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7期

論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生態人文主義【2】

燕道成 汪麗萍
2016年08月02日10:4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三)宮崎駿的個人成長經歷催化其動畫電影中生態人文主義的建構

宮崎駿的動畫風格有著強烈的個人色彩,這與他的個人成長經歷密不可分。宮崎駿1941年出生於東京,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躲避戰亂,宮崎駿全家由東京遷往宇都鄉下,宮崎駿在鄉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宮崎駿所在的家族經營著一個飛機工廠,飛機是他終身的愛好,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飛行元素無處不在。無論是《風之谷》還是《天空之城》《紅豬》或是《魔女宅急便》,甚至收官之作《起風了》都是訴說著與飛翔有關的主題。在鄉下那段純真美好的時光,直接影響了宮崎駿清澈、干淨、溫馨的畫面風格。《龍貓》是宮崎駿的經典之作之一,龍貓這個形象已經深入了全世界幾代人的心,對於龍貓形象的由來,宮崎駿說:“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居住在我們的身邊嬉戲、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們的,據說隻有小孩子純潔無邪的心靈可以捕捉他們的形跡。如果靜下心來傾聽,風聲裡可以隱約聽到他們奔跑的聲音。[4]”

在宮崎駿小的時候,因為戰亂全家失散,一次逃亡的過程中,一位懷抱嬰兒的母親向他們求救,但是最終遭到了拒絕。雖然最后得知這對母子得到了救助,但是這個淒慘場景在他的腦海中始終不能揮去。所以宮崎駿是極其地反對戰爭,他在作品中表達了對和平強烈的呼喚,處處充滿著對被戰爭傷害的人們的人文關懷。隨著時代的變遷,宮崎駿發現原先童年中那種美妙的自然環境已不復存在,天空越來越灰暗,河水越來越渾濁,人類越來越貪婪。為了讓人類能夠記起自然曾經給予的美好,所以他創造出《風之谷》這樣歌頌自然、呼吁保護環境的作品。十三年后,在不斷創作和歷練的過程中,他發現人類和自然的矛盾是不可完全調和了,他也找尋到了人類生存意義,並在《幽靈公主》中爆發出來。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類,無論是生態環境還是社會文明,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都一定要活下去,生生不息的活下去。所以生態人文主義成為了他作品最后的落腳點和歸宿,這是受他個人成長的經歷的影響,更是動畫大師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

三、小 結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影響了全世界,也影響了幾代人,這位“動畫大師”的作品,不僅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給大人看的。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和人類自我意識的提升,人們對生態人文主義這個觀念也越來越關注。宮崎駿作品中所傳遞的生態人文主義也成為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的新出路。中國動畫也應該結合世人最關心、最普遍的問題去進行創作,就能一反國產動畫較為蕭條的市場,讓國產動畫在世界動畫之林佔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佘正榮.走向生態人文主義[J].自然辯証法研究,1997(8).

[2] 路邈.日本自然觀淺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2).

[3] 羅振宇.日本人的環境意識[J].世界文化,1999(2).

[4] 緋雨霄,宮崎駿.創作夢想和飛翔的老人[M].北京:東方音像電子出版社,2005.

(責編:霍昀飛(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