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汪海林談歷史劇創作 不應失去自己的文化優勢

汪海林。 資料圖片
25日,著名編劇汪海林做客2016南國書香節南方文學周的“南方劇作家沙龍”,針對歷史劇的創作展開演講。在這次對話中,汪海林談到歷史劇創作的關鍵,不是在歷史觀和歷史評價上去挑戰和顛覆,而是在人物形象上去突破。
汪海林曾經創作電視劇《楚漢傳奇》《地下地上》《鐵齒銅牙紀曉嵐》《娛樂沒有圈》等作品。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汪海林一再強調應該堅守文化上的優勢。“以IP為主導的互聯網文學及互聯網思想指導下的創作,本來應該是傳統影視創作的重要補充,不應成為主體。”
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汪海林,聊影視編劇的現狀和問題。
小熒幕過度年輕化不正常
南方日報:小熒幕的年輕化趨勢是如何形成的?
汪海林:這是網絡化沖擊造成的局面。這些年來,電視劇向年輕觀眾的傾斜,就是互聯網闖入的結果,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以前的電視和互聯網受眾是沒有交集的,是影視行業帶互聯網玩,因為互聯網的購買力是有限的。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忽略互聯網的受眾和訴求。
一劇兩星之后,制作公司壓低成本,但是演員價格上漲。互聯網公司進入之后,一直在燒錢,這個能力甚至可以與實力雄厚的大電視台媲美,它的影響力和存在甚至造成了“一劇三星”的局面。在這個情況下,互聯網公司的話語權在被放大,於是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項目開始走紅,並且成為資本強勢。
我認為,全世界的電視觀眾主體應該是“50后”到“80后”的觀眾,“90后”應該說是將來的收視主體,我們的現狀可以說是太超前。我們應該了解,“90后”是主要在移動客戶端上收看電視劇的。現在的電視台主打著看移動客戶端的觀眾關注的內容,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實際上是被互聯網資本捆綁了。
南方日報:對於這樣的現狀你是怎麼看的?
汪海林:在文化上來說,我們損失很大。本來“90后”的市場應該去經營,我們應該把它搞好。但現在的情況是,整個市場都在扑向他們,這其實是文化選擇上的失敗。
我曾經列舉過我們的電視劇的獲獎情況,發現我們的長劇優勢還是年代大劇。從2006年的《喬家大院》到2009年的《中國往事》,都曾經在國際上獲得極高的贊譽。但是從2012年都跑去拍穿越、架空或者是玄幻了,這些內容在國際上其實是一文不值的。我們在放棄屬於自己的文化優勢。
南方日報:前段時間,你在網絡上痛批《老九門》的演員演技和服裝引發爭議,你是怎麼看待的?
汪海林:還是網絡化的思維。現在的影視劇被互聯網的模式和思維影響,都是以流量論成敗。流量多這部作品就意味著能贏。於是,網絡文學作者、小鮮肉這種粉絲基數大的就是流量大戶,對於制作方來說,把這些流量大的元素都拼在一起就是好的產品。
去專業化、去技術門檻便成為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轉化為數據、數據上容易呈現優勢的演員和作品便最受歡迎,數據成為創作最重要的支撐。
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演員是需要很長的成長期,發掘演員也是一門專業活。對於我來說,隻能判斷演員演技好不好,不能綜合評價一個明星的綜合能力。但現在所有東西流量化之后,我們就隻看顏值,其他都不管不顧。那是因為可以快速復制嘛,但是我們試想一下,當一部片子不需要專業判斷故事好不好、演員戲好不好,這樣的作品怎麼會好看呢?
影視作品生命力在於原創
南方日報:你覺得目前影視創作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汪海林:資本的市場化已經發展得很好,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內容品質不夠,這個事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如果IP那麼萬能,好萊塢早就開心壞了,但其實他們現在很痛苦,很多公司在破產和並購。對於影視來說,不是說你有資本、平台和院線你就能贏。每一個作品都是一次產品研發,它和一般的工業生產不一樣,工業生產是允許在出現一個新產品之后大量地復制它。但是影視作品不能復制,隻能原創。產品研發的過程耗費的錢、精力和時間真的都太大了。我一直說,一個公司有1000個IP,另一個公司隻有一個原創,它們在市場上的位置是一樣的。
另外,以網絡文學為主導的碎片化文化內容,越來越碾壓我們經典敘事的傳統,建立起來的一整套瑪麗蘇為代表的低幼化話語體系,也是電視劇文化空前的危機。
南方日報:面對這樣的市場現狀,我們應該如何去調整?
汪海林:我覺得要有斗爭,不能放棄陣地,否則回不來,在文化上來看是一場決戰。以IP為主導的互聯網文學及互聯網思想指導下的創作,本來應該是傳統影視創作的重要補充,不是所謂的主體。如果補充變成主體,那麼問題真的很大。
我們可以看看好萊塢,好萊塢的八大公司一直在關注獨立制作,其中包括新的模式和新的創作人。當他們挖掘到新的人才,就會馬上吸納到主流創作中,這樣就總是有先鋒、另類的藝術家,被好萊塢開掘然后打撈,新的元素和力量被不斷補充進來,這樣主流文化就在不斷壯大。
我們現在和日本的情況有點像。日本出現邊緣文化之后,諸如二次元,邊緣文化成為中心文化。日本的影視行業在衰退就是這個問題,它不是好萊塢那樣明確主流的地位,不斷壯大力量,讓邊緣的內容始終處在補充的位置。(記者 鐘琳 實習生 王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