛盾中辨析自己將要從事的專業。

6.羅伯特•洛根著《字母表效應:拼音文字與西方文明》,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我初次看到洛根的書《字母表效應:拼音文字與西方文明》,差點給錯過了,以為是一本純粹文字學的書,看譯者是何道寬,就重視起來了,因為何先生是傳播學著作的翻譯家,絕不會無緣無故地翻譯一本與傳播學關系不大的書。翻開書的目錄,我就被吸引了,18章談的都是不同文字體系如何作為載體傳播思想,一經這類文字傳播,思想呈現何種特征等等,從西方的拼音文字到東方中國的語標文字、日本的音節文字,再回頭追溯拼音文字的起源、發展與傳播的關系。我們習慣了的文字使用起來已沒有特別的感覺,但作者通過歷史縱向的分析,讓我們對習慣了的漢字和正在學習的外國文字都有了理性的感覺,學術研究的魅力油然而生。

7.塞奇•莫斯科維奇著《群氓的時代》,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莫斯科維奇在當代歐洲頗為著名。他在《群氓的時代》一書中寫道:“20世紀初,我們都肯定民眾將會取得勝利,而到了20世紀末,我們都會成為領袖的囚徒。劇烈的社會動蕩一場接著一場,震撼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把有魅力的領袖推上權力的巔峰。”“領袖的這種崛起與平等原則(它是文明國家所有政府的基石)相協調嗎?它與民眾力量的增強、大眾文化的發展以及知識的傳播相協調嗎?” 他用心理學的事實表達了人類幾千年來想要馴服強權的真誠願望,也提醒我們警惕落入強權圈套的危險。現在我們作為新媒體的使用者,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人皆知有信仰的烏合之眾是危險的,但更危險的是人人已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而不自知。該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幅群體心理學全景圖,並分析了領袖權力的來源。

8.愛德華•伯尼斯著《輿論的結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提到輿論的研究,我們往前的探尋一般會想到1922年沃爾特•李普曼的《輿論》一書,但不會想到愛德華•伯尼斯1923年的《輿論的結晶》一書,因為該書被視為公共關系學最早的代表作。其實作者對輿論的深入研究,不亞於李普曼。這本書的學術價值與其說在於公共關系學,不如說在於輿論學。公關后來的發展頗為迅速,起點雖然有意義,但重頭在新近的論著。而輿論學長期以來不是獨立的學科,專門的研究分散且不多,於是從現在的角度看這本早年的論著,仍然具有獨立的學術意義,尤其是該書的第2部分的6章,都是對輿論的深入分析。基於對輿論深刻、理性的理解,伯尼斯將輿論近乎“玩弄於鼓掌之間”,爐火純青而又不被察覺。輿論是個人意見的集合,是人們在既有的觀念上形成的,他將其稱為“先驗之見”。這種“先驗之見”難以接受“異己之見”。在公眾的刻板印象和群體的壓迫感之下,輿論有其自發性,公眾對他們的觀點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穩固性。也正因如此,各種權力組織才不得不重視輿論,何況還有很多社會機構是靠輿論“吃飯”的。他們小心翼翼地揣測輿論,也唯有迎合輿論,才能可能存在、發展。

9.諾伯特•維納著《人有人的用處:控制論與社會》,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我1979年讀到維納的《人有人的用處》,雖然用比平常大一號字排版,仍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讀來如獲甘露一般。因為維納講出了關於社會傳播現象的清晰哲理,司空見慣的傳播問題被他用控制論一講,令人若有所思。比起那些用一堆傳播效果調查構成的傳播學這論、那論來,我感覺維納的理論才稱得上是具有普世意義的傳播理論,它來自當時的社會傳播實踐,但已經升華為分析傳播現象和問題的理論。維納強調信息的作用,所謂有效地生活就是“擁有足夠的信息來生活”。“信息就是我們對外界進行調節並使我們的調節為外界所了解時而與外界交換來的東西。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過程就是我們對外界環境中的種種偶然性進行調節並在該環境中有效地生活著的過程。”維納預言,“在這些消息和通信設備的未來發展中,人與機器之間、機器與人之間以及機器與機器之間的消息,勢必要在社會中佔據日益重要的地位”。如今傳播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維納的控制論理論仍然在某些方面可以用來解釋新的傳播現象和問題,顯示其理論的魅力。

10.胡泳著《眾聲喧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我知道胡泳,還是1997年讀到他的《網絡為王》,此書開啟了人們對互聯網的關注,隨后便是他譯介的《數字化生存》,再度引發人們對網絡的思考。他雖是晚輩,但在網絡研究方面,卻是我的引路者之一。他是國內最早從事互聯網和新媒體研究的人士之一,經歷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整個過程。他談到媒體形態的多樣性,引起了意見的多樣性。然而,這種“眾聲喧嘩”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信息和思想交流環境,另一方面,喋喋不休的妄語、肆無忌憚的謾罵將會積累成一個巨大的信息垃圾場。因而,技術本身其實並不能決定什麼,而僅僅提供一種可能性(affordance)。他關於互聯網的思路有二:網絡中的公共領域和政治慎議是否可能,網絡民主是否能改變中國。既要警惕對於網絡民意的過分熱情和盲目贊美,又要肯定互聯網對於中國“生長中的市民社會”的價值。該書2012年獲得第6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二等獎,我因獲這項獎的一等獎而與他一起領獎。

11.宋昭勛著《非言語傳播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宋昭勛博士的《非言語傳播學》1999年出版后就被我列為研究生的必讀書,2008年作者重寫再版,我為他寫了再版序言。假如人類有100萬年的歷史,其中90萬年是非言語傳播的歷史,人類會說話隻有10萬年的歷史。傳播學的研究對象,包含言語傳播和非言語傳播。宋博士實際上在我國開辟了一個很重要的傳播學研究領域,因為我們幾乎沒有對非言語傳播的系統研究。在語言文字符號充斥所有角落的當下信息時代,非言語符號的使用永遠佔據著相當大的比例,有時甚至是主要的傳播方式,表達著語言符號所難以表達的內容。生活中存在著太多的非言語傳播現象,只是被人們忽視了。

12.阿爾維托•曼古埃爾著《閱讀史》,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什麼是閱讀?閱讀是使正在呈現的文字、圖畫和影像成為有意義事物的一道程序。如果所展示的圖文沒人看,那麼這種存在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沉默的存在。現在名為“閱讀”的書很多,多數是讀書清單或閱讀經歷、感悟,不涉及人類閱讀活動的歷史。曼古埃爾的《閱讀史》是十幾年前翻譯出版的,時至今日仍有閱讀的價值。這本書扭轉了我們關於人類閱讀活動的許多刻板印象。比如,我們往往把一個人默讀一本書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殊不知人類早期的閱讀活動通常是集體的、需要大聲朗讀的。另一方面,閱讀是一種傳播活動,但閱讀明顯不屬於常說的大眾傳播,而是自我傳播,在早期是群體傳播。了解人類閱讀的歷史,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去理解傳播現象。現在我們進入了社交媒體時代,閱讀形式發生了變化,需要形成了新的閱讀習慣,如何將海量信息變成“知識”,這是一道重要的轉折。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新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導)                                            

(責編:王妍(實習)、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