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薛之謙大張偉"霸屏" "綜藝咖"是太多還是太少?

2016年08月20日06:54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綜藝咖” 是太多還是太少?

  “綜藝咖”受寵。

  ELLA的綜藝感比較強。

  岳雲鵬自帶表情包受歡迎。

  賈乃亮(右)總是扮演一個“逗趣”的角色。

  費玉清(右)參加綜藝完全丟掉偶像包袱。

  宋小寶自帶喜感。

  賈玲(右)頻繁上綜藝。

  隨著近幾年綜藝節目全面開花,綜藝節目對明星的需求越來越大,大批明星藝人紛紛涌入綜藝節目開拓事業新領域。在最近的熒屏上,薛之謙、大張偉、費玉清、宋小寶等因鮮明的個人特色深受綜藝市場的青睞,成為綜藝界的勞模,參與多個節目的錄制,營造了一種“轉到哪個節目都有他”的即視感,而他們也被稱為“綜藝咖”。

  “綜藝咖”的市場空間有多大?相對於這個空間而言,現有的“綜藝咖”的數量是太多還是太少?

  “綜藝咖”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在今晚北京衛視播出的《跨界歌王》總決賽上,劉濤邀請到薛之謙共同演繹一場充滿“心”意的合作大秀。節目中,兩人均以黑衣亮相,一曲《到不了》把苦情男人與心愛的女人命運般的相遇展現得淋漓盡致。除了《跨界歌王》之外,薛之謙近日還亮相於《中國新聲代》、《偶像就該醬嬸》、《加油美少女》、《星球者聯盟》、《作戰吧偶像》……加上此前的《年代秀》、《極限挑戰》、《拜托了冰箱》、《我想和你唱》、《端午金曲撈》等節目,有統計數字表明薛之謙在這一年內已經上了30多檔節目!

  跟薛之謙不相上下的是大張偉,目前僅湖南衛視他就有兩檔擔任常駐嘉賓的節目,分別是《天天向上》和《夏日甜心》。加上剛播出的《說出我世界》、《我想和你唱》、《約吧大明星》、《全員加速中》、《偶像萬萬碎》等,節目也接近三十檔。

  有評論稱“薛之謙和大張偉參與的綜藝節目數量相加可佔全年綜藝總和的一半”。

  在綜藝節目裡頻繁曝光的明星並不僅僅是薛之謙和大張偉,“綜藝咖”的隊伍裡還有宋小寶、岳雲鵬、費玉清、謝娜、賈玲、賈乃亮、王祖藍、ELLA、蔡少芬等。在上周末播出的《我們來了》裡,費玉清和眾多女星的對唱感動了電視機前的觀眾,而此前他在《我想和你唱》裡不僅當嘉賓,還客串了主持,《偶滴歌神啊3》第一期的嘉賓也是費玉清﹔宋小寶在《咱們穿越吧》裡被視為搞笑擔當,此前他在《奔跑吧兄弟》、《歡樂喜劇人》、《全員加速中》中的表現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女星方面,賈玲參加的綜藝節目最多,《星廚駕到》、《幸福的味道》、《香蕉打卡》等超過十檔節目﹔謝娜露臉最頻繁,除了《快樂大本營》,還有《我們來了》、《偶滴歌神啊3》……這些明星,果然是“每個節目都能見到”!

  如今,“綜藝咖”的隊伍還在壯大。參加了《花樣男團》、《笑傲江湖》之后又出現在《喜劇總動員》的錄制現場,郭德綱也要“常駐”綜藝節目?此外,陳喬恩參加了《我們來了》、《旋風孝子》后被傳加盟《我的新衣》,劉濤在《跨界歌王》之后參與《喜劇總動員》的錄制,她們會不會在綜藝領域火力全開?

  除了上述演藝明星成為“綜藝咖”外,還有一批“綜藝咖”原來僅是素人,比如因惡搞視頻走紅網絡的楊迪和口才被網友贊許的馬薇薇,最近都是多個綜藝節目的常駐嘉賓。

  制勝秘籍是刷段子還是刷臉?

  對於“綜藝咖”稱霸節目的現狀,有業內人士認為是“好事”,“通過他們的表現、受歡迎的程度,讓更多沒有上過節目的明星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在節目裡表現。這對更多藝人的藝能感培養是有參考意義的”。那麼,“綜藝咖”到底是靠怎樣的特質獲得眾多節目的青睞呢?

