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龍門鄉力爭2018年率先進入全面小康【2】
龍門鄉一隅
災后重建的龍門鄉早已浴火重生。龍門鄉政府所在的青龍場,地震前這裡僅有一條3.5米寬、1.5公裡左右長的狹窄道路。現在這裡已經擁有了五縱三橫、裡程5公裡多的嶄新街道,一棟棟既顯古朴典雅又不失現代氣息的民居和沿街商店,為龍門古鎮增色添彩,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龍門古鎮核心區,造型別致的居民新區,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大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新修的青龍場村村級服務中心、養老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游客服務中心、農貿市場、信用社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陸續投入使用。龍門古鎮景區入口、游客接待中心、震中紀念廣場等主體工程早已完工。去年10月,龍門古鎮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青龍場已成為集古鎮特色、紅色文化、茶馬文化、田園景觀、自然景觀、生態體驗為一體的精品旅游小鎮。
龍門鄉鄉黨委書記陳鋼向媒體團介紹該鄉災后恢復重建情況
“一年前全部重建完畢,住房分房也全部完成。”陳鋼說,如今老百姓有了新房子,以后考慮更多的是怎麼過上好日子。為此,龍門鄉結合災后產業重建,決定著力培植優勢特色產業,力求農業產業取得新突破、新進展,做到群眾有房住有錢掙。陳鋼說,龍門鄉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促進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服務業,以優質獼猴桃、高山生態茶、高山生態蔬菜、珍稀林木、林下養殖五大特色種養植業為抓手,走農旅結合、種養循環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還要力爭三年打造以‘有機、生態、觀光、旅游’為主題的獼猴桃生態觀光農業園。”陳鋼說,按照“農旅結合、種養循環、產村相融、致富奔康”的目標思路,龍門鄉將以縣城至龍門沿線為重點,以災后重建新村聚居點為重要點位,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新農村示范建設,大力發展獼猴桃、茶葉、特色果蔬等生態觀光農業。
“我們的重建重點放在堅持以生態為核心,以民生為歸宿、以產業為支撐、以致富奔小康為目標的建設上來。”陳鋼告訴記者,基於科學規劃,經過三年的努力,龍門鄉境內220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逐步完成,全鄉31個新村聚居點逐步完工入住,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此外,全鄉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從3年前的6000余元增長至現在9000多元,農房建設也全面完成。
三年,蘆山地震災區浴火重生,龍門鄉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4月24日,李克強總理再次來到龍門鄉,看到這裡發生的可喜變化后,告訴鄉親們希望他們擺好新“龍門陣”,把龍門古鎮建成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標杆。說到這裡,陳鋼已經難掩自己的激動之情,他表示,“力爭到2018年,龍門鄉要率先進入全面小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