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四季度熒屏成"聲音的戰場" 多檔同類音樂節目對壘

2016年10月21日07:4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聲音的戰場硝煙彌漫

  莫文蔚加盟《天籟之戰》。

  《聲音的戰爭》導師田馥甄、羽泉、張惠妹、林俊杰、蕭敬騰。

  今年第四季度,由於《奔跑吧兄弟》的缺席,熒屏變成了“聲音的戰場”——多檔歌唱類節目唱起主角。此前,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唱得正酣,如今東方衛視《天籟之戰》加入戰團,浙江衛視《聲音的戰爭》也將馬上開播。而且,不久的將來,《我想和你唱》、《我是歌手》都會迎來新的一季。熒屏“唱”個不停,哪位歌手能真正成為節目的贏家?唱功、情感表現力、綜藝感等因素缺一不可!

  音樂類節目意外“撞題”

  進入第四季度后,各大衛視推出的綜藝節目竟意外“撞題”——江蘇衛視、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都選擇推出音樂類綜藝節目。其中,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率先亮相,趙傳、許志安、金海心等人的加盟讓網友熱衷猜謎。東方衛視《天籟之戰》在上周末開播,莫文蔚、費玉清、楊坤和華晨宇的表現吸引觀眾注意。浙江衛視《聲音的戰爭》將在近期加入戰團,張惠妹、蕭敬騰等成為音樂導師。

  除了衛視外,還有更多的歌唱類綜藝吸引觀眾關注。其中,《隱藏的歌手》第二季在廣州等全國十幾個城市的地面頻道同步播出,本周日嘉賓為戴佩妮。在採訪中,戴佩妮自爆自己看節目時也經常猜錯,並對歌手表示理解,還現場給模唱者提供訣竅——關鍵在於口氣的模仿。此外,《偶滴歌神啊3》近日收官,收官夜的“《偶滴歌神啊》第一屆全球頒獎盛典”惹哭眾多網友,謝娜也跟大家揮淚告別。

  “星素同台”是新潮流?

  在今年的多檔音樂類綜藝節目裡,“星素同台”似乎成為潮流,湖南衛視《我想和你唱》引發“星素合唱”的熱潮后,《天籟之戰》和《聲音的戰爭》不約而同地採用素人歌手挑戰歌壇宿將的形態。

  不過,《我想和你唱》裡素人的表現花樣百出:有的素人唱功之強足以跟歌手PK,也有人五音不全,全程跑調。但在《天籟之戰》裡,素人的演唱技巧一個比一個強。第一期節目裡,4位素人全部以微弱票數差距落敗,有網友認為這表明素人演唱水平很高,可是在舞台的整體把控和情緒的渲染抒發上,他們和經驗豐富的明星相比還略有差距。還有網友認為這樣的形式代表“默默無聞的新人和功成名就的巨星平等對抗,一切靠音樂說話”。但是,也有網友認為多次出現的微弱票數差距“未免太過巧合”。

  《聲音的戰爭》的模式和《天籟之戰》有不少相似之處,《聲音的戰爭》五組音樂導師將在現場300位音樂愛好者以及11位專業鑒音團成員面前接受素人歌手的討教。對於“星素同台”元素的正面PK,《聲音的戰爭》節目總導演蔣敏昊淡定回應:“兩家優質衛視的播出一定會在第四季度引起話題。”蔣敏昊說,嶄新的節目模式不僅能展示出音樂人之間專業的交鋒對話,明星和素人身份的碰撞更能產生叢生的懸念和素人圓夢的訴求,能多元化、多維度地挖掘音樂及音樂人的內心世界。據悉,節目裡明星們對於與素人PK也表現得很緊張,張惠妹笑稱腿緊張得發抖:“謝謝這個舞台讓我回到最初最喜歡唱歌的那個張惠妹。”原本選秀出道的蕭敬騰更是驚呼:“我覺得好像年輕了10歲,回到了參加選秀的時候。”

  此外,《蒙面唱將猜猜猜》則是由成名歌手蒙面演唱,通過面具的掩護,讓大眾見識“不一樣的偶像”。由於面具的遮蔽,觀眾從外觀上很難看出歌手到底是誰,不少觀眾反映“除了那些音色特別有辨識度的歌手,其實沒有那麼好猜”。節目總導演車澈認為,有標簽,對歌手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對參加《蒙面唱將》的歌手而言,原本擁有的鮮明標簽相反是一種束縛,“那些最具有標簽化的歌手還是隱藏不住”。

  熒屏未來繼續“唱”不停

  當《天籟之戰》、《聲音的戰爭》等節目扎堆PK之時,記者從各大衛視2017年招商預告中發現,未來將有更多音樂類節目跟觀眾見面。

  在湖南衛視已經公布的2017年節目預計編排裡,《我是歌手》第五季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回歸。近日網絡上有傳聞稱《我是歌手5》的首發名單包括莫文蔚、張韶涵等,薛之謙也被喊話“趕緊上歌手”。但是,也有網友表示名單可信度不高,“莫文蔚已經上了《天籟之戰》,短期內還會轉戰下一個音樂類綜藝嗎?”此外,今年收視成績不錯的《我想和你唱》將很快迎來第二季,觀眾關心韓紅和汪涵是否繼續擔任主持。

  此外,浙江衛視《誰是大歌神2》、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也都在2017年預計編排之列,這些“唱”不停的綜藝節目裡會不會再出“爆款”?觀眾不妨拭目以待。(記者 莫斯其格)

  頭評

  老面孔怎麼玩出新意思?

  文/莫斯其格

  如今,歌唱類綜藝並不少,衛視、網絡都玩起音樂概念,但可以“撐場”的大牌歌手其實並不算多,所以此前孫楠一個人參加了多檔音樂節目,既做導師也當選手,而今年則是費玉清頻頻露面,跟素人歌手在這個平台玩合唱,在那個平台玩比賽。但是,雖然綜藝節目換了玩法,可參與的歌手來來去去還是那些“老面孔”,對觀眾來說自然漸漸就提高了要求——不僅希望熟悉的歌手唱出新感覺,還希望更多的新面孔參與到類似節目中來。

  此前,《我是歌手》等節目讓成名明星作為比賽選手接受觀眾考核,讓觀眾對歌唱類節目激發了新的期待,現在,“星素同台”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嘗試,素人的參與和“野生”的激情或能讓明星體會到壓力,並通過這樣的合作產生火花。因此不管是明星和素人之間的合唱或PK,多少都能引來大眾的好奇。而用面具作為噱頭,玩的同樣是新鮮感,希望觀眾通過猜想產生參與感。但是,不管怎麼玩花樣、拼概念,音樂綜藝的核心推動力,始終還是音樂本身。歌手唱得好不好、能不能有真正唱到觀眾心坎裡、讓他們願意一聽再聽的歌曲,才是觀眾判斷音樂類節目“好不好看”的標准。

  對歌手來說,參與不同節目是他們的選擇,但在不同節目之間怎麼體現自己身上的多面性,以免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如果在唱的過程一再重復自己,自然很難讓觀眾保持持久的熱情。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