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8期

以數據新聞獲獎作品探析數據新聞特征

以2012∼2015年數據新聞獎作品為例

湯燁燕
2016年08月29日14:0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數據越來越多地被用於新聞作品,數據新聞獎應運而生。從2012年第一屆數據新聞獎至2015年,投稿作品越來越多,且遍布全球。通過對4年來入圍、獲獎作品的分析,美國的數據新聞發展較好,新媒體開始崛起,但仍未撼動傳統媒體的主體地位,數據新聞入圍、獲獎作品大部分來源於傳統媒體。可見,面對新媒體沖擊,數據新聞是傳統媒體的一條突圍之路。

關鍵詞:數據新聞﹔相關關系﹔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061-02

“互聯網之父”蒂姆·伯納斯·李預言:新聞的未來,是分析數據。2010年維基解密事件之后,數據新聞崛起。國際知名媒體,如:《紐約時報》《衛報》《經濟學人》等都率先開始探索,並成功推出新聞產品。而中國認識和採納數據新聞主要是在2010年后,包括騰訊、網易、搜狐、新華網、財新等。

2012年Global Editor Network, European Journalism Center和Google組織了第一屆Data Journalism Awards(數字新聞獎)的評選活動。在全球范圍內評選以數據為中心的杰出新聞作品。這個獎從2012至2015年,共經歷了四年,獲獎作品代表了業內發展前沿。

一、研究問題

2011年,歐洲新聞學中心和開放知識基金會編寫了《數據新聞手冊》,書中認為:數據新聞與其他類型的新聞區別在於將傳統的新聞敏感和使用數據信息講故事的能力結合而帶來的可能性,並用電腦處理收集組合信息,這些信息來自政府、公安局和公民機構,且能幫記者用數據圖表講故事。方潔、顏冬認為:數據新聞是基於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1]。

關於國內發展現狀,《數據新聞內涵、應用及前景探析》認為:中國“數據可視化水平低”[2],劉義坤比較了中外數據新聞,認為:國內實踐作品多為靜態式,而非互動式[3]。數據新聞是舶來品,開始晚,后期發展不良好,故本文欲分析入圍、獲獎作品來了解其發展情況,試為我國的發展提供建議。

大數據對傳統新聞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傳統的新聞生產被限定在特定的專業組織內部,很少有社會公眾能直接參與。新聞生產作為對“現實”的再生產,無法擺脫社會語境的局限[4]。因而,新聞生產必帶著社會印記。外界多方權利的入侵也侵蝕著媒體的自主性和專業性。依托於互聯網的社會化媒體則顛覆了這一格局,同時,社會化媒體也在信息戰中獲勝,傳統媒體有限的新聞資源淹沒在大數據中。面對這樣的困境,很多學者已開始研究傳統媒體的突圍之路。故本文試圖通過研究數據新聞的生產機構,來研究是誰在生產數據新聞。

最早對傳播的社會功能做出全面分析的是拉斯韋爾。1948年,他提出了三功能說:環境監視功能、社會聯系與協調功能、社會遺產傳承功能。賴特在他的基礎上提出了四功能說,即:環境監視、解釋與規定、社會化功能、提供娛樂。

1982年施拉姆對拉斯韋爾和賴特的觀點從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一般社會功能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施拉姆把環境監視、社會聯系協調和遺產傳承歸入政治功能的范疇,把社會控制、規范傳遞、娛樂等歸入一般社會功能的范疇。

數據新聞與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不同,數據代替了文字。這不僅是生產方式的轉變,更是生產理念的變遷,故本文想要探究數據新聞的社會功能是否發生了改變?

故本文在對入圍、獲獎作品分析、社會功能履行情況的考察的基礎上,主要回答如下問題:作品入圍較多的國家是哪些?獲獎較多的國家是哪些?入圍、獲獎作品較多的國家,誰在做數據新聞?數據新聞履行了什麼社會功能?

二、研究方法

本文採用內容分析法、文獻研究法,選取2012∼2015年,共284件入圍作品展開研究。從官方網站、衛報等多渠道獲得關於獲獎者機構、個人、國家、獲獎作品等信息。

三、研究發現

1.入圍數據新聞獎的國家

入圍作品數量從多到少分別為:美國122件、英國47件、德國16件、加拿大13件、阿根廷12件、意大利9件、澳大利亞7件、巴西7件、法國7件、瑞士6件等,共21個國家284件作品。可以看出,4年來美國入圍作品最多,英國次之。

2.榮獲數據新聞獎的國家

獲獎作品中數量從多到少分別為:美國12件、英國6件、法國5件、阿根廷3件、瑞士2件等,共36件作品。可以看出,4年來美國獲獎作品最多,英國次之。

3.誰在做數據新聞

在上面兩項結果的基礎上,可以發現美國的數據新聞發展相對較好。故本文把美國4年中的入圍、獲獎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展開分析。

4年間,美國共有122件作品入圍,其中涉及報紙、雜志、電視台、非營利新聞機構等,其中報紙、雜志、廣播台、電視台屬於傳統媒體,而新成立的一些非營利新聞機構、網站則為新媒體。分析發現,傳統媒體所佔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新媒體則逐年上升,如圖1所示。

