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京華時報浮沉錄

講堂堂主 研究事兒
2017年01月03日10: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2016年12月31日,最后一期紙質版《京華時報》。

“十五年的京華,風雨兼程。個中滋味,難以言說。但是,可以確信的是:曾經的時光彌足珍貴,流過的汗水不曾辜負!”今年的11月13日,京華時報官方微博發出消息,京華時報社主管主辦單位變更為北京日報報業集團,並將於2017年1月1日休刊。這消息突如其來,連跟堂主熟稔的京華一些高層都直呼“意外”,京城媒體圈更是嘩聲一片。“京華”就這麼走了嗎?15載堅守、曾佔北京早報市場70%以上份額的“京華”就這樣退出歷史舞台了嗎?很多人不願相信,很多人不想接受。但這就是事實,這就是媒體生存之道,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各領風騷花難常紅……在這要說再見的時候,我們隻需要回憶,需要忠實地回放和記錄。請您,聽我說。

2016年12月30日,京華時報編輯部之夜。

起跑—— 一炮走紅

2001年5月28日,那是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京城新聞圈“炸了”,一家“新報”——京華時報呱呱墜地了。它雖然新,但是坊間流傳的它的背景卻一點兒也不簡單。它背靠大樹“人民日報”(主管主辦單位,刊名是人民日報老社長邵華澤所題),北大青鳥號稱注入巨資(實際上是雙方共同注資5000萬成立公司負責經營)轟開北京早報市場(結果2000萬就破冰成功)。京華這匹黑馬在一片吶喊聲中起跑,確切地說是起飛,一個月它的銷售量達到30多萬份,這連京華自己人也是萬萬沒想到。

《京華時報》2001年5月28日創刊號。

有人說是資本的力量。2001年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署發文,第一次提出允許社會資金進入報紙的經營領域,人民日報和北大青鳥就抓住時機,玩了個強強聯手,京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一系列熟練的資本運作讓京華時報出生時就含著金湯匙,帶著貴族范兒,用資本之杠杆撬動北京都市報市場之堅冰。

有人說是體制機制的力量。京華時報原來有幾十個事業編制,但人家一個沒用,上上下下都是聘用制的打工仔。沒有傳統的羈絆,運行完全市場化的考核和績效分配機制。15年前一個小記者輕輕鬆鬆收入過萬,別的媒體不眼紅才怪。有個段子流傳許久,京華時報成立之初在另一家報紙發出招聘廣告,但不到兩天那家報紙就單方面撤下了廣告,知情人透露那是因為京華的待遇太好,該報已有多位部門主任遞交辭呈轉投京華。

有人說是新聞追求的力量。京華時報就像一股清風席卷了北京當時較為沉悶的媒體市場。它主打區域新聞加專業新聞,鄙視冗長的無意義敘事,而是直擊新聞內核,輔之犀利的評論,讓很多記者的新聞理想得以實現。堅決的採編分離讓有償新聞得到遏制,各種尋租難覓蹤影,個人、區域、部門的利益不能堂而皇之地凌駕在新聞真相之上。很多初創時期的老京華人告訴堂主,那是做記者的黃金年代。

當年,京華時報創刊被評為中國傳媒界10件大事之一,評論稱“京華時報是中國報業體制機制改革的集大成者”。

轉型——未雨綢繆

2005年,時任京華時報社社長的吳海民,在《中國報業》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媒體變局:誰動了報業的蛋糕——關於報業未來走勢的若干預測》,明確提出了“報業嚴冬論”,稱中國傳統報業的冬天即將到來。他說,未來幾年是報紙與網絡的博弈,報業市場的重新洗牌勢在必然。傳統報紙隻有走“數字化生存”之路,隻有創新才能走出寒冬。11年后,我們再看這篇文章的很多內容,沒有絲毫落伍之感,其中提出的一些問題也正是一些傳統媒體現在正苦苦忍耐的,一些對策也正是我們仍在苦苦尋覓的。京華時報那時正風生水起,但是敏銳的市場嗅覺告訴它不能再躺在發行量上睡覺了,京華需要變革。

京華時報越來越強調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它在“公信力、傳播力、影響力”的品牌定位之下,主打“小報報型,大報風范”,抓頭版新聞、獨家新聞、深度報道、輿論監督,強調圖片的視覺沖擊力,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界各類獎項。同時,2006年京華網誕生,2007年正式上線,“新聞及時報,處處是精華”的理念延伸到了網絡空間,億家網、京華手機報等媒體形式也有足夠的受眾,報刊代理發行、圖書出版發行、商業演出、物流配送等多種業態形式紛紛呈現。在運作機制上,京華時報探索內部管理事業部制,新聞採集更加細分,管理結構更加扁平,生產流程更加優化。

