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6年8月下

從網約車合法化看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

張凌霄
2016年10月10日15:35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聯合工信部等七部委共同發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醞釀已久的出租車新政終於浮出水面。新政最為亮眼的地方是正式明確了誕生已有數年且飽受爭議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以下簡稱“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網約車合法的國家。

就近幾年的實際狀況看,網約車是自2015年起被納入國家經濟戰略體系的“互聯網+”行動的果實,是新媒體產業對傳統產業進行融合重構的典型,是分享經濟的代表業態和領頭者,網約車合法化是中國市場經濟法治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體現。網約車在中國的發展及合法化的歷程,為一窺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狀況提供了絕佳的范例。

促使網約車在中國發展壯大的因素

在網約車實現合法化之前,其已經成為中國新媒體產業乃至整個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5年底,主流網約車服務提供商所覆蓋的城市已超400個,佔全國城市總數的60%﹔覆蓋用戶超過2.5億,佔全國人口總數近20%﹔已經造就了包括滴滴、易到、神州等在內一批融資額過10億美元的大型平台企業,其中滴滴更以165億美元的估值成為行業龍頭老大。目前,網約車模式開創者優步的全球訂單累計總數共有10億次,但滴滴在中國市場上僅2015年的訂單總數即突破了14億次。中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約車大國。

網約車率先在中國發展壯大離不開中國新媒體產業的蓬勃發展。龐大的網民總數和較高的移動互聯網普及率為新媒體產業提供了勃發的基礎,使創新、分享精神深入人心。中國新媒體產業的蒸蒸日上反映在其所衍生的分享經濟統計數字上:2015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已近2萬億元,提供服務者已有5000萬,約佔總勞動人口的5.5%,體驗過分享經濟的人數已超5億,分享經濟預計將保持40%左右的年均增長率,至2020年將佔GDP的10%以上,成為國民經濟產業結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①

網約車率先在中國發展壯大還有賴於中國新媒體產業充分的市場競爭。有很多人曾經批評中國的市場不夠開放,中國的法律法規過度偏袒中國公司,認為這使得許多外國公司要麼被拒之門外,要麼受監管部門掣肘嚴重。按照他們的邏輯,中國本土的新媒體產業可以輕鬆享用巨大的市場蛋糕,事實卻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新媒體產業的市場競爭並沒有那麼平淡。為了在龐大的市場中獲得贏家通吃的機會,任何一個具體業態中均發生過你死我活的激烈競爭,合縱連橫頻現。網約車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也充滿血雨腥風,早期遍地開花的平台今日已十去八九,曾經收購大黃蜂打車的快的打車,在與滴滴打車的競爭中被對手吞並,更名后的滴滴出行在2015年終成行業老大,但僅一年前其還面臨外來的優步“要麼接受佔股40%的條件、要麼隻能被打敗”的城下之盟式威脅。作為市場競爭的幸存者,滴滴出行如今已是僅次於淘寶的全球第二大在線交易平台,佔領了中國網約出租車市場的99%和網約專車市場的87%,並在其他業務線均保持了70%以上的佔有率﹔穩固了中國市場霸主地位的滴滴更將觸角伸向了優步的大本營,與其美國本土對手Lyft等建立合作關系,將自家服務延伸至美國市場,同時贏得美國投資人的青睞。優步中國此時的市場佔有率已降至不足10%,完全沒有了底氣和要價的資本,於2016年8月正式被滴滴收購。中國的網約車產業正是在大浪淘沙式的競爭中日益強壯起來的。

競爭帶來了中國創新力在新媒體時代的爆發,如今中國新媒體產業市場所呈現出的創新與活力是世界罕見的。舉一例說明: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同類應用像微信那樣,能夠在滲透進如此復雜多元的用戶群體的同時保持高度的主動黏性。微信每月有超過7億的活動用戶,佔據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絕大部分使用時間,從一個應用發展成一個跨終端的移動操作系統,加入了購物、支付、O2O等附加功能,幾乎覆蓋了用戶的全部日常行為。對於中國用戶而言,雖然世界流行的即時通信應用WhatsApp可以在中國自由使用,但與微信比起來就未免過於單薄。類似微信的創新在新媒體時代的中國已是屢見不鮮,世界網約車巨頭誕生在有著如此創新力的中國市場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網約車率先在中國發展壯大並合法的核心因素,更在於中國在新媒體時代的思想進步。傳統上,中國社會常被外界看作保守的,對新生事物總是過於謹慎,但此次對待網約車的態度顛覆了世人的認知。中國雖然沒有發明網約車,現在卻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對其態度最為開放的,這恰恰証明了當下中國對創新的包容和支持,體現了中國法治體系強大的自我更新能力。中國從2015年起將“互聯網+”納入了國家經濟戰略,在頂層設計中給予新興產業形態以政策制度支持,從協同制造到人工智能,國務院的指導意見中詳盡地闡明了十一個重點領域的“互聯網+”實施方向,中國從政治高層到社會整體對新媒體時代新產業發展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中國在新媒體產業時代取得的諸般成就均建立在這一思想進步基礎之上。