  首先,要有逗樂觀眾的本事。大張偉的貧嘴功夫了得,還有張口就能噴出金句的本領,不少網友都在微博上盤點“大張偉的金句合輯”,其中形容這個合輯的關鍵詞是“爆笑”、“笑抽”等。採訪中被問及“出口成段”的養成方式,大張偉透露:“就是想起什麼就說什麼,平時上節目說得再好玩也都是博君一笑的事,其實作為藝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得有比較完整的作品。我希望以后能有特別集中、精彩,且點特別准的那種個人節目,能夠做到特別好玩,那才是我所謂幽默事業中的一個作品。”

  薛之謙被網友調侃稱“不會說段子的歌手不是好藝人”,從微博到綜藝節目,說得一手好段子成為他的標簽。

  賈乃亮總是盡心盡力地扮演一個“逗趣”的角色,《全員加速中》、《來吧冠軍》裡他都沒有丟失自己的搞怪本色,博得不少觀眾的好感。

  其次,要拋掉所有偶像包袱。不管是《我們來了》,還是《我想和你唱》,費玉清一出場就刷段子、玩“出錯”,完全放下身段。而賈玲在《快樂大本營》中跟宋仲基的互動更是圈粉無數,順勢成了綜藝節目的香餑餑。撒貝寧近期在綜藝節目裡的表現有別於之前的嚴肅定位,腹黑又不乏搞怪的形象予人不少驚喜,也成為近來綜藝圈裡的搶手貨。

  宋小寶、岳雲鵬、王祖藍這樣的自帶表情包的藝人同樣受到綜藝節目青睞,他們的喜劇形象深入人心,“雨露均沾”、“我的天吶”等口頭禪和標志性表情、動作自帶喜感,給節目創造出不一樣的“笑果”。

  能拉動收視

  還能拉來投資?

  “綜藝咖”參加節目很多,從節目中獲利並不低。有業內人士透露,薛之謙、大張偉春節之前錄制節目的報價還是“每期30萬元左右”,到如今錄一期的價錢差不多有七八十萬元,雖然比不上一線大咖的片酬,但他們接的節目很多,一年下來收入非常可觀。

  在接受採訪時,薛之謙和大張偉都表示,做這麼多綜藝節目,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補貼音樂方面的花銷。大張偉坦言,其實自己一直希望重心都在音樂上,“但是你知道這人生不讓你這麼做啊,所以我能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始終有熱情和最努力的都是在音樂上”。薛之謙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想紅、想賺更多錢是為了補貼自己的生活,然后為大家獻上更好的歌曲,所以每次錄節目都會很投入,“你答應來錄制,又不好好做節目,那人家下次就不會用你了”。他坦言相當珍惜事業又逢春:“我很害怕再過氣,比如接受採訪時一台攝像機都沒有,我就很害怕。”

  對節目方來說,邀請“綜藝咖”也是希望拉動節目的收視和受關注度。有綜藝制作公司直言:“薛之謙、大張偉這類型的藝人已經成為二、三線綜藝節目的嘉賓標配,如果沒有他們可能都拉不來投資。”因此,網絡上關於“綜藝咖可以影響投資”的說法不絕於耳。(記者 莫斯其格)

  “綜藝咖”

  參加了多少節目

  (據不完全統計)

  薛之謙(31檔左右)

  大張偉(29檔左右)

  宋小寶(13檔左右)

  賈玲(11檔左右)

  謝娜(9檔左右)

  岳雲鵬(8檔左右)

  撒貝寧(8檔左右)

  賈乃亮(8檔左右)

  ELLA(6檔左右)

  頭評

  “綜藝咖”是收視靈藥嗎

  莫斯其格

  “綜藝咖”真的是收視和點擊的靈丹妙藥嗎?薛之謙與大張偉耍酷耍寶、插科打諢曾刷爆了社交網絡,岳雲鵬、宋小寶的表情包也依然被不少人頻繁地使用著。不可否認,他們確實給不少綜藝節目帶來很高的關注度。但需要注意的是,頻繁露臉也有可能造成觀眾審美疲勞——不同節目的邀請一直不間斷,“包袱”再多,也總有抖完的一天,此前准備的套路很容易被迅速消費完,不管是“雨露均沾”還是“我的天吶”、“45度角仰望星空”都已經看過多次,一味地用老梗與套路取悅觀眾,觀眾真的會永遠買賬嗎?因此,“綜藝咖”如果再拿不出帶新意、更好玩的段子,會讓觀眾失望。當觀眾失望的情緒積攢久了,對明星們的期待值會降低,“綜藝咖”的人氣或會下滑。

  而且,如今“綜藝咖”的頻繁出現也讓綜藝節目呈現出同質化趨勢,他們參加不同的節目,卻沒有不同的“人設”,讓觀眾對各個節目“傻傻分不清”,這對增加節目的點擊量和關注度不是什麼好事。因此,綜藝節目在邀請“綜藝咖”之余不妨給他們恰當的“人設”,比如《了不起的挑戰》裡就放大了岳雲鵬的“倒霉”、“委屈”,有別於其他節目裡岳雲鵬的“賤萌”,而《明星大偵探》裡也放大了撒貝寧的推理能力,這些才是讓觀眾產生新鮮感的地方,從而提高節目的辨識度和吸引力。

  不少歌手、演員轉型成“綜藝咖”后,他們自稱壓力也很大。岳雲鵬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頂著取悅觀眾的巨大壓力經常演唱《五環之歌》,大張偉說自己不想接受“綜藝咖”這個名號,原因是覺得“很low”。

  其實,觀眾眼裡演員並沒有“low”和“不low”的區別,“綜藝咖”更需要考慮的應該是在自己參加的眾多節目裡努力交足功課,憑投入的演出讓觀眾接受綜藝這個“作品”,那才是真正的壓力。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