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媒體輿論失實事件的產生及對策

徐燕
2016年09月01日08:0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媒體輿論失實事件的產生及對策

  核心閱讀

  有關責任人一定要發揮新媒體把關人的作用,創造和諧網絡輿論氛圍。網絡論壇中網站編輯、論壇管理人和版主就是把關人,他們直接對論壇內容進行管理,制定相關條例規范論壇環境等。在網絡論壇輿論傳播過程中,把關人有如下職能:一方面要合理制定論壇發展方向,促進版面朝良性秩序發展﹔另一方面要積極推薦優秀帖子,固定一批優秀寫手,繁榮版內創作,主動加強與網友的交流和溝通,協調網友矛盾和糾紛,及時處理網友投訴。

  在社會新媒體普遍應用的情況下,輿論的生成,往往通過QQ、微信、微博、網絡論壇等各種新媒體,以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相結合的方式發酵,附帶情感上的傾向、利害上的關系,從而形成關於某個事件的輿論洪流。

  新媒體傳播迅速、廣泛,給了人們充分表達的平台和空間,其時效性、個性化是傳統媒體不能比擬的,當信息的內容是關於公眾輿論的話題或關系到公眾利益時,更容易廣泛迅速傳播。幾年前,某網絡媒體一篇有關海南香蕉受病虫害侵襲的報道,通過網絡、手機等廣泛傳播,最后竟演變成了香蕉會致癌的傳言。此外,還有煙台“毒蘋果”、四川“蛆虫柑橘”、“上海女孩因一頓飯逃離江西農村”等熱門網帖和消息,經網絡部門証實從頭至尾都是虛假的。但這些假新聞造成了一定的輿論洪流,通過新媒體條件下人際傳播倍增的效果,使很多身在其中的當事人也無法料到最終的結局,片面錯誤失控的輿論從而導致十分不良的社會危害,侵害到廣大無辜者的利益。

  新媒體輿論的形成

  甘惜分在《新聞理論基礎》中指出:輿論是社會生活中經濟、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們或社會集團對某一事態的大體相近的看法。在新媒體中,人人都有話語權,新媒體傳播使輿論的主體公眾參與到某一事件信息的傳播和評論中來,人人都扮演傳播者和受眾雙重角色。因此,新媒體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信息交流的非控制化和非中心化,在網絡關於各種虛假新聞的帖子發布之后,可以迅速在公眾間傳播,帖子被瀏覽上萬次,回帖上百、上千條,被論壇社區轉載等,而微信的傳播也更加放大了“宣傳效果”,隨便一個熱點如“王寶強離婚事件”等都會馬上成為家喻戶曉的新聞。

  另外,面對新聞競爭加劇、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局面,在策劃、炒作之風的影響下,一些新媒體操作者缺乏社會責任感,或是被某些利益所驅使,或是為了博取更多網民的關注和點擊,不但樂於搞標題黨,還喜歡聳人聽聞、捕風捉影、移花接木、追求轟動效應,甚至沒有猛料就自己造“猛料”,早就把新聞真實性的底線拋到九霄雲外了。

  正確發揮新媒體輿論監督作用

  拉扎菲斯爾德認為,來自媒介的消息首先會被部分比較積極敏銳的受眾感知,他們最先形成觀點和看法,並加以再傳播,而另一部分人則主要依靠這些人的意見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近年來,在網絡論壇上,出現了像“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良人士專門通過互聯網策劃制造網絡事件,蓄意制造傳播謠言及低俗媚俗信息,惡意侵害他人名譽,嚴重擾亂網絡秩序並非法牟取暴利,造成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對此,有關責任人一定要發揮新媒體把關人的作用,創造和諧網絡輿論氛圍。網絡論壇中網站編輯、論壇管理人和版主就是把關人,他們直接對論壇內容進行管理,制定相關條例規范論壇環境等。在網絡論壇輿論傳播過程中,把關人有如下職能:一是合理制定論壇發展方向,促進版面朝良性秩序發展﹔二是積極推薦優秀帖子,固定一批優秀寫手,繁榮版內創作,主動加強與網友的交流和溝通,協調網友矛盾和糾紛,及時處理網友投訴﹔三是違規帖子或文字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並給作者留言,以關心、幫助的態度來回復,爭取得到積極的反饋。

  政府運用新媒體的策略

  一是要利用新媒體做好危機監測,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在政府制定媒體危機預案的時候,除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還要考慮包括網絡和手機在內的多種傳播渠道,並及時評估傳播效果,最大程度地減少危機帶來的損失。危機發生后,權威信息的真空和政府的“失語”會導致人心恐慌。因此,危機信息公開越早,謠言的流量越小,反之越大。

  二是建立健全新媒體輿論管理法規制度。一方面新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理應受到法律法規的妥善保障﹔另一方面,網民也應為自己在網絡上的發言承擔相應責任。完善新媒體的法律法規建設,就是要在保障公民言論自由的情況下,有效地規制網絡上的言論行為,防止其侵犯公民合法權益或社會公益,這是當前我國政府推進新媒體輿論管理的當務之急。

  三是政府利用反饋機制,引導正確的公眾輿論方向。新媒體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大眾傳播,有利於政府收集民意,從而判斷自己的輿論導向是否合理,做到尊重受眾的知曉權、提高新聞報道的透明度、引導正確的公眾輿論方向。在網絡消息散布時,政府可利用新媒體針對單個受眾收集意見、安撫情緒,有利於樹立政府尊重民意、重視危機解決的形象。

  四是加強網絡等新道德體系建設,提高網民素養。新媒體輿論的失控,不但是網絡傳播者的責任,接受這些傳播信息的受眾也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應加強網民的自我約束和道德自律。政府應從提高網民道德素養、加強網絡媒體報道的真實性、保護網民隱私問題、處理網絡等新媒體知識產權糾紛等方面加強網絡道德體系建設。

  新媒體從來不是法外之地,虛假內容的發布,突破的是法律和道德的底線,輕則侵犯個體權利,重則造成恐慌。客觀、真實是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傳統媒體不能違背,新媒體同樣也不能違背。

  (作者單位:國家圖書館)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