網約車對出租車產業鏈的重構

自網約車服務誕生以來,我們所能聽到的相關消息主要有兩種:一是消費者的熱切歡迎,二是出租車業者的堅決抵制及政府部門的管制。這種水火不容的境遇恰恰點明了作為新媒體產業形態的網約車所天然擁有的創造力,新媒體產業憑借空前的滲透力和融合力指引著人才、資源的轉移,促進了傳統產業鏈重構,推動了整個產業體系的轉型升級。

在中國,出租車經營權一直被看作一種資源,絕大部分城市均需有償使用或通過拍賣的手段獲取。傳統出租車產業鏈上所涉及的主體有政府主管部門、出租車公司、出租車駕駛員以及乘客,涉及的資源則是營運車輛和出租車牌照。在網約車誕生之前,全世界的出租車均建立在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規范基礎之上,符合資質的出租車公司從主管部門取得運營牌照,駕駛員通過與出租車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或向其購買營運性質的出租車及對應的運營牌照等方式來獲取運營出租汽車的機會,普通乘客則通過道旁揚招或電話預約等方式得到服務。由於牽扯到有償使用問題,“份子錢”成為制約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難題,司機多抱怨勞動強度大、成本高,而乘客往往反映打車難、服務差。

網約車的誕生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境遇。網約車問世后,贏得乘客好評,同時引得風險投資蜂擁而至﹔而在諸如北京等國內的大城市,網約車不僅為大量民眾解決了打車難的問題,良好的用戶體驗也大大提升了嫌棄傳統出租車“臉難看”的民眾對於網約車的使用黏性。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城市出行產業進行革新的網約車,無疑打破了舊模式下的信息不對稱格局,滿足了民眾碎片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很快就在市場中贏得了一席之地。就現有主流網約車模式來看,其在傳統出租車產業鏈基礎之上引入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要素,在其所涉及的主體中,出租車公司被網約車平台運營公司所取代,在專業駕駛員群體之外更將注冊了網約車平台的普通私家車主吸收進來,涉及的資源則去掉了出租車牌照,在營運車輛基礎上增添了普通私家車,同時還將銀行、非銀行支付商以及電信運營商等第三方納入了整個產業鏈之中。

被網約車重構后的新產業鏈加入了新的要素,提升市場活力的同時呼喚著管制體系的改革。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主管部門援引既有法條對其進行管制、制止的做法不同,中國大陸應對網約車這一新業態的態度空前開明,而這一個小小的例子正體現了中國追求經濟創新轉型發展的決心,折射出中國抓住新媒體產業革命戰略機遇、主動推進產業鏈重構的宏大意圖。

網約車合法化的影響

網約車在中國的迅猛發展,早就給傳統出租車行業造成了沖擊,而網約車的合法化將直接促使原本受制於法規體系的傳統業者積極向新業態轉變。不論這種轉變受誰主導,其最終結果均將是新業態對舊業態的融合,並在這一基礎之上進一步擴展至橫向的旅游、酒店、餐廳、電商,縱向的自動駕駛、智能汽車,以及跨界的金融等領域,實現更多業態之間的融合,為其他新媒體產業的發展提供參照。這一趨勢的未來走向將是新媒體產業對傳統產業的吸收、改變,最終不再強調媒體屬性,而轉化成為整合了新舊產業的新生態系統。這一融合形態擁有巨大潛力,為新媒體產業鏈帶來更多延展機會,也為傳統產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新天地。網約車取得的成就佐証了“互聯網+”戰略的成功,也佐証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價值,這不僅能鼓勵其他分享經濟形態的積極發展,亦將有利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趨勢終將從服務業延展到制造業和農業,促進更多的傳統產業門類變革升級,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無限的新機遇。值得注意的是,網約車合法后市場的新動向已經顯現出社會公義和資本利益之間依然存在著張力。

一方面,網約車從實際上解決了出行難和資源閑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底,滴滴為中國17個重點去產能省份提供了388.6萬個就業機會,佔這些省份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的7.8%﹔其中,來自煤炭鋼鐵等落后產能產業者通過滴滴平台實現再就業的,佔了今年此類產業去產能安置職工人數的60.2%,佔中央“十三五”期間煤炭鋼鐵去產能安置員工總計劃的29.4%。②若滴滴公布的數據屬實,網約車模式為解決經濟轉型與就業困局無疑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持,對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體現出其服務於社會公義的特性。

另一方面,受資本逐利天性的影響,網約車實現合法化無疑讓他們得以放下最后一絲顧慮。就在政策出台后短短一周,已經佔據中國網約車市場80%份額的滴滴出行便宣布了其收購優步中國的消息,合並后的新主體無疑將對中國網約車市場形成事實壟斷。沒有競爭的市場是可怕的,雖然新政中寫入了一些對市場公平競爭的要求,但毫無懸念的是大規模競爭結束后的網約車業者必將終止之前瘋狂的“燒錢游戲”:巨額補助的目的從來不是便宜消費者,而是要逼迫對手就范。可以設想的是,接下來的日子裡乘客的花費將會更多,而普通司機所能得到的收入也終將減少。如何平衡社會公義和資本利益之間的關系,成為擺在中國新媒體產業面前的新問題。(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

注釋:

①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6》[EB/OL],http://www.sic.gov.cn/archiver/SIC/UpFile/Files/Htmleditor/201602/20160229121154612.pdf,2016年2月29日

②劉菲菲:《滴滴為17個省提供388.6萬就業崗位》[N],《深圳晚報》,2016年7月19日,A05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