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4期

探析網絡傳播時代對電視新聞的影響

趙  輝
2016年05月31日10:0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走進了網絡時代,在我國,目前網絡已經基本覆蓋到了鄉村。網絡技術也被廣泛的普及應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媒體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應運而生的網絡新聞開始沖擊和影響著傳統電視新聞,但網絡媒體和電視媒體並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而應該是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共贏發展的合作伙伴。面對網絡媒體時代,電視傳播迎來了轉型發展新機遇。

關鍵詞:網絡時代﹔電視新聞﹔影響

電視曾經是受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它以聲畫結合的方式生動直觀地實現著信息的傳遞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沖擊著電視這一傳統媒體的同時也創造了電視媒體新的發展機遇。網絡新聞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發布並且傳播的新聞形式,由於其傳播內容的多樣化、傳播時間的快速性、傳播范圍的廣泛性受到了越來越多受眾的喜愛。在網絡傳播時代背景下,網絡媒體正在快速的發展壯大,它的成長不僅會開闊人們的視野,也迫使電視新聞輿論工作者要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本文針對在當今網絡傳播時代,網絡、手機等新媒體新聞對電視新聞的影響進行簡要分析。

傳統電視新聞在傳播上大多是單向輸出,也就是說電視台播什麼節目觀眾就隻能看什麼節目,而且隻有電視輿論工作者具有話語權,受眾隻能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新媒體則徹底打破了這一傳播模式,實現了“人人皆傳者、人人皆受者”的傳播模式,網友不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還可以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論,傳受雙方的互動關系越來越得到強化。自媒體的出現,又將網絡新聞的傳播模式進行了改變,每個人不僅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評論,還可以成為新聞的發布者,實現了普通大眾在媒體上發聲的可能。

另外,電視新聞以電視機作為終端接受設備,需要固定安裝,即便是已經出現的移動電視,那也是需要安裝在車輛上,而網絡、手機等新媒體,以電腦、IPAD、手機為終端接收設備,改變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傳播路徑,使得信息接收受不再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制約,尤其是手機移動終端,實現了隨時隨地看新聞。

一、網絡媒體的特點

“網絡媒體”又稱“互聯網媒體”,是指利用國際互聯網,通過電腦等媒介,運用文字、聲音、圖像等方法傳播新聞消息的一種多媒體、數字化傳播媒介[1]。

網絡新聞是指傳受基於互聯網的新聞信息。具體說來,它是任何傳送者通過互聯網發布或再發布,而任何接受者通過互聯網視聽、下載、交互或傳播的新聞信息。網絡媒體具有以下特點:

1.數字化媒體。真正的數字化媒體是網絡媒體。數字化是網絡媒體存留的前提,在互聯網上文字、圖像、聲音均是數字信號的不同組合形式。這方便了不同形式信息之間的相互轉換,如將文字轉換成聲音。

2.傳播范圍廣。網絡媒體相對於傳統媒體傳播范圍更廣,具體表現在信息傳播廣泛和信息接受的廣泛。互聯網媒體顛覆了傳統媒體傳播范圍狹小的限制,這在地方性媒體和全國性媒體、弱勢媒體與強勢媒體的競爭上是有優勢的。這實現了個人網站在一夜之間得到世界網民關注的可能。

3.海量信息。1994年4月20日,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自這一天起,新聞與網絡便糾纏在一起,欲罷不能[2]。今天,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隻要一台電腦、一部手機就能了解千裡之外發生的事。這就是網絡出現之后的巨大改變。網絡新聞的出現,使得新聞信息的數量大大增加,呈現海量新聞信息。

4.可儲存復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龐蒂曾指出:“信息社會,其基本要素不是原子,而是比特。比特沒有重量,易於復制,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在它傳播時,時空障礙完全消失。”稍縱即逝一直是電視新聞的一大缺點,然而網絡新聞不僅可以反復點擊觀看,還可以復制保存遠距離傳輸。現在,傳統的電視節目已經借助網絡技術開始實現反復回看等功能。

5.容易搜索。網絡新聞改變了查詢電視節目單的搜索方式,實現了可通過輸入關鍵詞運用搜索引擎的便捷查詢,不僅縮短了查詢時間,更能在數秒鐘找出所有相關節目。

二、網絡新聞的優勢

1.豐富多彩性.網絡媒體融合了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符號,它將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所有傳播符號相融合,以各國形象、更直接、更綜合的模式向受眾傳遞信息。

2.傳播速度快。相較於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網絡新聞的時效性是最強的,新聞事件發生之后,圖片文字信息第一時間在網絡呈現,或者直接在網上視頻直播,這些都是傳統電視媒體由於人為和中間環節過多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實現的。網絡媒體顛覆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真正實現了新聞的時效性、即時性、廣泛性和全時性。

3.具有廣闊性。傳統媒體無法做到無限制的容納。然而,網絡媒體則不受時間和版面的限制,隻要有新聞發生就可以即時傳播。並且隻要在有網絡的條件下,在任意時間、地點,受眾都可以查看新聞。新聞的內容是可以選擇的,可以根據自己關心的、喜歡的做出選擇。網絡媒體的廣闊性還包括信息涵蓋方面廣闊,覆蓋面積大,接受群體廣闊等。

