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9期

流行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價值建構特色評析

張斯橙,李 翔
2016年09月28日15:3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近年來,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創作數量呈現井噴態勢,但是真正引發觀眾熱議的節目卻寥寥無幾。電視真人秀節目要想成為熒屏爆款,獲得觀眾與市場的認可,除了新穎的形態與別致的內容之外,其蘊含的價值觀念才是支撐節目深入人心的重要砝碼。本文以近年來流行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價值觀念的建構方式與特色。

關鍵詞:流行真人秀﹔價值建構﹔特色評析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08-02

近年來電視真人秀節目數量激增,從親子互動到姐弟窮游、從技能展示到腦力角逐、從職業體驗到闖關競技、從室外游戲到室內裝修,層出不窮的各式真人秀常年霸屏,但是從整體上看爆款節目寥寥無幾,大部分電視真人秀節目陷入有看點但無意義、有話題但無價值的生產怪圈。而縱觀近年來頗受關注的幾檔電視真人秀節目,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挑戰不可能》《夢想星搭檔》《夢想改造家》不難發現:除了節目形態的出奇制勝與節目內容的別具一格外,構建深入人心的價值觀念才是促成節目達到“現象級”傳播效果的關鍵。本文以上述優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為例,深度剖析其價值觀念的構建方式的特色。

一、積累想象性主題,建構修辭性視野

電視真人秀節目熱衷於講故事已是不爭的事實,一個個或歡樂美好、或溫情感動、或惆悵失落、或勵志向上的故事透過電視熒屏傳遞給觀眾,這些故事左右著觀眾的情感,擴大著觀眾的視野,影響著觀眾的日常談資,建構著觀眾的現實認知。正如符號聚合理論所指出的:人們有對於社會現實的想象受到故事的引導,這些故事是小規模的群體在符號互動過程中產生的。

故事化的傳播策略在真人秀節目價值構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點燃觀眾的觀看興趣,更能通過一個個故事中的想象性主題的不斷積累形成修辭性視野,進而使人們對社會現實達成共識,獲得認同。在符號聚合理論中,想象性主題主要包括人物、情節線索、場景和公認的中介人,究其本質乃是上述元素構成的故事主旨與意義,這些主旨與意義能夠聚集在一起對觀眾的集體意識產生積極的作用。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優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就是在利用戲劇化的故事講述積累一個個想象性主題,通過讓觀眾共享節目的想象性主題進而強化著既有的社會規范,引導觀眾建立共識,從而促成修辭性視野的形成。

例如在《爸爸去哪兒》中,每一季的父親與孩子作為主要人物在節目組安排的特殊情境下進行親子互動,節目全程真實記錄父親與孩子的點滴生活相處,缺席的父愛在節目中得到補位,久違的童真在節目中獲得重現,而在這背后有關父愛、成長、教育的想象性主題聚集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修辭性視野——父愛的偉大、陪伴的重要以及對親子關系的重新定義。

又如在《挑戰不可能》中,天賦異稟的奇人異士在節目中一決高下,嘆為觀止,特殊才能令觀眾刮目相看,挑戰自我的個人故事令人動容:失去雙腿的登山運動員樂觀向上,身體的殘疾沒有成為他繼續攀登的阻力﹔基層民警數十年如一日苦心鑽研業務,成功靠著足跡來辨認四胞胎的挑戰令人驚訝﹔60秒鐘勇闖15道火門的普通消防員承載著家族的使命奮勇向前。《挑戰不可能》中每一個挑戰故事背后都傳遞出了堅韌、努力、奮斗、務實、責任、擔當、親情等想象性主題,這些想象性主題凝聚在一起,構成了節目“探尋生命意義、成就非凡夢想”的修辭性視野。

從上述典型的優秀電視真人秀節目案例可以看到:每一個節目都成功地闡述了一個或多個想象性的主題,如親情的主題、成長的主題、奮斗的主題、堅持的主題、教育的主題等,而且這些想象性主題積累形成的修辭性視野與觀眾的道德判斷、價值觀念、內心信仰是基本一致的,這就能促使觀眾不斷投射更多的情感於節目中,他們的心緒也會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所撩撥。所以優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一定是通過一個個故事形成了觀眾感興趣的想象性主題,在積累想象性主題的過程中強化著既有的社會規范與價值觀念,從而引導人們達成對主流價值觀的高度共識。

二、倡導榜樣激勵價值,獲得觀察學習效果

符號聚合理論強調:修辭性視野包含了某種深層的結構,如“道義的比擬”——試圖告訴人們如何以符合道德的方式生活,什麼是好與壞﹔“社會性比擬”——告訴人們如何與他人進行聯系﹔“實用性比擬”——告訴人們如何做事情,提供符合實際的、有效的解決辦法[1]。優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形成的修辭性視野往往就包含著上述的比擬,而且這些比擬紛紛倡導榜樣(人物)在想象性主題中的作用,突出榜樣(人物)的激勵作用,從而促使節目產生觀察學習的效果。

