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者文化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深度報道策略
一、引言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時這樣講到: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兩次出訪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我的家鄉中國陝西省,就位於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習主席在演講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想法。以對自身文化的深入思考為契機,將文化納入國際視野,尋求文化的發展於文化的交流,在文化的共識中尋求經濟發展的動力,同時以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動文化的繁榮成為國家的戰略。
“文化軟實力”,是十八大的報告將當代學術研究領域裡的一個“高頻詞匯”,深入淺出地變換成為一種國家發展理念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軟實力”實質具有“硬道理”,對文化的關注於發展,不僅僅為國家和人類的發展創造了猶如水之源、樹之根一樣的重要力量,同時因為文化因為其穿越時空和低於的巨大力量勢必引起國家地位和格局的重要提升。
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總量的極大提升,讓以文化為內核的經濟市場頁已佔據日益重要的地位。全世界領域,經濟強國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文化市場在經濟市場中所佔有的份額。有數據表明,目前美歐佔據世界文化市場總額的76.5%,亞洲、南太平洋國家19%的份額中,日本和韓國各佔10%和3.5%[1]。美國文化產業創造的價值早已超過了重工業和輕工業生產的總值。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關文化領域方面的報道需要從哪些方面思考?它對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
在大眾化傳媒的當今時代,對讀者文化需求的關注本應是文化報道的核心。盡管,普遍的共識是作為以大眾為傳播目標的媒體應該將讀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特別是黨報無論從傳統還是現實都需要將和讀者的最大交流放在第一位。但是我們也看到,在實際報道中,黨報卻常常用高姿態掩蓋了俯身接地氣的需要,用自以為是的讀者需要代替了真正進入百姓當中進入讀者當中的深入了解。於是黨報脫離群眾成為詬病,同時黨報的市場也因此存在萎縮的隱患。
為了讓黨報再次抓住市場,陝西日報專題新聞部在設立文化專版之初就確立了以讀者文化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深度報道策略。而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更是積極糾正黨報原有的隻重視文化政策方針,而忽略百姓感受,以及宏大敘事居多,很少關心這些文化盛世在人們心中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種報道態度,黨報的文化類報道在寫作方面也多是高高在上、冷冷冰冰,不像文化倒像馴化。針對以上問題,專題新聞在每次組織文化類深度報道時,都特別關注報道方式、方法,力圖用最生動、最貼合百姓的敘事方法達到最佳傳播效果。
二、尋找貼合百姓的敘事角度
文化的多樣性也是文化最具魅力的地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類別文化的交流互鑒,讓文化有了特別的光輝,也是文化滋生發展的最大動力。人類歷史的發展場合中,無論是絲綢之路,亦或者茶馬古道,無論在文獻之中,還是人們現實適用的建筑、用品當中,文化的交流始終具有最強大的力量。文化有一個特質就是,他始終是人創造的,文化與人的巨大相關性,決定了文化類的報道也必須注重人在其中的作用。但傳統的黨報,在報道文化領域的內容時,常常忽視人在其中的作用,而是以大概念、大思維,替代了人在文化活動中的生動展現。這樣勢必會呈現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不像報道,更像教育,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也因此拉大。
因此,以人作為敘事核心,在文化報道中以個人的視角,生動的具有典型性的百姓故事,發覺與文化現象相關的個體的命運和悲歡離合,成為文化類報道的重要策略。
正是基於上述理論,在策劃此類文化深度報道總是試圖將人作為敘事的核心。《台灣老陝的故事》通過陝西籍台灣人黨子祥的故事, 為西安與台灣直航這一新聞事件作了最生動的注釋,讀來讓人感動。《三個秦人一個省的文學地理》則系統地盤點了陝西三大文學巨頭陳忠實、賈平凹、路遙,它為文學者構建了獨特陝西文學版圖。而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陳忠實的《白鹿原》創作手記,雖然並非出自記者之手,但是他以獨特的敘事角度,生動親切的話語達到了同類文化報道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三、帶思考性的分析手法
