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媒體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議題報道分析
——以《陝西日報》為例
摘 要:《陝西日報》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議題的報道既是公眾獲取有關這一議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對外展示陝西新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三年來《陝西日報》對這一議題的報道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內容分析法,運用相關理論深入分析其報道特色,梳理其目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希望對提升這一議題的報道質量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陝西日報》﹔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路徑
一、研究背景
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強調要加強民心相通,指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媒體作為信息溝通和文化交流的使者,有責任為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強大輿論支持。
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伊始,作為陝西省委黨報的《陝西日報》,著眼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大局,及時跟進陝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部署和工作實際,圍繞交通物流、產業合作、文化旅游、科技創新和金融合作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報道,為陝西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1]。
本文選擇《陝西日報》作為樣本,對三年來有關“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運用相關理論分析其報道特色,並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提升這一議題的報道質量。
二、研究方法
通過《陝西日報》信息庫,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關鍵詞,限定在2013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得到相關報道113篇,通過內容分析法,對樣本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全面把握《陝西日報》有關這一議題的報道特點。
根據研究目的,本文對每個文本按照報道數量、報道體裁、報道領域、報道立場等方面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研究發現和分析
通過對樣本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陝西日報》“絲綢之路經濟帶”議題報道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報道數量明顯增加 。報道數量可以反映出媒體對某一議題的重視程度。作為陝西省委機關報肩負著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的重大使命,其報道內容受國家和區域政策影響非常明顯。通過對樣本的分析,我們發現《陝西日報》從2013年9月以后有關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相關報道明顯增多,尤其是2014年有關這一議題的報道數量達到了62篇,佔到了三年報道總量的一半以上。
除了報道總量的顯著增加以外,版面位置也可以反映出媒體的意圖和傾向,能夠登上報紙頭版的往往是當天最重要的新聞。通過統計,我們發現頭版中有關這一議題的數量為10篇,說明媒體對這一議題比較重視。另外,2015年1月15日《陝西日報·新絲路》創刊,每周四出版,以專版形式對絲綢之路經濟帶信息進行集中報道。
2.報道體裁以消息為主。根據新聞報道體裁,我們把樣本按照消息、評論、通訊、專題、深度報道和其他來進行分類。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陝西日報》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報道以消息為主,為87篇,佔到報道總量的近80%。從內容上看主要是一些論壇開幕、會議動態和發展成就等新聞,比如《絲綢之路城市圓桌會議在西安召開》《西安高新區奏響絲綢之路經濟帶最強音》等,這些報道大都篇幅短小、內容簡單,時效性很強。三年中共發表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評論6篇,主要是涉及本省在貫徹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方針中的經驗及發展策略,比如《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正當時》《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陝西文化強省建設的有效對接》等,這些評論大多立意高遠,篇幅較長,是最能體現黨報宣傳作用的部分。除了這兩種體裁以外,通訊、專題、專訪、深度報道及涉及政策解讀的理論文章共有20篇,佔報道總量的17%。可見,目前《陝西日報》有關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體裁較為單一,報道形式豐富性不足。
3.報道題材以政治、經濟為主。《陝西日報》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報道涉及內容相當廣泛,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科技等五大類,但各種報道內容在數量上差距較大。其中,經濟類主題最多為44篇,佔39%。主要包括產業合作、經貿往來、交通物流以及城市建設等方面,比如《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望成為“蘋果經濟”紐帶》《“長安號”: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干線》等﹔政治類主題為36篇,佔總量的32%。這一類報道多以會議動態、政策部署及相關政務活動等信息作為立足點的,比如《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部長會議在西安舉辦》《努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和橋頭堡》等﹔社會類主題19篇,佔17%﹔文化科技類主題14篇,佔12%。由此可見,經濟和政治是《陝西日報》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的核心主題。這不僅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本身的性質相吻合,也和《陝西日報》作為省委機關報這一定位有關。