例如,《爸爸去哪兒》用每一位明星父親的言傳身教引導著觀眾對親子教育方式的關注與思考,特別是節目呈現出的平等、親密的新型親子關系直接作用於觀眾內心,讓他們不斷在鏡像呈現的符號真實中學習與探尋因地制宜的親子教育理念。《奔跑吧!兄弟》則用陽光勵志的生活態度引領著觀眾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明星們的精誠合作促使觀眾意識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面對游戲挑戰時的臨危不懼讓觀眾感受到直面困境時堅韌與勇氣的力量,而全力以赴的態度更是讓觀眾領悟到激發潛能、無懼無畏才能獲得勝利的真諦。在《夢想改造家》中,每一位主人公都是身居陋室的社會底層百姓,但是艱難困苦的生活環境並沒有讓他們喪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反而這些普通草根表現出的寬容、堅韌、樂觀的生活態度彰顯了他們人性之美,這對於觀眾而言也是一種心靈的啟迪。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榜樣的激勵價值主要表現在他們形成的精神力量可以遷移。而從上述案例也不難發現:優秀電視真人秀節目中榜樣(人物)的力量無處不在,無論是《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還是《挑戰不可能》《夢想改造家》,參與者們的行為表現所蘊含的高尚品質、堅強意志、價值觀念、審美取向等都可以促使觀眾培養道德判斷能力,汲取充足的精神養分,鞏固已有的價值觀念,摒棄錯誤的觀念想法。有研究表明:觀眾在觀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過程中,除了放鬆娛樂與消磨時光之外,獲取知識與信息、維持社會關系、建立對真實人物的認同感、獲得情感的變化也是重要的收視動機[2]。這些動機都支撐著觀眾會自覺去辨析價值觀念、洞察社會文化,學習處理各種問題的有效方法,增強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從而使觀察學習變得現實可行。

三、視聽符號再現生活,創制維持群體意識

優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在決定觀眾的視野、設置觀眾的思考議題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它們通過自己的鏡頭敏銳地捕捉到很多被遮蔽的社會現實,用視聽符號象征性地對其進行再現,並通過修辭性視野創制或維持著群體所共享的價值觀念。

例如《夢想改造家》用客觀冷靜的鏡頭描述著高樓林立都市中的蝸居環境,擁擠不堪、雜亂無章的居住環境令人意想不到。節目通過對裝修背后酸甜苦辣的家庭故事動情訴說,讓觀眾直面社會痛點,感受家庭不易,同時也讓觀眾能夠更加珍惜和熱愛現在的生活[3]。

《夢想星搭檔》為觀眾呈現了不為熟知的特殊兒童群體,如嚴重燒燙傷兒童、罕見病兒童、聽障兒童、脆骨病兒童等。節目讓觀眾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些特殊人群經歷的困苦與磨難,而“善念修正道,善德需善舉”的修辭性視野最終讓更多的社會力量給予這些特殊群體無私的關愛與幫助,也讓音樂的慈悲和公益的理念不斷內化於觀眾心中。

同樣《挑戰不可能》也是有選擇性地呈現平凡大眾的不平凡絕技,這些身懷絕技的普通草根擁有著異於常人的能力,節目組在規則的設計下讓觀眾帶著好奇與敬畏目睹了一次次的驚艷與非凡:例如催眠萌寵入睡的五歲小姑娘韓佳瑩、失去雙腿但依然堅定信念勇攀高峰的夏伯渝、與鯊魚生活21年幫鯊魚取魚鉤的克裡斯蒂娜、中國柔術第一人劉藤等。節目將鏡頭對准了這些我們並不熟知的普通人,在節目中展現他們的技能,講述他們的情感與經歷,也讓觀眾感受他們的品質與魅力。節目中的每一位選手平凡又偉大,個人蘊含的無限力量激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最終形成了“挑戰自我極限,探尋人生價值”的修辭性視野。

四、結 語

作為當下備受觀眾推崇的電視真人秀節目,要想講好中國故事,實現核心價值觀念的有效傳播,就必須要在經典的敘事結構中構建觀眾認可的想象性主題,具體而言:首先電視真人秀節目一定要選擇能夠引發觀眾注意、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的參與者﹔其次要呈現能夠讓受眾津津樂道的故事情節。動人的、經典的、震撼的、治愈的故事情節可以增強觀眾的情感卷入,也會讓觀眾將節目的記憶定格於此﹔最后電視真人秀節目一定要保証節目的真實性與可信性。節目可以通過實地探訪、跟蹤拍攝、固定攝像頭記錄等多種手段的應用,讓觀眾獲得真實的體驗,滿足求真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電視真人秀節目形成的修辭性視野一定要發揮意識維持的功能,起到凝心聚力的效果。而要充分發揮意識維持的功能,就必須要做到節目既能體現社會主流價值觀,如《奔跑吧!兄弟》中的娛樂、勵志、陽光,《夢想星搭檔》中的公益、責任、擔當,又能夠細致入微地關照普通民眾的內心,如《爸爸去哪兒》對於孩子教育話題的引導,《夢想改造家》對社會底層群眾的人文關懷。節目既要呈現美好,釋放社會正能量,同時又能彌合分歧、撫平創傷,構建共識,隻有這樣,電視真人秀節目中想象性主題隱含的價值觀念才會潛移默化地發揮作用,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修辭性視野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導受眾對於現實社會的認知,最終具有積極意義的社會共識才能夠在觀眾心中內化和沉澱。

參考文獻:

[1] 斯蒂芬·李特約翰.史安斌譯.人類傳播理論[M].清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Susan Murray,Laurie Ouellette.Reality TV :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4.

[3] 李翔.裝修真人秀節目的創新表達與價值構建[J].傳媒,2016(4).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