深度報道從誕生之初就以思考性的分析為其主要特點。20世紀40年代美國《哈欽斯報告》中關於深度報道的定義則非常簡潔、清晰:“所謂深度報道就是圍繞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把新聞事件呈現在一種可以表現真正意義的脈絡中。可見有立場,有觀點,有結論,是非明晰,評判清楚,是深度報道最基本的文本特征之一[2]。
選題策劃,是報道的第一階段,此階段的深刻性、獨特性、對整個深度報道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陝西日報專題新聞部,在選題策劃階段為了達到選題的深刻性和思考性,首先建立選題共商機制,每周大家根據各方面信息提出各方面的選題內容,然后大家共同商討該選題的價值、意義、可能引起社會的反響。一旦確定就作為儲備選題,然后再詳細對選題的採訪重點、思考方式、採訪方法,甚至是語言表述的合理性都做詳細論証。然后總結,再分配給熟悉這一領域的記者採寫落實。
新聞採寫階段,深刻的思考是深度報道的必備特性,也是記者的素質和責任感的直接體現。每一個新聞事實都在受眾心裡有一個特定的位置,也就是說受眾對這些新聞事實都會有自己特定的觀點、立場和認識,用新聞學的詞語來解釋,這就叫做已有的假設。深度報道一方面要求對已有的假設加強,這需要記者搜集與新聞事實相關的各方面的素材,然后加以分析﹔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在“深”字上下工夫,素材多不代表有深度,還要懂得對素材進行挑選、排隊,按遞進的邏輯結構寫作才能達到“深”的效果。
例如在《晉人的走西口讓秦人學會了什麼》中,記者將思考的核心放在了晉人文化產業發展思路上,認為發展文化產業不應該隻搞一些讓碰不著、摸不到的概念,而應該像山西人拍《走西口》一樣尋找恰當的文化載體,以具象的方法為文化發展尋找出路。同時也深刻地提出文化資源的利用問題,走西口本是一個模糊的文化現象,但是恰當合理的利用就會轉化為一種經濟效益,陝西文化資源很豐富,缺乏就是為陝西文化操盤的能手。
四、以社會為背景的復合式報道
復合報道的一個重要初衷就是要最大限度呈現社會的多樣性,挖掘報道選題的深度內涵。從多層面、多角度展現一個報道選題所能容納的最大信息。通常以一組報道出現,以信息之間的相關性為紐帶,通過何種角度的對比、以及互相印証來証明報道內容的客觀性、真實性、以及必要性,而報道的主題也在這樣的復合式報道中得到延伸與升華。陝西日報專題新聞部在做文化深度報道時,除了主稿件,往往還配有專家訪談、記者手記、評論、鏈接等版塊,讓人們能從各個方面了解報道所呈現的問題。 這樣整體報道在事件內涵上的深層拓展以及由此匯聚形成的信息穿透力就相應增強。
復合式報道本身所強調的“依托動態挖本質”的特征要求,可以幫助記者、媒體有效克服對新聞資源的粗放式利用,注重對動態重要信息進行深加工、精加工﹔注意把隱含在新聞中的“一次能源”轉化為更方便公眾接收和使用、更能體現“一次能源”價值的“二次能源”,從而使個別化的微觀信息在宏觀背景下變得更為重要[3]。
例如《影視陝軍突起〈保衛延安〉為央視“獻禮劇”》不但介紹了電影產生的從歷史背景,而且組創人員編劇劉嘉軍《一位陝西編劇的責任與堅持》以及導演萬盛華《用現代金屬材料間紀念碑》的報道,讓讀者了解創作人員的艱辛與心路歷程。在此基礎上又採用了劇評人張阿利的文章《戰爭與和平的詩性闡釋》為該劇做了恰當的評價。最后,對省委宣傳部長任賢良的專訪從上層領域對該劇在陝西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作了相應評價。這樣就從各個層級建立對該劇進行全方位的展示與評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人們在觀看該影視劇時就會有相應的意識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採取這樣的報道方式是有一定的社會背景的,陝西文化歷來以厚重聞名,但是在文化產業化的今天,陝西一直無法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競爭力,這是長期的現實問題。正是基於對此種情況的了解與分析,專題新聞部策劃了一系列文化類報道,其核心均為破解陝西文化發展問題。例如《脫胎〈三十裡鋪〉的陝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誕生記》 《背對銀幕,〈羊肉泡饃麻辣燙〉原型淡定生活》《三代說書人一個傳承夢》。所以《影視陝軍突起〈保衛延安〉為央視“獻禮劇”》復合報道本身可以說又是在一個大的框架下的報道。
隨著中國大國實力的增強,國家的自信很大程度和文化的自信相關聯,所以文化類的深度報道對於挖掘民族文化符號、探尋民族文化密碼、調動民族文化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黨報對於文化類報道的關注,既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其社會職責所在。“政經大報”是黨報誕生以來的傳統形象,因而對黨報的文化報道的系統研究可以說相對欠缺。但是,在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吁求下,在受眾和市場需求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的新情況下,黨報隻有立足自身資源、不斷探索文化深度報道的理念和方法才可以深入受眾心理、帶來文化關懷。
參考文獻:
[1] 李鐵軍.構筑我們文化的鋼鐵長城[J].求是,2015(10).
[2] 黃純華.深度報道的定義及控制力——從新聞生產社會學角度討論[J].新聞研究,2015(12).
[3] 楊波.談復合新聞的操作與實踐:電視新聞的深度經營[J].中國記者,2005(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