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環境下突發自然災難報道中的煽情傳播現象研究
——以2016年南方洪災事件報道為例
摘要:以2016年7月初發生的南方洪災事件為例,探討突發自然災難新聞報道中的煽情傳播現象,以及由此引發的網絡輿論危機。新媒介環境下,新聞報道中的煽情傳播現象,從短暫滿足受眾情感需求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由於偏離了媒體應該持有的中立態度,會逐漸降低了信息透明度,削弱受眾信任程度,引發次生輿論危機。
關鍵詞:新媒介﹔煽情新聞﹔自然災難報道﹔南方洪災﹔輿論危機
2016年6月底至7月初我國南方強降水帶來持續汛情。連日遭暴雨襲擊的武漢成為媒體災情報道的輿論爆點,截至7月2日17時,導致市區35萬人受災。百度新聞搜索“南方洪災”,會看到各大媒體每天第一時間報道災情最新情況,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台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因訊息傳播迅速,成為輿論發酵的主要信息源。
一、概念界定
(一)煽情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將“煽情”解釋為“煽動人的感情或情緒”。煽情手法經常在各新聞媒體中運用,即通過刺激讀者的感官、營造特定氛圍,以期吸引注意、增加點擊率或博取同情。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中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職業道德》,其中第四部分“導向”的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重大事件、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的報道,應注意把握分寸、時機、力度,釋疑解惑,積極引導。不通過炒作和蓄意制造輿論‘熱點’,誤導受眾。”①
(二)煽情新聞
煽情新聞最早出現於19世紀30年代的美國廉價報刊時期。隨著新聞媒介變遷和傳播技術的革新,我國媒體在對一些事件的報道中開始從標題、內容、表達方式(語言夸張,具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圖像具有視覺沖擊力)上運用煽情傳播。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媒介社會學學者之一舒德森曾指出,以煽情手段吸引普通民眾閱讀新聞,有助於民眾通過閱讀了解社會,進而融人社會,參與政治民主。②
(三)突發自然災難報道
中國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家,災難新聞自然成了受眾的寵兒。突發自然災難新聞報道是對新近發生的具有一定新聞價值的人類無法抗拒的力量或因素而導致的來自自然界的災害事件(如地震、海嘯、台風、洪水、旱災、泥石流和火山爆發等)的採訪報道。災難報道具備了所有的新聞價值要素,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很容易激起受眾的新聞欲望。
突發自然災難報道題材非常廣泛,既包括災難發生、發展的進程的報道和人類救災、抗災的內容,也包括報道災難原因和問責,以及災后重建工作的后續追蹤報道。
二、分析
(一)煽情新聞存在的合理性
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煽情新聞也一樣,它的存在和發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
1.符合西方新聞價值理論對煽情的認識
早期西方新聞價值理論,指出新聞價值的五個要素是及時性、接近性、顯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③其中人情味肯定了新聞價值要素與讀者興趣之間存在一致性。這種理論的提出,指出了新聞煽情的存在依據,人情味所具有的可讀性和故事性是新聞價值大小判斷的一個重要方面,而煽情新聞所具有的故事性正是它吸引讀者的地方。
2.從受眾角度而言,實現了受眾的情感宣泄和滿足
使用與滿足理論研究發現,對於受眾,他們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煽情化的報道方式使觀眾被其中的故事情節和情感所吸引,滿足和補償了受眾的心理需求,在故事中受到教益,在情感中得到洗練。
(二)煽情新聞傳播效果的局限
西方新聞傳播研究者Maria Elizabeth Grabe等借用“煽情”這樣一個名詞來批判電視新聞以視覺文本刺激感官來強化傳播效果,也有研究者指出現代電視敘事對視聽感官刺激的高度依賴導致了信息內容淺薄化、降低受眾對媒介判斷力、信任度等傳播效果局限問題。④
例如,7月3日《合肥晚報》的官方微信刊發了《你的腳,刺痛我們柔軟的心!暴雨中,他們朝著最危險的地方前進!致敬最可愛的人!》,報道了一支奔赴安慶市平山鎮抗洪的戰士,配圖是一名叫焦磊的戰士一雙被洪水連續浸泡19小時,已經失去肉色和知覺的大腳。隨后7月6號《人民日報》微信客戶端轉發並配文《大腳和睡姿刷屏!許多人一邊轉發一邊落淚……》,呼吁一起向他們致敬。僅僅兩天,這條微博已經被轉發了6000余次,收獲點贊5890次,觸動了很多人柔軟的內心。7月8日《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發了一篇報道《與洪水赤赤搏的他們,脫下軍裝,也只是十七歲的孩子》,煽情地寫到:“這些日夜奮戰在抗洪一線的抗洪戰士,用身體鑄成了人牆保衛你我家園,但脫下軍裝,他們也還只是十七八歲的孩子”,並同時在文中配了幾張視覺沖擊力很強的年輕戰士圖片。隨著南方汛情的有效控制,7月16日的宣城新聞網持續關注災后情況,並在網站發布報道《安徽抗洪部隊撤離 郎溪再現“十送紅軍”場景》,報道了7月16日上午,宣城市郎溪縣,在抗洪最前沿奮戰了近一個月的第十二集團軍某旅的500名官兵勝利返程時,郎溪縣各行各業的群眾趕到街頭歡送人民子弟兵的情景。隨后,人民網、新民網、大河網等多家網站及眾多微博、微信公眾號開始紛紛轉載和轉發這篇報道,標題變成更加煽情化的“兵哥哥,我會想你的!抗洪部隊撤離再現‘十送紅軍’場景”,配圖轉載原報道中的圖片,有穿著色彩鮮亮、統一服裝的大媽們的秧歌隊,她們翹首以盼部隊開拔的英姿﹔有小朋友們揮動國旗歡送部隊返程,戰士們揮手感謝﹔郎溪的女孩子打出了“兵哥哥,我會想你的”標語,再現了當年“十送紅軍”的場景。洪水險情暫時得到控制,戰士們勇挑重擔、不畏艱難抗洪救災的精神理應得到歌頌,但災難發生的同時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撫慰、安頓受災群眾,做好突發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或許才是重點。
