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算法時代,人民日報透過輿情看大勢

讀報君 研究事兒
2017年01月10日11: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再小的聲音,都是時代的回響。

我們身處的時代,無數細小的聲音在互聯網空間匯聚成流,在關注、表達中推動著國家和社會前行。

2016年,眾聲喧嘩之中,我們能聽到時代怎樣的旋律?2017年,高歌猛進之時,又能看到社會怎樣的脈動?

《人民日報》評論版“人民觀點”推出了“2016輿情觀察與思考”系列評論5篇,分別為《民意的底色是“正能量”》《怎樣對話網絡“新世代”》《搭建公共生活“經緯線”》《算法盛行更需“總編輯”》和《分配注意力別忘“深觀察”》,一起回望2016年聆聽的聲音,展望2017年輿情的走向。 

滄海橫流,透出人心向上力量

回望2016年的輿情,一個最明顯的感受是:即便仍有不同立場、不同觀點,即便仍有“槽點”、仍有“失焦”,“正能量”卻正在成為輿情的主流、民意的底色,在滄海橫流之際“透出人心向上的力量”。

如果你曾轉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圖片,如果你曾跟著《馬克思是個九零后》一起哼唱,如果你曾資助過那些陷入困境求助的人們……那麼,向你致敬,你就是輿情正能量的生產者、傳播者,你就跟千千萬萬網民一起,以蓬勃的朝氣、厚重的底氣,在一步一個腳印中推動著社會的前行。

毫無疑問,互聯網正重塑著當代中國的精神價值。這一年,郎平帶著女排時隔12年重登奧運之巔,中國精神讓多少人熱淚盈眶﹔這一年,“胖五”“天宮二號”“墨子號”升空,中國紀錄讓多少人熱血沸騰﹔這一年,“中國航海第一人”郭川不幸失聯,“金孔雀”余旭將美麗定格長空,聶樹斌沉冤21年終得昭雪,中國面孔讓多少人心潮澎湃……

當網絡成為我們賴以棲居的精神家園,對主流價值的期待也日漸彰顯,人們在這裡尋找娛樂也尋找感動,尋找慰藉也尋找力量,尋找著確定不移的價值,尋找著為何出發的初心。 

共享 共鳴 共情,平等對話網絡“三觀”

共享、共鳴、共情,折射網絡新世代的“三觀”。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2016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得出結論,網民的迭代正在完成。網絡“新世代”將新的關注、新的表達、新的形式、新的狀態,呈現於生機勃勃的網絡世界。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什麼都懂。”王爾德的戲言,投射到當前中國的網絡語境中,也未嘗不是一幅簡筆畫。這一年,我們在“魏則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雷洋事件”中,感受到網絡知識型社區的崛起。“共享”,讓輿情中廣場式的情緒表達,向著知識的“補完”、思想的沉澱轉變。

在年輕人的網絡空間中,“共鳴”是另一個關鍵詞。年末,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進入院線。此前,這一作品意外獲得B站網友集體致敬,在熱鬧的彈幕中,年輕人羨慕故宮裡的日常、感嘆文物人的專注、欣賞藝術品的精美……“共鳴”,帶來分眾化與圈層化,讓網絡的“長尾”覆蓋更多維度。

“共情”,是新世代的另一個追求。“洪荒之力”“小目標”“葛優躺”“友誼的小船”“吃瓜群眾”“一言不合就××”……熱點、熱詞,有著不同的幽默元素,在讓人解頤之時流傳開去。“共情”,讓有趣成為強大的傳播力,也帶來“娛樂至死”的隱憂。

無論是共享、共鳴還是共情,都折射著網絡新世代獨特的“三觀”:並未拒絕崇高,而是不喜歡板起臉的說教﹔絕非頹廢消極,而是要去發現自己的故事﹔不是排斥意義,而是希望在探索自身中實現價值。網絡新世代完全可以成為網絡平台最強大的正能量。與他們對話,不是迎合,也不能假裝,而是要積極擁抱、全心投入,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溝通交流、有效管理、合理引導。 

