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媒體"走轉改"】阜平脫貧記:總書記到訪三年后 舊貌換新顏【4】

盧冠瓊
2016年04月27日06:55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阜平脫貧記:總書記到訪三年后 舊貌換新顏

  “再好的致富道路,也少不了青年。” 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曹建平最憂慮的是村裡青年大量外流的問題。 中國青年網記者 盧冠瓊 攝

  農民要致富 關鍵靠支部

  三年前,來到阜平與村干部促膝相坐,共商加快脫貧致富之策,習近平強調,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農村基層的同志,工作在第一線,條件也不好,一年到頭操勞得很,很辛苦,很不容易,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慰問。”他叮囑當地干部和隨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要原原本本把黨的政策落實好,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近幾年,在各級干部的帶領下,阜平縣貧困人口年均收入達到了翻倍增長。特色旅游扶貧、互聯網+扶貧、新能源扶貧……一條條成功的道路都是辛苦趟出來的。

  加強管理百畝蘋果種植基地、蘋果種植合作社、中藥材種植基地、藥材種植合作社,流轉農民土地,擴大蘋果、藥材、木耳種植規模,升級改造核桃200畝,發展優質葡萄園100畝……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曹建平最憂慮的是村裡青年大量外流的問題,“再好的致富道路,也少不了青年。”為了動員青年返鄉創業,曹建平甚至多次跑到北京做思想工作,“如果能回來,返鄉創業的政策非常好,而且村裡需要他們在外面掌握的見識和經驗。”動員了數月,至今已回來了5名青年,未來發展的前景也讓曹建平更有信心,“五月份第一茬蘑菇收成后,看到好效益,應該能動員更多人回來。”

  顧家台村黨支部書記陳國帶領村民們走的是特色旅游扶貧路。“過去的老百姓,包括我小時候,住的都是土坯房,好不容易有條件蓋大一點的房子,都希望買瓷磚貼得漂漂亮亮的。不過,這樣的房子自己看著舒服,卻吸引不了游客。”為了發展鄉村特色游,綠色、可持續發展,陳國動員村民們統一修建“土房”,“雖然外面看起來是土坯的樣子,但是裡頭的裝修現代化。”僅僅是房屋的“外表”問題,要扭轉村民們的觀念卻並不容易。陳國為此曾數次組織村民到外頭去考察,“河南、山西、湖北,讓大家看看人家是怎麼發展旅游的。一次不行就兩次,在切身體驗中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直到大家覺得,我們的房子按照這樣的規劃建下去,生活會好起來。”

  阜平縣食用菌產業核心區建設在天生橋鎮。佔地1500畝的食用菌大棚年產能力達到3000萬棒。引進龍頭企業做好市場化運作,統一造大棚,統一制定技術標准,統購統銷……“阜平海拔較高,而且晝夜溫差大,經過多次調研實驗,我們發現種香菇效益最好。”天生橋鎮黨委書記吳平向記者介紹,“擁有勞動力的婦女在這裡每天能掙80-120元。壯勞動力能掙到150元,最高的能掙200。”而那些沒有勞動力的老人,可以通過三戶聯保貸款,將錢放到企業裡參與分紅,每年獲利3000元。吳平回憶,工作開展中最難之處在於說服村民參加土地流轉。“土地是農民的命根。雖然流轉出去比自己種糧食獲益更高,但是大家都不太願意。”在多次動員說服下,參加土地流轉的村民越來越多。

  三位基層干部一致向記者感慨,“解放思想”是精准扶貧道路上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即使家鄉變好,青年也不願回來﹔為了發展特色旅游,修整房屋外表,村民難以接受﹔土地流轉受益更高,但大家從此心裡沒了“底”……為做好村民們的思想工作,“白天搞產業、晚上挨家串門”成了基層干部們的工作常態。扶貧攻堅戰,在實干中穩步推進。

  看真貧,是為了扶真貧、真扶貧。阜平縣是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后探訪貧困的“第一站”,為民服務的道路卻永無終點,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陝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等革命老區都留下了習近平考察扶貧開發工作的足跡。4月24日下午,習近平還去到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窺一斑知全豹”,看阜平脫貧,我們也看到了整個國家從上至下在這場攻堅戰中的努力和收獲。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