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6年5月下

從“想象”到“參與”:社交媒體與場景共同體

——以春節微信紅包為例

王軍峰
2016年06月06日13:55 |
小字號

來源:西部學刊

引言

媒介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反過來媒介又塑造著社會的形態。媒介技術及其使用形態的創新和發展會對整個社會產生相應的影響。正如麥克盧漢所言:媒介即訊息。[1]33對此,郭慶光教授指出,所謂媒介即訊息是說,任何一種媒介對社會的影響,最重要的並不是媒介傳播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作為一種技術,其為社會發展開創的可能性。[2]118而正是這種技術上的可能性為社會成員通過媒介參與社會形態的塑造提供了技術上的條件。

就媒介與社會共同體之間的關系而言,媒介本身作為一種參與社會現實建構的力量,其為社會共同體的建構提供了新的路徑。當安德森在其名著《想象的共同體》[3]一書中提到所謂民族隻不過是一種通過印刷媒介形成的“想象的共同體”的時候,他實際上已經論述了“共同體”和傳媒之間的關系:傳媒是共同體得以產生的手段和路徑,傳媒通過自身的力量,塑造了人們心目中的“共同體”形象,而這種“共同體”建構的方式是通過“想象”。這種人為建構出來的“想象的共同體”的觀點,無疑給人們提供了看待民族概念的全新視角。[4]73但是,隨著新媒介技術的不斷產生和發展,這種新的媒介造就的新社會形態,必然深刻影響著傳統“想象的共同體”的建構方式。[5]35本文分析在新的媒介技術環境下,社交媒體提供了何種技術上的可能性,而這種技術上的可能性又是如何使得共同體建構的方式由“想象”到“參與”轉變。同時,提出了“場景共同體”這一概念,以春節微信紅包為個案來論証微信紅包是如何以春節為“場景”,以社交媒體(微信)為平台,調動廣大社會成員(用戶)的參與和互動,實現對傳統文化和共同情感的體認,最終形成以“場景”為主的“場景共同體”的。

一、文獻綜述及概念提出

(一)關於“共同體”的文獻綜述

結合本文研究主題,目前關於共同體的論述主要從共同體建構方式和共同體類型兩個維度進行:一方面從共同體的建構方式來看,以社會學家滕尼斯為代表的學者認為共同體是以血緣、感情和倫理為紐帶自然而然生長起來的。[6]15例如,滕尼斯將共同體稱為“禮俗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社會成員之間存在“我們”或者“我們的”意識,而成員之間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傳統為紐帶進行維系的。[7]340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為代表的建構論學者則認為,共同體是“人為建構”的,是想象的。他認為共同體就是通過語言建構起來的。[4] 在《想象的共同體》中安德森論述道:民族“它是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象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3]這種想象的共同體以小說和報紙等印刷媒介為其形成的條件,而小說和報紙則為其形成提供了路徑。[8]102而中國學者雷蔚真和丁步亭則認為,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共同體建構的方式將從“想象”到“行動”。而這一轉變的出現是由於傳播媒介技術的進步造成的。他們認為,基於互聯網的網絡傳媒會影響到傳統的以印刷媒介為平台形成的建構共同體的方式,“在這種信息化資本主義以及電子媒介崛起的時代背景下,依托於印刷科技的想象的共同體面臨著瓦解與重建”最終導致網絡媒介中的“共同體”進一步與傳統的“想象的共同體”分道揚鑣。[5]本文則進一步認為,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往的媒介構建共同體的路徑和方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新的媒介尤其是社交媒介的發展為共同體的建構提供了新的路徑、新的平台和新的方式。關於共同體的建構方式由最初的“自然而然”到“想象”再到“行動”“參與”和“互動”。

