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會議新聞的網媒呈現模式研究

——以人民網2016年兩會報道為例

張  瑞
2016年12月06日13:5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人民網是《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發布平台。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入推進,網絡媒體在新聞的呈現樣式方面有了越來越多的變化,有關會議新聞的報道也日臻新穎和趨於成熟。本文擬從人民網有關2016年兩會的新聞專題報道切入,通過分析其欄目設置、內容范圍、語言風格、界面形象等,辨証探究該網媒的會議新聞呈現模式,進而為會議新聞的網絡報道提供可資借鑒之處。

關鍵詞:人民網﹔兩會﹔會議新聞﹔網絡媒體﹔

隨著技術手段的改進與採編思維的革新,成熟的網絡媒體開始在各領域的新聞報道中出彩出奇。作為政府決策與人民意見集散地的會議新聞,也得利於此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與改進。

會議新聞,簡單地講,就是報道會議的新聞。它擔負著傳達黨和政府聲音的職能,能夠為媒體提供豐富的新聞線索和消息來源,因而是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領域。然而,會議新聞往往會受限於會議本身的特點如公文通報、議程固定等因素,而走向語言僵硬、形式刻板、語氣強勢等不招受眾喜愛的境地。這是無論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手機媒體都要正視與克服的問題。

筆者認為,人民網進行的2016年全國兩會報道是會議新聞報道的成功范例。對其報道特色進行研究,可以推進網絡媒體有關會議新聞的報道改革工作,為其更好地履行新聞媒體提供信息的職能提供借鑒。

一、會議新聞在網絡媒體上的呈現現狀

在以政治宣傳和輿論引導為傳播使命的中國傳統媒介組織中,時政新聞尤其是會議新聞的地位是根基中的根基[1]。網絡媒體的興起,不僅改變了新聞傳播的速度,還在改變著新聞表達的方式。

1.筆者認為,會議新聞在網絡媒體上的呈現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純文字表達,以超鏈接來拓展縱深度。文字類稿件是會議新聞嚴謹嚴肅特性的集中體現。網絡媒體上的此類新聞篇章與報紙會議新聞的表達一樣,但較之后者而言,多了隨處可添加的超鏈接閱讀體驗。這種做法的有利之處在於拓展了單篇會議新聞稿件的幅射范圍,受眾隻需用鼠標輕擊附有超鏈接的地方,即可閱讀到同類或與此相關的其他內容,閱讀維度和深度皆可得到擴展。

(2)音視頻表達,以同期聲來再現現場感。音視頻稿件可以以生動形象的表達手段再現會議新聞的現場感,因此,在網絡媒體上也得到頗多運用。音視頻類的會議作品多由網站自己的編輯人員攝錄、剪輯而成,但也存在網站將賦予其轉載權的電視台、電台的會議新聞音視頻作品放置於固定板塊以構成其網站自有內容的情況。

(3)專題化表達,以集納式來組合媒體觀。專題形式呈現的會議新聞多是以重大事件的發布或重大會議的召開為契機的。網絡媒體將會議新聞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全方位、追蹤式的報道,可以形成具有強力沖擊波的輿論態勢,以此來營造出最有利於該會議內容的傳播環境,同時,也彰顯出一家網絡媒體的綜合實力和新聞創新成果,集納式地組合、顯現其媒體觀念和媒介定位。

2.然而,網絡媒體在進行會議新聞的傳播時也呈現出以下缺陷。

(1)原創稿件少,公文式表達多,體現不了網媒記者的深度。會議新聞是群眾了解黨和政府政策變動的信息通道,也是體現群眾民主參政議政的發表意見的平台[2]。然而,一些網絡媒體的記者在進行會議新聞的報道時,會因不曾採訪、未曾到場、懶於創作或惰於創新而出現一字不落使用相關部門發布通稿的情況,致使以公文口氣表達的新聞稿件充盈於版面之上。原創稿件少的另一個表現是網媒記者編輯止於對會議本身的報道而缺少深度挖掘,例如缺乏對會議本身或涉及內容的評論稿件,例如不能追蹤會議涉及的其他有價值信息、線索等。

(2)專題表達缺乏多維觀察,伴有拼湊感與窺伺感。一個好的專題往往包含不同的語言表達元素,文字、聲音、視頻、漫畫、圖表等都是其有效生動性的組成手段。網絡上的會議新聞專題存在一種為集納而堆砌的現象,這致使專題本身的冗余信息多於有效信息本身,拼湊感明顯。另外,圖片記者編輯為追求細節而進行的人物形象特寫,一方面可以豐富會議新聞專題的人文情懷,但另一方面也會給受眾以本末倒置的印象,因為會議新聞的中心在會議,而非參會人物的著裝、表情、交談等。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