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2期

自媒體格局下的新聞輿論引導與對策確定

王涌米
2016年12月21日11:09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做好傳媒層面的新聞輿論引導是當前自媒體時代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從新聞輿論的引導主體、引導法規、引導程度、引導方式以及引導工作人員的素質等方面,就自媒體格局下的新聞輿論引導問題進行了闡述,基於這些引導現狀,確定了在自媒體傳播現狀下要進行輿論引導的幾種對策,包括加強引導機制建設、完善引導法規、提升引導技術、重視輿論引導人才的培養等。

關鍵詞:自媒體﹔新聞輿論引導﹔對策

當前,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結合著新的時代特征與社會現實,提出要在社會新聞輿論的傳播中,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遵循基本的操作規律,講求全面的引導方法,做好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良性運行中的作用這篇文章。這其中,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做好當前自媒體這一新媒介傳播格局下的新聞輿論引導。

一、自媒體格局下新聞輿論引導的現實難題

在社會發展中,所發生的很多事件都關系到一些人的利益。當發生特定的新聞事件,人們的利益訴求不被重視或無法滿足時,就會激發他們不滿現實的某種虛假性、攻擊性、批判性、謾罵性表達。在自媒體這一多態型傳播媒介和傳播途徑不斷涌現的格局下,就使具有社會修正作用的新聞輿論引導存在著一些難題,主要表現五方面。

1.引導主體不明確,事實扭曲現象頻發

自媒體時代傳播的一個事實在於,媒體輿論的話題和內容常由自媒體使用者發起。因為和大眾傳媒相比,自媒體的興起使自我訴求的表達得以便利與可能。畢竟,自媒體式的表達相對來講比較容易,表達成本低。於是,在支撐其運行的網絡技術基礎上,自媒體就成為人們對某個事件表達看法和交流意見的重要平台。然而,在這方面,由於參與輿論的表達主體缺乏良好的媒介素養,無法就某個新聞事件的真實性進行正確的甄別,甚至缺失真實性鑒別的警惕,然后利用自媒體這一信息傳播渠道,使各種來源的信息在未經真偽判斷的情況下,甚至經大眾媒體快速地廣泛傳播,其危害性顯而易見。那麼誰來對信息的這種“自媒體+大眾傳媒”傳播形式進行引導呢?就目前來看,輿論引導機構之間職權交叉,權限不明,分工不細,現實操作中常常會出現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合力缺乏等情況[1]。有關部門在不明確其引導主體的情況下,未對輿論事實給予全面了解和整體評估而武斷地依照板塊權限進行封殺、限制,必然會導致新聞輿論引導工作效率低下甚至無效,最終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2.引導法規不健全,法律基礎保障薄弱

基於互聯網發展的自媒體格局是快速形成的,這導致了相關立法建設的滯后。既有的相關法律法規隻進行宏觀的指導,而缺乏具體的引導操作。同時,明顯的實踐決定與實踐依賴,使法律修訂的進展緩慢,對受眾尤其是自媒體使用者的有效約束明顯不足,其中有關言論自由的限度、公民隱私權、名譽權等,更需法律予以明確規定。新聞輿論引導的法制環境不夠好,針對自媒體傳播和輿論引導的立法滯后,法規不健全或者法律缺失,讓民眾在輿論中的自我約束以及保護意識淡薄,使一些不良行為或非法行為有機可乘,混淆視聽,傳播一些虛假的輿論信息[2]。缺乏專門的執法依據,也使相關部門的輿論引導不足。輿論引導不好做,難於做,易於發生一些侵害社會以及公民個體利益的現象。

3.部門引導不到位,問題處理方式偏頗

相關部門對自媒體新聞輿論的引導重視不夠,這主要體現在一些政府行政機構和網絡營運商對待輿論事件的處理態度以及處理方式上。搞所謂的“鴕鳥政策”,隱瞞或杜絕信息傳播,忽視輿論引導的一些必要環節和手法技巧。雖然受目前弊革風清運動的影響,有些相關部門開始注意到自媒體格局下的新聞輿論及其影響,但僥幸心理依然存在,危機意識有些缺乏,從而在輿論出現時,尚不能進行正確的應對與處理。與自媒體相關的一些網絡企業和社會團體,並沒有給自己在新聞輿論引導中的地位以清楚的確定,因而在自媒體輿論有所偏向時未能做出相應的措施來引導輿論,致使一些新聞輿論傳播范圍擴大。客觀地講,對自媒體輿論的引導必須依賴於有效把握網絡輿論的特點及規律。但有關組織和機構常常忽略了這一點。一個現實的問題在於,相關的職能部門或企業常常注重“管”,而忽視“導”。比如,過於強調對新聞輿論的管制或遏制,對網絡自媒體傳播究竟如何才能健康發展這方面並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盡管有些職能機構能給出現的新聞輿情重點關注和應變解決,但隻就事論事,傾向於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而就自媒體新聞輿情的相關預見與預防幾乎沒有什麼作為,缺乏預判,致使一些本可提前預防或控制的輿情發展擴大,難以控制[3]。

4.引導方式不新穎,引導創新理念缺乏

自媒體運行的技術支撐是互聯網技術。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當前的輿論引導方式與手段要跟得上,這樣才能有效地引導網絡輿情。然而,當前的新聞輿論引導方式實際上依然按照過去在傳統大眾媒體管理上的老方法,忽視或無視網絡自媒體的特性。相關部門按地域與部門分工對媒體進行分割管理和規范,這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自媒體傳播形式的出現以來,具有自由分散、多員共存、內容復雜等特點的新聞輿論來說,效果並不明顯。新聞輿論的表現形式、發展與演變,已呈現出難以管理、控制和引導的局面,這需要引導方式和引導觀念的創新、變革。