從類型來看,目前關於共同體的定義主要將其分為地域性類型(村庄、鄰裡、城市、社區等)和關系性類型(宗教團體、種族、社團等社會關系和共同情感),[9]20同時,功能性共同體也是一個重要的類型。就地域性類型的共同體來說,最主要的學者當是芝加哥學派的帕克。帕克對共同體和社區的英語詞匯“community”的解釋為:一是按區域組織起來的人口﹔二是這些人口不同程度地完全扎根於他們賴以生息的土地﹔三是社區中的每個人都生活在相互依賴的關系中。[10]20這強調了共同體的地域性和地方性以及成員對地域的依附性。涂爾干和韋伯則分別從關系的角度論述了共同體的類型。例如,涂爾干用“機械團結”表示共同體。韋伯在論述家族共同體的時候指出,家族共同體是在嚴格的個人尊卑關系基礎上形成的。[10]706此外,功能性共同體也在近代誕生。功能性共同體主要強調它的功能性而不是結構性。[9]這種類型的共同體主要有科學共同體[11]60、法律職業共同體[12]76和知識共同體[13]123等。本文試圖進一步提出“場景共同體”概念,主要用於闡釋基於某種“場景”的具有一定社會參與和互動關系,以及具有共同情感、價值觀念和信仰等因素的成員而形成的共同體。

(二)“場景共同體”概念的提出

“場景”是傳播主體進行傳播活動的空間和外部條件。傳播主體的認知、情感和行為都要受到場景的制約,因此,場景則構成了他們進行傳播活動的“心理場”。 [14]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場景的意義大大增強,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基於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15]20 就場景本身來看,在新媒體時代,場景可以被分為實體場景和虛擬場景。前者主要的形式是事件(包括儀式、習俗、民俗、節日和具體的事件等),后者則主要是指網絡虛擬空間中形成的場景,比如游戲中的場景。本文論述的場景主要是指“事件”場景,比如春節作為一種文化習俗(民俗)和節日的場景。因此,這些場景一方面為傳播主體的活動提供了活動空間和“心理場”,另一方面,基於場景的服務和活動本質上都是對“用戶”(社會成員)的服務。

基於場景在社交媒介時代的重要意義,本文提出“場景共同體”這一概念,試圖認為,它是指因場景的產生(出現)、發展、消失而產生(出現)、發展、消失的基於社會互動關系和共同情感、價值、立場、觀點或者信仰等因素而產生的文化或行動共同體。

就場景共同體本身來講,它的構成要素包括以下三點:場景本身、因場景而形成的互動機制和互動關系以及共同情感、價值、立場觀點等,它既可以出現在場景產生之前,也可能因場景產生及其共同體的形成而強化。具體來講,就場景本身而言,場景是共同體形成的前提和基礎條件,它為共同體的形成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同時也為在這個時間和空間中形成的互動機制和互動關系的產生以及共同情感、價值和立場觀點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條件。就互動機制和互動關系而言,它一定是因某種場景的存在而存在,因其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可以說,沒有某種場景,那麼這種互動機制和互動關系就難以產生。就共同情感、價值、立場和觀點來看,一方面,既存的共同情感、價值等因素因某一場景的出現而被觸發,為場景共同體的形成提供了心理指向﹔另一方面,某一場景的出現以及在該場景的基礎上形成的互動機制和互動關系反過來又會強化這一既存的共同情感、價值和立場觀點等。

同時,就場景共同體本身的特點來說,因為其依賴的前提條件是場景本身存在,而場景本身並不是一個持久的存在物,這一點對於事件類場景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它又具有臨時性特征,它隨著場景的消失有可能消失。但是,當類似的場景再次出現,這種臨時的“場景共同體”就可以被重新喚起。因此,場景共同體是一個能夠召喚“集體記憶”的共同體。例如,因春節而形成的共同體,這種共同體隨著春節的結束而消失,在下一個春節又重新形成﹔因環境事件這一場景而形成的共同體,如PX項目引發的民眾行動共同體隨著危機的解除而消失,但是當下一場類似的危機出現時,這種共同體又會形成,並且因為上一次危機而產生的集體記憶又在下一次危機中被重新喚起。

值得注意的是,“場景共同體”作為一種共同體的具體形態實際上本身並不是為移動互聯網的產生而產生,最早的場景共同體是由原始社會巫術、祭祀等類似的儀式場景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情感和文化信仰的共同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宗教則成為最具有組織性和規模性的場景共同體。而當代社會,除了儀式性的場景形成的場景共同體之外,還有諸如因環境事件而形成的特殊場景共同體。本文旨在論述在社交媒體時代,社交媒體的出現為這類“場景共同體”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參與路徑、新的形成方式和新的互動平台。在這樣新的媒介環境下,社會成員是如何通過參與和互動而非想象的方式,在場景這一因素下促成共同體的形成的。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