這些煽情報道通過微信、微博平台廣泛傳播,甚至出現很多“武漢不哭”“眾志成城”“武漢挺住”等煽情式傳播口號,一定程度上彰顯了生命的價值和人性的力量。但是當不斷刷屏時,其煽情內容總有些消費災難的嫌疑,缺少客觀理性的態度。
(三)自然災難煽情化報道不能忽視網絡公共輿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網民群體龐大,怎樣才能更有效地為災難新聞報道設置議程,引導大眾朝著有利於社會穩定和抗災、救災方向發展,為抗災、救災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是媒介值得深思的問題。
(四)過度的煽情化報道存在的問題
1.過度煽情式的報道使災難事件轉變為“災難美學”。在今年7月這次南方洪災事件中部分媒體過度專注於悲情渲染,刻意營造艱苦環境下英雄主義的精神力量,同時“祈禱式”煽情傳播現象無處不在,擠壓了真實災情信息的生存空間和傳播通道,新聞價值降低,一定程度上會干擾有效信息的獲取。
2.受制於信源、採訪技巧及追求時效性等因素導致災難報道存在新聞失實或信息失真現象。例如,7月6日開始,一張解放軍戰士身穿泥衣在救災現場一邊喝礦泉水一邊吃饅頭的照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火了,轉載中很多網友以為這就是救災戰士日常的伙食,隨后質疑和不滿引起了不小的輿論風波。媒體甚至沒有進行實地調查,就想當然地對軍隊的后勤保障工作橫加批判,不斷制造著輿論爭議爆點。經過証實當時災情緊急,為了把有限的時間和人力投入救災中才吃的饅頭。反思對此事件的誤解,需要尊重事實,理性判斷,不要刻意渲染艱苦和悲情,進行煽情式表態,而要盡可能呈現新聞事實的全貌。
3.過度煽情化報道無關議題,會沖淡與災情直接相關的議題。災難發生后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許多媒體便會熱衷於報道明星或者企業的捐款行為,贏得公眾一致好評和感動,激發網民對捐款排名的關注熱情,這樣可能會增加新聞的娛樂性,使新聞信息低俗化,同時沖淡像災區缺少哪些物資、救災物資真正流向何處等核心問題的關注。
(五)突發自然災難報道中規避煽情化的主要對策
1.提高媒介從業者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新聞報道理念
面對突發自然災難事件,新聞媒體頻頻運用煽情主義的新聞報道方式,與媒介從業者自身修養有密切關系。不少記者編輯面對現實的生存壓力,往往心浮氣躁,個人修養和專業素質不容樂觀。這就嚴重影響了在災難新聞的採訪、報道中,缺乏客觀理性的立場,而是以展示悲情、渲染煽情的情緒來進行報道。因此,要在災難報道中從根本上減少煽情傳播現象發生,規避煽情化,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加強新聞記者職業培訓,注重培訓質量,使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新聞報道理念,不斷提高記者的專業修養。
2.建立與災難報道傳播相關的新聞規范
在建立有效的新聞規范方面,完全可以借鑒西方的媒介管理機制,比如制訂法律、成立行業協會、建立評議會和自律制度等。但是在我國,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新聞法》,這就使得災難報道傳播方面缺乏權威的規范、法律約束,如果出現過度煽情化報道行為,就無法得到應有的懲罰。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建立與災難報道傳播相關的具體、明確、可操作性的新聞規范,還需要建立由大眾和其他權力機關參與進來的監督機制。通過媒介自律與外界他律的結合,形成理性的災難新聞報道氛圍,規避過度煽情式報道,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傳播客觀、公正的新聞事實全貌。
3.受眾要自覺提升媒介素養,提出批判意見
受眾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自覺提升媒介素養。擁有正確理解媒介、辨別分析媒介信息,有選擇地接觸媒介訊息,運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對各類信息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批評性意見。
三、結語
在新媒介環境下,面對突發自然災難事件,適度的煽情新聞報道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新聞工作者也不能忽視其負面效應,以及過度煽情傳播帶來的網絡輿論危機。作為新聞“把關人”的媒介從業者要結合當前新媒體環境的特點,把握災難報道的力度。同時遵守新聞倫理道德規范,提升自身素質,以合理的素材取舍、合適的報道距離,適度煽情,發揮輿論引導功能,培植促進公民自律的強大社會力量。受眾自身也要積極地尋求、選擇有價值的信息,加強自身媒介信息素養教育,抵制過度煽情化的新聞,以正面的傳播角色為構建和諧、理性、健康的網絡輿論環境貢獻綿薄之力。
注釋:
①黃藝豐.煽情式表態在網絡輿論危機中的局限性——以天津濱海“8•12”爆炸事故為例[J].南方電視學刊,2016(02):61-65.
②Schudson M.Trust and Participation in a Transformed News Landscape. Rethinking Journalism.[J].2013:191-199.
③徐強.新聞煽情——新聞報道的第二種表達[J].新聞知識,2009(06):47-48.
④Maria Elizabeth Grabe,Shuhua Zhou,Annie Lang,Paul David Bolls.Packaging Television News:The effects of tabloid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valuative respons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J],2000,44(4):581-598.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