5.引導素質參差不齊,復合型人才缺失

在當前的技術主導時代,人才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好以網絡技術這一高技術為基礎的自媒體傳播背景下的輿論引導工作,建設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隊伍是關鍵。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是不充分的,尤其是那些既懂網絡高技術、又熟悉媒介傳播特點與規律的復合型專門人才比較缺乏。人才的匱乏,使網絡輿論管理與引導工作不能及時、有效地發現問題,從而對不良信息與輿論傳播的引導常常會有所滯后,影響引導質量。

二、網絡新聞輿論引導對策的確定

不良好的網絡新聞輿論及其傳播會威脅到社會的安定。因此,需要給予這以正確的引導。有必要研究網絡新聞輿論引導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熟悉問題的內容,分析問題的本質,針對問題來確定有效的引導對策。

1.加強機制建設,合理引導輿情的發展

自媒體新聞輿論引導方面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健全和完善輿論引導機制,確保引導的規范化、程序化方向。設置專門的自媒體新聞輿論引導機構,明確其權責,完善引導體系﹔建立自媒體新聞輿論引導的回應機制和制度,及時回應輿論質疑,以正視聽﹔變革引導理念,破除以“管”為主模式,重視疏導、引導,通過規化、設置甚至於對話,應對敏感自媒體輿論話題。重視輿論發展規律的探討,使輿情引導機制有切實可行的操作性﹔針對自媒體格局下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輿論話題,要盡可能利用泛媒體平台,做好大眾媒體和自媒體的平台契合,形成良好的引導空間,盡可能地消除信息誤區。

2.完善法律法規,確保依法引導的方向

除了一些有形、有效、具體的操作環節和機制外,還要有能保証和辯護這些機制有效貫徹的法律法規,使對自媒體新聞輿論的引導有法可依,依法引導[4]。因此,做好引導工作,一個必要的方面就是建設和完善相關法規。比如,確立實名制或網絡后台的實名制,削減網絡輿論與信息傳播主體的虛擬性。依法明確網站、自媒體的責任義務,依法嚴懲和堅決打擊網絡侵權行為,定期評估網絡營運商的傳播行為和傳播質量。依法確定並嚴厲查處、打擊網絡輿論中侵害國家、集體以及他人利益和權利的行為。在法治的平台上,整合部門協作,規范對不良自媒體輿論行為的查懲流程。

3.重視德法教育,實現主體的自我約束

做好自媒體輿論引導工作,就要做好人的工作。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好自媒體新聞輿論主體的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其責任意識和自控能力,做到不隨意、不亂為。起碼要讓網絡輿論主體意識到在參與一項輿論活動時,是否熟知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是否會惡化一些人的狀況,這樣的輿論是否文明、健康、良好,是否符合社會正義,符合人的正常發展要求。隻有在這樣的氛圍下,才能促進和形成有序合理的網絡輿論環境,更有效地做好網絡輿論引導。再有就是要加強對網絡從業人員的法規教育,引導他們遵守行業公約,形成自我約束意識,杜絕非法運營,抵制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4.提升引導技術,確保引導的技術方向

網絡信息技術的更新給自媒體輿論引導帶來了一些新的考驗。目前,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相比,網絡的監控技術發展是滯后的。這樣一來,要實現對自媒體輿論傳播的良好引導,就要打好引導的技術這張牌,確保依靠網絡技術的更新來開展引導。在這方面,需要盡快開展互聯網管理領域的相關網絡技術研發與引進,重視網絡安全技術項目的開發,在技術上實現對不良信息和言論的篩選與遏制。可以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網絡輿論引導技術,建立前期採集分析系統,針對一些易於成為網絡新聞輿論的信息進行採集、分析,並對網絡輿論后期進行引導、甚至於對某些特別不靠譜的信息給予過濾、屏蔽,淨化網絡輿論,保証網絡輿論的健康發展。

5.重視人才建設,強化引導的執行能力

要實現對自媒體輿論引導的有序開展,一個非常有效的方面就是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培養網絡技術和新聞傳播技術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增強自媒體網絡輿論的引導主體力量。尤其要加強完善尖端技術領域的人才隊伍,發揮其在網絡管理、安全防護方面的作用﹔其次要加強網絡宣傳隊伍建設,對熱度關注的一些公共問題進行及時分析、評論,通過提出正面的言論與表達,引導大眾明辨是非,確保輿論的合理走向[5]。

三、結 語

總之,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與革新,自媒體網絡新聞輿論自由化程度越來越高,這為輿論引導帶來新的挑戰和困難。並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網絡新聞輿論的有效引導成為一項繁瑣、長期而又艱難的任務。就自媒體網絡輿論引導中的問題而言,目前應綜合利用各種有效手段,盡可能發揮它們的獨特之處,使之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取長補短,最大程度上引導網絡輿論走向理性、和諧,促進輿論環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力丹.輿論導向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2] 韓運榮,喻國明.輿論學原理、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

[3] 孫隨根.網絡輿論引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傳承,2011(11).

[4] 劉青.試論網絡輿論引導的法律保障機制[J].行政與法,2012(4).

[5] 侯東陽.輿論傳播學教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