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有百年树人意识

王军峰
2020年07月21日09:3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有百年树人意识

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为党和国家培养“耳目喉舌”人才的专业历来备受重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每年都会引起讨论。今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消本科生的消息引发学界和业界大讨论,而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显示,之前高校新设的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3个专业获批入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目录也引发关注。

在当前急剧变革的媒介环境下,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到个人层面,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媒体机构到其他各类机构,新闻传播无处不在,大传播、泛传播、人人传播的生态格局已经显现。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又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新闻传播学处于发展成熟时期

对新闻传播培养什么人的讨论,首先始于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本身的谈论。例如,新闻传播学是否门槛较低,是否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新闻传播学学科。现实中,尤其是当前任何未经专业学科教育与训练的普通人也能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他们就认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门槛比较低,也想当然认为新闻传播学的门槛比较低。

但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新闻有学”已经成为共识和常识了。与其说是新闻传播学门槛低,不如说很多人觉得新闻传播业作为一种职业的门槛低,似乎那些并不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出身的人,成为名记者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从实践层面看,恰恰是这些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出身的从业者,他们发挥的是他们自身专业背景所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因此,从实践上看,新闻有学。从学科层面看,任何学科都有其发展和成长的规律。

新闻传播学作为年轻的学科当然不可能和文学、史学、哲学等其他学科历史的厚重和学科发展的成熟度相比,它还处于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期。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目前所处的环境恰恰在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阶段,但这不是说新闻传播学门槛低,而是说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和成熟还有待时日。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新闻传播学学科,但也不排斥其他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建设这个学科。因此,新闻传播学在中国还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学科,对这个学科进行科学定位,是讨论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的第一步。

但也有人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泛传播、大传播、人人传播的时代,传统新闻传播学“过时了”“不实用了”。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下,新闻传播学也应该转型,从这个意义上看新闻传播学有不适应现实需求的部分。但也恰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党和国家越发需要新闻学作为主流去承担自身的使命。因此,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在“术”的层面上新闻传播学有不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求的地方,但在“道”的层面上我们还需要坚守。

新闻传播教育需紧跟时代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实用主义倾向严重的问题,这既受到西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用主义的历史影响,也凸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本身的内部矛盾:一方面,新闻传播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因而与时俱进、适应现实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就成为自然的逻辑;但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倾向严重也导致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容易陷入“术”的层面,对“道”的层面强调不足,新闻传播类专业越来越成为一门“技术”,其更宏阔的社会视野、国家视野乃至全球视野容易缺失。

同时,作为学科的新闻传播学也不能仅仅陷入“为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窠臼。作为学科的发展、作为科学的进步,新闻传播类专业可能还需要作为“无用之学”来进行人才培养,而这一点在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处于不断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中可能更加重要,它将为新闻传播学的合法性、理论性和学科属性提供智力支持。

实际上,就人才培养制度而言,早就有了制度层面的设计,如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这一制度设计就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同,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不同学校还存在差异,有些学校还没有探索出成功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没有发挥专业硕士应具有的优势,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鸡肋”。因此,就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未来教育而言,还需要在整体上施行“两分法”,即未来从事学术工作的理论性人才,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这是两个不可偏废的目标。

在确定两个目标的基础上,再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就实用性人才而言,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还是要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培养跟得上时代的人才。比如,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技术性教育,以适应当前媒体的技术性环境。同时形成“新闻+”的培养思路,以新闻学学科为底色,以其他学科为辅助,培养既有新闻背景又具有其他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人才,以适应新闻实践面对的更加细分的现实需求。如北京大学的健康传播硕士,就融合了新闻传播类专业和医学专业,未来可能还需要新闻传播类专业加法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其他的专业,以培养专业性、行业性媒体从业者为目标,这也是媒体实践对“跑口”记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因此,就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而言,既要有实用性目标,也要有“无用性”目标,实用性与“无用性”是表里关系,相互支撑,共同推进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