自2005年至2010年,京華時報連續6年被世界品牌實驗室及獨立測評機構評為“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一。

2010年5月26日,《京華時報》創刊十周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巔峰——笑傲群雄

2011年,對於京華時報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它成立10周年,今天來看那個時候達到了事業的頂峰。京華時報市場估值37億,自身實力及媒體傳播力、影響力巨大,單月廣告收入2個億,超過《廣州日報》而居全國各類報紙廣告刊登額之首﹔單月在北京早報市場份額超75%,平均每期有效閱讀率超過20%,讀者規模超過150萬人,超過《新京報》和《北京青年報》讀者數的總和。京華時報新聞網絡轉載率和點擊率穩居全國報刊類第一名。

2011年5月28日,《京華時報》迎來創刊10周年,新的VI(視覺識別系統)標志於當日正式啟用(上方右圖)。

當時的京華人並不滿足於這個成績,他們希望自己不是領跑而是遙遙領先,希望能“一家獨大”,希望能形成京華時報媒體集群。據知情者透露,當年人民日報幾次編委會討論京華時報社整體上市,籌劃成立京華傳媒集團。在東五環外,京華大廈地塊已基本落實,多年擠在左家庄一條胡同裡百靈大廈的“金鳳凰”好像看到了出巢的希望。堂主曾陪一位明星朋友到京華時報做活動,她的車穿過逼仄的胡同轉幾個彎才到京華時報社內,不由發出感慨:這麼有錢的媒體早就應該換個大樓了!那時候,多少京華時報的員工信心滿滿,到大HOUSE辦公、提高薪酬、拿原始股、享受期權好像已經近在咫尺。

危機——寒冬來臨

2011年8月31日,時任京華時報社社長的吳海民在和廣告客戶洽談業務時毫無征兆地突然暈厥,送到醫院后在病床上接到人民日報總社電話,緊急召他回總社,有重要事情傳達。因為他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直到第二天才來到總社,但等待他的是一紙決定:京華時報社由人民日報社劃歸北京市委宣傳部主管主辦。也就在這一刻,吳海民決定告別自己一手創辦的《京華時報》。

2011年9月2日,北京市委宣傳部一位領導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京華時報社領導班子會議和中層干部會議上先后發表講話。他充分肯定了京華時報取得的突出成績和為首都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他說,京華時報劃歸北京市委宣傳部主管主辦后,一定會保持五個“不變”,即辦報理念和改革方向不變、領導班子不變、職工隊伍不變、各種待遇不變、運行的體制機制不變。還要進行五個“加強”,即加強政策扶持、加強資源的整合、加強資金投入、加強人才的培養、加強服務保障。最后,他動情地說:“今天這個發言從昨天夜裡寫到凌晨六點多,我是真心希望一起把京華時報干大、干好、干強,這是肺腑之言,不是官樣文章。”

自此,京華時報完成了它的十年積累和鋪墊,全新融入北京。在隨后的幾年發展中,也曾保持了之前良好的態勢,保証著報紙的品質。但危機終於來了,2012年開始,傳統紙媒尤其是都市報受到了巨大沖擊,這不僅僅是“寒冬”,而是“煉獄”。盡管京華時報在2012年推出“雲報紙”,希望以圖像識別技術,通過移動終端,將紙質載體與互聯網相結合,但為該概念作輔助的“雲拍”概念並未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有人很不客氣地說,不論雲報紙炒作得多麼風生水起,或者其商業模式的亮點多麼目不暇接,歸根結底仍然需要用戶有經常性的使用行為,才能算得上開啟了成功的商業模式。

尾聲——黯然收官

雖然自上個月的13日后,坊間又流傳著多種聲音,京華時報的很多員工也以不同渠道表達了他們的各項訴求。但據堂主了解,11月23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余俊生在新聞大廈主持召開由北京日報社領導、京華時報社領導班子成員和部分員工代表參加的會議,重申了2017年1月1日休刊的決定,但也承諾保留新媒體業務,實現京華時報的變身轉型、提質增效。

已近元旦,京華時報在紙媒坍塌式下滑的大勢下沒能挺住。今天,京華時報將成京華煙雲,“百年京華”隻能是個永遠觸不到的夢。但我們不會忘記這個曾經輝煌過的“先行者”,記住它15年5000多期報紙給北京人帶來的精神大餐,記住那些還在最后一刻為京華時報奉獻的媒體人!

京華時報文娛事業部告別合影。

12月29日,《京華時報》發布休刊公告:經研究決定,《京華時報》(紙質版)從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

撰稿:劉燁 編輯: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