4.報道立場以本地、正面為主。報道立場反映了媒體看問題的角度和立足點,是報紙傾向性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對樣本的分析,我們發現《陝西日報》對這一議題的報道大多以本地官方立場來進行關照,大量的報道是陝西省委、省政府認為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應該做什麼或者應該怎麼做,而很少從民眾立場上來進行審視,這固然可以增強報道的權威性,但也造成貼近性不足。另外,《陝西日報》有關這一議題的報道是以本地新聞為主,而對區域內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報道則很少涉及。從報道的傾向性來看,我們發現對這一議題的報道絕大多數是正面和中性的,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取得的成績、產生的積極影響等,而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存在的問題涉及較少。
四、《陝西日報》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存在的問題
1.傳播內容信息量小,深度挖掘不足。《陝西日報》三年來有關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達到了113篇,雖然報道總量不小,但是絕大多數報道是關於會議、活動和舉措成就等方面的動態新聞,造成有關這一議題的整體信息量偏小。另外,從報道體裁來看,絕大多數報道是消息,專題和深度報道較少,媒體更多的是提供新聞事實面上的信息,而缺乏細節的展現和深度的挖掘,給人一種淺嘗輒止的感覺,不能滿足人們的深層次信息需求。
2.傳播題材單一,傳播方式嚴肅。從報道題材上來看,政治、經濟等硬新聞居多,而文化、社會等軟新聞較少,整體印象上官方色彩濃厚,宣傳意味濃而貼近性不足。三年中,有關這一議題的政治、經濟新聞佔了報道總數的71%,這固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以政府為主導有關,也和記者的報道思想相關。
從報道方式上看,對一些發展成就的報道存在手法生硬,套路化明顯的現象,不會運用形象化的事實和生動活潑的語言,不注意發掘新鮮的細節,一味的擺成績、講成就[2]。這種單向性的宣傳和灌輸不僅很難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還可能會引起受眾的反感甚至質疑。
3.報道視角狹窄,傳受互動不足。作為地方省級黨報,立足本地來進行信息傳播和輿論引導本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區域性重大戰略的報道,單一的報道視角顯然是不全面的。在對樣本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很少涉及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新聞,沒有把陝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放在整個區域下來進行審視,造成報道視角的狹窄。這既不利於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陝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角色定位,也不利於陝西當地受眾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了解和認識。另外,有關這一議題報道的單向傳播非常明顯,缺乏受眾的反饋和互動,很少從受眾立場來進行報道,更缺乏受眾的直接來稿或反饋,這就造成報道很難貼近受眾,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五、提升絲綢之路經濟帶議題報道質量的路徑
1.增加報道信息量,提升深度報道比重。新聞傳播的一項重要功能是向人們提供信息,因此信息量的大小就成為衡量一篇報道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三年來,《陝西日報》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報道從報道數量上看已經比較充足,但實際提供的信息量還遠沒有滿足受眾的需求。這就需要一方面加強對受眾需求的調查,提高信息傳播的針對性﹔另一方面,加強對新聞信息的深度挖掘,加強重大報道策劃,採用連續報道、系列報道、調查性報道等形式從深度和廣度上對信息進行系統整合和開發。
2.淡化宣傳意味,改進新聞敘述方式。黨報媒體長期以來在新聞報道中存在一定的“重宣傳”的思維定勢,對新聞的報道更多的是從政治角度來進行解讀,因為缺少對受眾興趣、喜好的關注而導致信息交流互動不足,影響信息傳播效果。要避免這一傾向,需要媒體堅持客觀公正的報道立場,淡化記者的主觀傾向,堅持用事實說話的報道原則。另外,在報道手法上,要盡可能地將硬新聞軟化,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敘事手法,比如要用講故事的手法來對一些嚴肅的硬新聞進行軟化,報道中注重新聞的現場感和可視性,注重生動鮮活的細節描寫,增強受眾的感性認識。
3.拓寬報道領域,豐富報道內涵。除了政治、經濟等常規領域的報道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報道,以促進相互了解,實現互利共贏。在加強本地報道的同時,應整合精銳採編力量和融媒體傳播平台,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推出了一系列重頭報道,組織開展了跨境採訪活動,全方位、持續化、多角度地報道沿線國家和城市、企業的新故事、新成就、新夢想[3]。另外,除了正面報道以外,還應該增加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所面臨問題的報道,使人們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形成全面、客觀的認識。
4.加強跨文化傳播能力,提升對外傳播水平。陝西媒體應該加強對外傳播能力建設,通過與沿線國家媒體合作、聯合舉辦相關活動、利用當地華人資源等方式加強傳播平台的打造和搭建,尤其是重視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傳播手段,在充分了解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地緣、民族和文化差異的基礎上,以對象國家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面、客觀地展示陝西形象,提升陝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內的影響力,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 鄧娟.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研究——以陝西日報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5(20):12.
[2] 廖俊玉.提升廣西媒體對東盟信息傳播力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3(7):115.
[3] 張建星.搭建對話平台 營造輿論氛圍[N].人民日報,2014-07-2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