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浙江衛視上半年成績亮眼 "中國藍"高辨識度從哪來

2016年07月13日14:0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浙江衛視:“中國藍”高辨識度從何而來

2016年上半年,浙江衛視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按照浙江廣電集團“美麗(立)富強”(新聞立起來,人文美起來,電視劇富起來,綜藝強起來)的戰略,深度布局“中國藍”新聞、人文、電視劇和綜藝,平台收視優勢不斷擴大,並呈現出年輕化、全天化、集群化的新特點,在四輪驅動引導下實現了市場影響力和社會口碑的雙重豐收。

根據CSM(央視索福瑞收視率調查)50城數據顯示,浙江衛視的觀眾年齡構成發生了明顯變化,年輕觀眾份額顯著提升,4歲—34歲年齡段的受眾基數平均增幅在20%以上。同時,2016年開年至今,浙江衛視全天收視第一的天數已達59天,去年同期僅為20天,2015年全年為57天,漲幅明顯。

多角度布局“新聞立台”

在深刻變革的媒體格局下,浙江衛視堅持新聞立台,緊扣新聞熱點,講究宣傳方法,創新報道形式,不斷推出一部部優質的新聞大片,創造出令業界驚喜的探索實踐。

為做大做強新聞矩陣,全新新聞評論類欄目《今日評說》問世,圍繞重大政策、公眾話題和社會熱點展開評論,以客觀、深度的思想引領社會輿論,獲年度創新創優節目。品牌節目《今日聚焦》將政府監督、群眾監督、新聞監督相結合,推動解決百姓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新聞工作服務省委中心工作的新陣地和新聞欄目的新標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浙江衛視聯合浙江之聲、新藍網,搭建全媒體平台,通過台網融合、全媒體互動的創新形態報道兩會,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打造兩會報道中央廚房,實現內容優勢和影響力多終端傳播。

精細打磨“文化大片”

“文化+電視”作為浙江衛視“中國藍”的發展基因,不僅成為節目的高辨識度品牌標簽,也成為“中國藍”內容品牌體系不斷創新的核心動力。大型人文紀錄片《南宋》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網友紛紛表示這是一部“年度紀錄片良心之作”。

而《南宋》之后,三年磨一劍的《藝術:北緯30度》迅速接檔,攝制組從古城杭州出發,一路向西,繞地球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環球拍攝,成為業界一大壯舉。該片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盛贊。

在短短數月之間,連續推出兩部人文大片,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據悉,G20(二十國集團)峰會來臨之際,浙江衛視還將陸續推出《杭州》《西泠印社》《中國村落》《愛上中國》等大一批專題紀錄片,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浙江聲音,記錄“文化強省”浙江行進中的精彩。

精心設計季播矩陣

在國內衛視劇場廣告份額普遍下降的困境中,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在2016年上半年卻呈現出較好的生長態勢,廣告招商同比去年增長20.4%,創收的利潤實現100%。

2016年,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強勢崛起,優質大劇層出不窮,上半年一舉推出3部收視率破1的大劇。在取得2016年劇場開年紅的基礎上,浙江衛視精心編排,推出季播矩陣,將《歡樂頌》《那年青春我們正好》《好先生》3部佳作捆綁推出“歡樂青春季”。形成收視矩陣,最大限度地打通了劇目,黏合了電視受眾,達到了延長收視鏈條的效果。

今年下半年,浙江衛視將再出重拳,黃磊、海清主演的都市劇《小別離》、趙麗穎搭檔陸毅的諜戰劇《胭脂》陸續上馬。

加速綜藝節目轉型

2016年上半年,各大衛視排名前十的節目中,浙江衛視佔據了40%,位居省級衛視第一。收視率在1以上的節目較去年同期增加80%,原創類節目《王牌對王牌》《二十四小時》等皆榜上有名。

細分浙江衛視綜藝節目后,不難發現,浙江衛視在做好標杆綜藝的同時,也在不斷自主研發綜藝類型,不斷推出“多類型”綜藝,基本形成了棚內綜藝《王牌對王牌》、戶外綜藝《二十四小時》、體育競技《來吧,冠軍》,以及社會公益、創業創新等多類型、多樣化綜藝節目,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收視需求。

在互聯網傳播方面,《奔跑吧,兄弟》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愛奇藝總播放量突破70億,廣告創收屢創新高﹔節目第四季在騰訊播放以來,總流量突破15億,彈幕互動總量462.5億。與此同時,浙江衛視以“公益+綜藝”的方式,加速綜藝節目轉型升級,讓公益理念和互動娛樂深入人心。

7月6日,浙江衛視發出聲明將《中國好聲音》暫時更名為《中國新歌聲》,這檔綜藝節目也將於7月15日再度起航,正式拉開下半年衛視大戰的序幕。(記者 李雪昆)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