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視角下新媒體時代新聞業務的轉變
摘 要:基於“互聯網+”政策的推廣和發達的數字技術,隨著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客戶端的普及,傳統的新聞業務流程在新媒體時代被重新整合、構建。從傳播過程的“5W”來看,新聞業務發生了一系列的轉變:傳受雙方的界限變得模糊﹔信息的重復率增高﹔新老媒體沖破介質壁壘實現了深度融合﹔信息的發布有了更多有效反饋從而達到了更好的傳播效果。本文就從“5W”視角入手,分析新媒體時代新聞業務發生的具體變化。
關鍵詞:“5W”﹔新媒體時代﹔新聞業務
新聞業務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概念,不僅包括採、寫、編、評,也是對各種業務知識和新聞工作技能技巧的研究。在新媒體和大數據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傳媒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入,數字化技術的日益完善和網絡傳播的大力推動,媒體的傳播觀念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進一步影響了新聞業務的全過程。筆者從一個基本的傳播過程入手,即基於“5W”視角,觀察新聞業務在傳者、受眾、訊息、媒介和效果這五個方面發生的變化。其中因為傳播者和受眾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角色,在一般的傳播過程中,這兩者能夠發生角色的轉換,所以本文會把傳者和受眾作為整體,分為四部分來分析新聞業務發生的具體轉變。
一、傳播者和受眾
1.傳播者由職業新聞工作者獨家壟斷轉變為出現了獨立於媒介組織的自發傳播者(“公民記者”出現)
過去新聞傳播的主體是經過專業學習和訓練的職業新聞工作者,可以說新聞的採集和發布由職業新聞工作者獨家壟斷。現在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社會公眾可以隨時參與到新聞傳播活動中來,參與整個傳播過程,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便捷的手機載體,通過博客、微博、微信等,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任一事件發表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復雜的環境中,人們本身對信息的渴望非常強烈,渴望接觸到更多的信息或者是自己發出更多的信息,因此獨立於媒介組織的自發的新聞傳播者出現,職業新聞工作者不再是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唯一主體。“公民記者”現象越來越普遍,人人擁有話語權,人人擁有麥克風,可以隨時“發聲”。
“公民記者”表現出了明顯的兩大特征——數量大、速度快。現在的手機屏幕越來越大,手機應用也越來越豐富,手機成了網民的主要上網終端。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8月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達到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其中手機網民有6.56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佔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1]。而微博、微信作為“公民記者”的主要活動場地,用戶數量非常龐大,他們紛紛加入到了新聞傳播的行列中來。
不僅如此,在很多突發性事件中,最先“發聲”的不是職業記者們,而是普通民眾。例如天津爆炸事件,第一時間發出信息的是一位名叫“小寶最愛旻旻”的微博網友,隨后各大媒體才發出報道。手機像素越來越高,數碼相機攜帶也越來越方便,抓拍新聞圖片、錄制視頻變得非常簡單,每一位公眾都可以把身邊的新聞即時展現在全球受眾面前。
2.傳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
在新媒體時代,雖然職業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傳播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但技術賦權讓社會大眾從重視知情權到自覺接近與使用媒體權,他們發布信息和表達觀點的權利得到職業新聞工作者的充分尊重,他們不僅向媒體提供新聞事實或線索,還會質疑或補充專業記者們的報道,其觀點與意見構成了新聞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2],在新聞傳播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一些專業性的工作轉移到了新媒體的用戶身上,因為掌握了“自媒體”的用戶有時就是信息的來源,他們可以越過記者和大眾媒體直接發消息[3],為揭示真相提供事實依據,甚至對新聞事件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在這個搶奪信息的時代,不少媒體將注意力轉向社會大眾,挖掘他們的信息採集潛力。此外,媒體還通過受眾的反饋,建立激勵機制,鼓勵他們為媒體提供更多優質的信息來源。因此傳播者也是受眾,受眾也是傳播者,傳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了。
二、傳播內容:信息重復率高,背景性、相關性信息逐漸增多
這一點尤其表現在社交媒體上。由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不受版面和時間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時間發布任何數量的信息,而且網絡上的信息一直處於不間斷更新的狀態下,如果一家媒體發布了一條消息,可能瞬間就會被巨大的信息流淹沒,實際接觸到的受眾非常有限。所以媒體不可能一條新聞隻發一次,而是會把相似的內容重復發很多遍,隔一段時間更新一次,可能每次只是換了個標題或者是改變了一下語序,這樣才能保証有效受眾的數量。但每天可報道的新聞是有限的,很多新聞一家媒體報道后,其他媒體會在此基礎上修改再報道,或者直接轉載報道,所以現在很多媒體的報道內容大同小異,甚至完全一樣,這樣一來,重復的信息就更多了。