民意與法律交響,構成法治底色

一年來,現實中的法律規則正用比以往更短的時間向新領域漫溯,公共生活的“經緯線”不斷確立,界定著這個時代的公序良俗。

公共輿論的判斷力不能被新產品、新平台牽著鼻子走,而公共治理的方向則應該尊重民意。這一年中,魏則西事件催生了“魏則西條款”,國家工商總局第一次將“付費搜索廣告”定義為互聯網廣告﹔快播案網絡直播破除了“技術無罪”的迷思,“守護技術創新初心”的社會意識在深化﹔幾起侮辱英雄名譽案中,法庭一錘定音,英雄名譽權背后的言論是有邊界的……民意與法律的交響,構成了2016年互聯網公共生活的法治底色。

這幾年來的一個變化是:公共事件日益變成法治事件,輿情對熱點問題的關注中,情緒的表達、信息的搜集之外,法治的思考、制度的訴求有了更重的分量。這樣的趨勢,體現在對毒跑道事件的持續關注中,也出現在對山東疫苗案的拷問中,體現在對聶樹斌案的熱議中,也彰顯在對電信詐騙案法治出路的求索中。

公共生活不應以網絡技術為壁障,而要有更清晰成熟的規則實現自定義,去安放善心,去實現善治,抵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應對“孤島效應”,擔當合格引領者

算法主導的時代,更需要把關、主導、引領的“總編輯”,更需要有態度、有理想、有擔當的“看門人”。

技術讓信息蓄水池迎來供給側的開閘放水而日漸豐沛之時,也難免泥沙俱下。技術可以是生產力、發動機,但目前也還難以勝任瞭望者、把關人的角色,網絡世界的信息與觀點,因而既生繁花,亦長稗草。

打開水閘,不僅需要濾網,也需要導流。算法主導的信息分配機制,高效地打造了一個“私人訂制”的時代。然而換個角度看,技術、算法與其說是引領者,不如說是迎合者﹔與其說是提供思考的導師,不如說是強化偏見的囚徒。

技術為用戶量身打造信息,開啟了符合讀者口味的一扇窗,卻關上了多元化的一道道門。我們或可名之為“孤島效應”——在自我重復、自我肯定、自我強化中,公眾的知識、思想逐漸固化,成為海面上的一座座孤島。隻看自己喜歡的、隻讀自己認同的,難免會帶來固執己見、固步自封的危險。

全面、權威的信息,深入、理性的觀點,才是社會輿論與心態最穩固的基礎。說到底,技術和算法終究是工具,是末﹔思考的樂趣、價值的塑造、知識的完善,才是目標,是本。算法主導的時代,更需要把關、主導、引領的“總編輯”,更需要有態度、有理想、有擔當的“看門人”。 

“逆向生產”,拒做偏見的囚徒

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者彰。古人“善假於物”的智慧,在互聯網時代得到最生動的體現。在這個“人人都是評論員”的時代,面對如潮的資訊、海量的觀點,如何取得那最好的“一瓢飲”?

當信息與觀點相繼“爆炸”,“流量”也就迅速成為稀缺資源。2016年,部分微信公眾號刷量的新聞,正是眼球經濟的一個側影。一些自媒體不僅生產“爆款”,也無底線地迎合受眾,販賣著注意力、點擊量。這樣的情況,讓“標題黨”“謠言黨”越走越遠、讓“搏出位”“抖機靈”越來越貧,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背后,是失實的信息、失衡的觀點、失重的態度。

注意力經濟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但也要看到,媒體還需擔當、個人還有責任、輿論還有公義,在追求經濟價值的同時,也需要看顧好社會價值。

隻有“深觀察”,才能帶來“深思考”。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曾說,“媒體不僅只是被動地提供信息渠道,而是在傳輸資源的同時改變思考的模式”。我們尤須有“逆向生產”的意識,不僅關注單個熱點、隻言片語,不僅是“吃快餐”“吃便餐”,而且要有將沙子聚攏成磚瓦、將碎片粘合成整體的功夫,有效訓練思維,辯証看待問題,打破固化的認知,拒做偏見的囚徒。

編輯:戴莉莉 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