圖1

同時,美國有15件獲獎作品,其中“在加州之間”、“Jim Crow的回歸”和“邁克爾·凱勒的個人作品集”三個作品為半島電視台美國頻道摘得了卓越報道獎,故為一個獎。另外,“盧森堡泄漏:全球公司的秘密暴露出來”和“瑞士泄漏:模糊的現金在銀行保密制度的庇護”,作為公共誠信中心的個案調查報告,獲得了大型媒體組的年度調查報告獎。所以雖然隻有12個獎項,但總共有15件作品。

12個獲獎機構中,共8份報紙,佔66.67%,分別為:《芝加哥論壇報》《西雅圖時報》《美國衛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雜志和電視台各一家,分別為:《瓊斯母親》雜志、半島電視台美國頻道。此外,還有兩個非營利的獨立新聞機構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和propublica。直到2015年,新媒體新聞機構才獲得數據新聞獎,且所佔比例不多,傳統媒體仍為中堅力量,如圖2所示。

從事數據新聞的新媒體變多。傳統媒體佔比下降,但仍是主力軍。同時,獨立新聞機構是后起之秀,力量不可小覷。

圖2

4.數據新聞履行了哪些社會功能?

數據以40%的速度急速增長且幾乎觸及所有領域,尤其是一些社會問題,並對政治、經濟、教育等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帶來認識論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故數據可以幫助受眾了解社會。半島電視台調查二次投票選舉問題,並用可視化方式呈現了作品Jim Crow的回歸,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調查了國際財團的運營狀況,制作了盧森堡、瑞士泄露等。

可見,數據新聞側重於傳遞信息,正如荷蘭數據記者亨克·范文斯所說:數據新聞著重於呈現問題而非解釋問題為何出現。與文字不同,數據新聞通過挖掘和展示數據背后的關聯與模式,講述故事。即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取而代之以關注相關關系[5]。相關性意味著分析現象時不用了解內部運作機制即可預測未來,然而,因果推論是科學研究的最終目標,即利用已知的知識來了解我們未知的世界,而抽離因果關系是這一過程的核心環節[6]。國內很多學者對這兩者孰優孰劣展開了討論,孟天廣認為:大數據強調相關性而非因果性的研究取向限制了其探究因果關系的能力。新事物的產生並不代表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的存在是為了彌補舊事物的不足。故數據新聞更適合呈現相關性,可用於超出經驗范圍的事件,並找出其中的一個原因,幫助我們知道是什麼。而對於常規事件,傳統新聞報道仍然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數據新聞的一個重要用途為預測。Barabasi認為:如果你知道一個人過去的所有社會數據,那麼你對他未來社會行為的預測的准確性將達93%。數據新聞不再用有限的問卷調查或專家解讀來支撐故事,大量的數據在提高准確性的同時還能夠提供長時段走勢,使得預測性報道成為可能。

量化的使用不僅伴隨著數據思考的發展,更是伴隨著數據可視化的出現。丁騁指出了數據新聞與信息數字化、大數據的關系,強調了“以數字或圖表”為主的呈現方式,是“一種跨學科、跨領域”的新聞呈現方式[7]。

Alessandro Comai認為數據可視化的主要目的是用具有吸引力和有勸服效果的圖表元素,使信息交流更清楚、更有效[8]。可見,面對海量的數據以及復雜的關系,數據新聞可以清晰地呈現並通過顏色、動態提示要點,加深認識。

四、小結

通過上文的分析,本文可得出結論:在全球,美國的數據新聞發展較好,多年來從事數據新聞的較大部分為傳統媒體,新興的新聞機構有崛起的趨勢,但獲獎的主體仍為傳統媒體。故本文認為面對新媒體沖擊,數據新聞是傳統媒體的一條有效的突圍之路。數據新聞放棄因果關系的渴求,轉向相關關系,基於大數據的支撐,數據新聞發揮了預測功能並通過顏色、動態使得信息交流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方潔,顏冬.全球視野下的“數據新聞”:理念與實踐[J].國際新聞界, 2013(6):73-83.

[2] 薛曉薇,弓慧敏.數據新聞內涵,應用及前景探析[J].新聞世界, 2014 (7): 156-157.

[3] 劉義昆,盧志坤.數據新聞的中國實踐與中外差異[J].中國出版, 2014 (20): 29-33.

[4] 張濤甫,項一嶔.大數據時代的傳統媒體突圍[J].新聞記者,2013(6).

[5] Mayer-Schönberger V, Cukier K.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M].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3.

[6] 孟天廣,郭鳳林.大數據政治學:新信息時代的政治現象及其探析路徑[J].國外理論動態,2015(1).

[7] 丁騁.大數據背景下數據新聞的生產和挑戰[J].新聞知識,2014(6).

[8] Comai A.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he Role of Data Visualization in Analyzing Complex Systems[J]. World Future Review,2014, 6(4): 477-484.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