除了事件本身的報道,人們在刷微博的時候,會發現很多背景性信息和相關性信息的報道。背景性信息是與新聞事件相關的歷史和環境信息,是對新聞事實和主題內容的補充、反襯或烘托[4]。報道事件的背景性信息可以使新聞傳播更立體化,增強現實感、歷史感和個性化色彩。相關性信息是與報道客體之間有相互聯系的其他客體的信息。相關性信息可以解釋和印証新聞事實,可以進一步充實和豐富新聞報道。背景性信息和相關性信息的報道逐漸增多,最大限度地整合了龐雜的信息,實現了整體效果大於部分之和的系統效應,使新聞事件得到了更全面的報道,讓讀者不僅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還引導他們關注新聞事件和新聞現象背后的東西,滿足了讀者對新聞信息的深度解讀。
三、傳播渠道:由單一媒介新聞採編的孤立狀態轉變為多媒介融合實現聯合運作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使新聞傳播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特征。由於報紙受到固定的發刊時間和版面的限制、電視受到既定播出時間的限制,它們並不能第一時間報道一些突發性或者是時效性很強的新聞,而新媒體的優勢就顯得十分明顯,可以及時在網上發布信息,傳遞第一手資料。因此傳統媒體為了升級改造,也為了更長遠的發展,他們和新媒體互相配合,聯合運作,沖破傳統的介質壁壘,改變單一媒體新聞採編的孤立狀態,在數字技術和不同媒介形態基礎上對新聞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這樣既可以集中力量採集新聞素材,又可以根據不同受眾的特點進行一體化的設計,制成不同媒介形態的新聞產品,通過不同的傳播渠道傳遞給受眾[5]。
很多報紙開設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對於同一事件,同一媒體在不同渠道上面報道的內容並不相同。例如《人民日報》對於習主席訪美的報道,報紙上刊登的是程式化的嚴肅內容的報道,因為版面有限,所以報道了最重要的內容,而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幾乎是採用直播的形式,發布了大量信息,詳細地報道了習主席訪美的全過程,還包括很多背景性信息和相關性信息的報道。
根據不同媒介信息產品“異質化”的特點,對信息資源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整合開發,深度利用信息資源的多重價值,可以提升新聞產品的品質和價值。為了實現資源整合,不同媒介相互配合,對生產流程進行重組和控制,通過介質延伸實現內容增值,將同一新聞內容生產出多種媒介產品,並以不同的形式有梯度、有層次地傳播出去。既使資源得到了充分共享,又實現了差異性內容產品間的優勢互補,形成了強大的媒體聯動態勢,更加全面地展現了新聞內容,提高了信息的整體傳播效果。
四、傳播效果:信息的發布和受眾的反饋幾乎同步發生,有效反饋越來越多
新媒體時代,受眾的主動權越來越大,信息的發布和受眾的反饋幾乎同時發生,瀏覽量、轉發量、評論數都可以作為受眾反饋的標准來衡量傳播效果。根據受眾的反饋,職業新聞人與普通受眾之間進行互動,通過反饋和互動雙方都可以得出進一步的信息。對於一些事件發展動態的報道,通過受眾的反饋,媒體人一方面可以及時收集受眾的意見,推進事件的報道進程,但是另一方面,倘若受眾的意見形成了強大的輿論聲勢,是否會左右媒體的報道方向,影響新聞報道的真實性,也值得媒體人深思。
傳統的大眾傳播得到的多是無效反饋,因為即使受眾想對報紙和電視傳播的新聞發表看法,但是反聵的方式大多需要實名或是留下聯系方式,特別是一些需要証實或者是敏感性的話題,就會讓很多受眾放棄表達自己的想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借助社交媒體平台將內容進行推送傳播,進一步提高了受眾的有效到達率。隻要注冊個賬號,通過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匿名評價很多網站上發布的新聞,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一來,受眾採取一些便利自己的方式讓傳播者知道了自己的態度和目的,就構成了有效反饋,有並且有效反饋越來越多,不管這些“聲音”是好是壞,對構建良好的媒介環境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一個既要使用新聞傳播,又要用人際傳播的時代。”[6]新聞已經從單向的傳播變成了一種雙向的交流,與受眾之間的互動,讓新聞傳播的過程變得更加完整。新媒體帶來了媒介的融合和傳受雙方的互動,能夠充分發揮人際傳播的優勢,消除信息生產與傳播之間的界限,改變了傳統的單向傳播模式,形成了動態的傳播過程,使得整個傳播過程循環銜接,擴大了傳播效果。
從“5w”模式入手分析傳播過程有助於人們全面深刻地理解傳播活動。基於基本的傳播過程五要素去看新聞業務在新媒體時代發生的轉變,對新聞工作者理清新聞業務轉變的本質、更好的從事新聞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6-08-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2] 劉寒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業務形態的整合與發展[J].內蒙古大學學報,2008 (4).
[3] 蔡雯.走向專業化與開放性相融合的新聞傳播一一試論社會化媒體影響下的新聞業務改革[J].國際新聞界,2012(9).
[4] 庄惠民.解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業務形態的整合與發展[J].新聞傳播,2013(11).
[5] 張麗萍.新媒體時代新聞業務形態的變革[J].新聞實踐,2008(1).
[6] 洪佳士.美國報業文化的媒介融合報道現象[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6).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