4.具有交流性。傳統媒體如電視、廣播、報紙都是一點對多點單向傳播的模式,受眾與記者、受眾與受眾之間沒有辦法進行交流。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由傳統的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媒體市場呈現出多平台、多渠道、多終端並且交叉滲透的格局,實現了點對點的互動交流。

三、網絡新聞的短板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體,是具有兩面性的,有其優勢,也必然有其劣勢。網絡新聞也是這樣,在它的發展過程當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給受眾和新聞本身的發展帶來麻煩。作為網絡新聞它自身的缺點有:可信度低、沒有深刻性、原創性不夠、不夠嚴肅等。

首先,可信度低。新聞最重要和首要的就是真實,然而有的網絡新聞為了點擊率惡意制造虛假新聞。例如:2010年國慶期間,在天涯網站上就出現了一起虛假新聞事件,即所謂的“小月月”事件。“小月月”事件出現之后,短時間內頂貼過萬,順利被推到首頁。之后,各大新聞網站紛紛進行轉載或報道,“小月月”事件終於變成了人人盡知的新聞事件。不久之后,“小月月”作者蓉榮接受天涯獨家專訪,事件真相終於曝光。這場虛假新聞事件竟然可以鬧到如此大的規模,被各大新聞網站進行報道和轉載,大大降低了網絡新聞的權威性和可信度。這些虛假消息為相關部門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引起了公眾對網絡新聞的懷疑﹔其次,缺乏深度。網絡新聞在內容上雖然有著豐富、廣泛等優點,但其在內容上缺少深刻性,達不到如《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電視新聞節目的高度﹔再次,由於採訪人力和設備等因素,網絡新聞原創性不夠。網絡新聞更多的是編輯二次加工的。網站和網站之間變個題目互相抄襲的現象比比皆是﹔最后,不夠嚴肅。網絡新聞低俗化是伴隨著網絡在人們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我國網絡新聞傳播市場化、娛樂化蓬勃發展的變異現象,它具體表現為過度追求新聞價值中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傳播時特別強調其功利性和商業性,經常採用煽情、或者感官刺激,乃至於弄虛作假的手段來吸引受眾[3]。

很多網站為了獲得點擊量、博得受眾眼球,放置了大量的低俗化新聞信息,包括暴力新聞、色情新聞、明星緋聞新聞和虛假的廣告炒作等。不僅降低了網絡新聞的權威性,還對受眾特別是青少年,造成了精神上的傷害。

四、對電視新聞未來發展的建議

1.借助新媒體技術拓寬發展

為了應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2001年,美國佛羅裡達州《坦帕論壇報》將電視台、報紙、網站的編輯等部門相融合,創建“多媒體總編輯”,統一進行指揮,反應非常好。在我國這兩年許多電視台都開始注重借助網絡技術增強自身媒體的影響力。例如,中央電視台在全國兩會期間的特別節目就與手機微信平台聯合,讓受眾用手機通過“搖一搖”就可以實時參與評論。傳統電視台與網絡新媒體之間的合作大有可為,目前,新媒體處於起步階段,盡管出現了傳統媒體人才流向新媒體的情況,但是在總量上我國傳統電視台還是聚集了電視行業的大多數人才,電視台還是現在電視新聞主要的內容制作單位。採訪隊伍、硬件設備上傳統電視台還是具備絕對的優勢,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傳統電視台不應該恐懼逃避,反而應該借助網絡、手機等移動終端,發揮自身人才和節目內容上的優勢,拓展自身領域和傳播方式創造具有廣闊前景的新型傳播媒體。

2.確立精准評論的權威性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新聞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在深度評論領域的優勢,利用評論的深度與精度以及通過高水平的評論員,確立媒體權威性,吸引更多的觀眾。新媒體一大優勢是互動性強,任何人都可以評論留言,同時也出現的短板——評論缺乏權威性。傳統電視媒體,應該借助自己人才上的優勢,加強深度評論。中央電視台的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目《新聞1+1》,由主持人和“新聞觀察員”對當天或近期的重大新聞事件、熱點話題進行解讀、分析和評論。透過新聞事件錯綜復雜的表象,揭示事件的緣由、背景和意義。通過有角度的解讀,有深度的分析,有銳度的評論,在觀眾中樹立了節目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不僅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好評,也贏得了眾多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

3.做好新聞直播節目增強競爭力

新聞直播節目一直是電視新聞媒體實力的體現,也是贏得受眾忠誠度樹立媒體權威性的重要節目形態。網絡新聞的優勢是技術上更容易實現直播,但是對於大型直播報道,傳統電視台有著人才、設備和實踐的優勢。類似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樣的直播需要經驗豐富的記者、先進的直播車等技術裝備還要整體節目把控的核心帶隊者,這些對於目前我國的新媒體來說都是不能同時具備的,所以傳統電視媒體要繼續做好大型電視新聞直播節目,成為內容提供者。同時,還可以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借助網絡技術把自己的直播節目品牌傳播地更廣。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接收新聞的方式也越來越多。雖然網絡新聞沖擊了電視新聞,但這同時也促進了電視新聞的成長和改革,通過對比和分析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在發展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地舍棄不足、落后的地方,使電視新聞能夠不斷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曉鐘.當前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競爭策略[J].藝術百家,2013(1).

[2] 史偉.網絡傳播時代對電視新聞的影響[J].中國出版,2015(12).

[3] 韓婧.對網絡新聞傳播低俗化的思考[J].新聞傳播,2009(7).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