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020年新聞戰線“新春走基層”活動

【網絡媒體走轉改】黑龍江85后監獄民警夫妻用“團聚”的力量溫暖服刑人員

2017年01月25日13:2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黑龍江85后監獄民警夫妻用“團聚”的力量溫暖服刑人員

黑龍江省女子監獄民警劉歡歡與服刑人員談心。

  人民網哈爾濱1月25日電(陳靜、牟海微)1985年出生的齊齊哈爾姑娘劉歡歡,是黑龍江省女子監獄一監區的教改干事﹔1986年出生的建三江小伙孫強,是哈爾濱監獄后勤監區的獄政干事。2011年他們喜結連理后,便成為當地監獄系統很常見的“雙警”夫妻。這對“雙警”夫妻,在哈爾濱有自己的小家、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卻因為工作性質特殊,一周也很難團聚幾次。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努力的將短暫的團聚時光過得溫暖、甜蜜,並將這份溫暖與甜蜜,傳遞給自己包管的服刑人員。

  從這對“雙警”戀愛起,“團聚”便是他們不斷追求的主題。孫強2008年考入位於齊齊哈爾的泰來監獄工作,劉歡歡2011年考入位於哈爾濱的省女子監獄工作。為了和新婚的妻子厮守,孫強用了2年的業余時間重拾書本、埋頭苦讀,終於在2013年考進了哈爾濱監獄,實現了兩人的“跨城大團聚”。就在小夫妻滿心歡喜的規劃著每天下班后的“小團聚”裡要炒什麼菜、看什麼電影,再過多久要上一個小寶寶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倆人的工作時間表留給他們的“小團聚”實在太少。劉歡歡包管了36名服刑人員,每周除了5個工作日、周六、周日輪值,還有2到3天一個的夜班。孫強則包管了9名服刑人員,每5到6天一個夜班。雖然孫強的夜班少些,但作為后勤監區的獄政干事,他所管理的服刑人員負責著全監獄服刑人員的一日三餐。每逢磨豆腐的日子,他還要凌晨2點半起床。“要是第二天磨豆腐,不管值不值班,我都不回家了”孫強說。饒是如此,夫妻倆還是將每個得之不易的“小團聚”過得溫暖而甜蜜。孫強喜歡踢足球,2014年朋友把他吸收進了一個主要由醫生組成、名叫“一生何求”的業余足球隊。“一生何求”取諧音“醫生和球”,2016年參加了12場民間聯賽。12場比賽裡,劉歡歡到場3次加油助威。孫強的醫生隊友們佩服這位警花,把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留給了自己丈夫的愛好,特地頒了一個“最佳親友團”獎給她。“我倆能湊到一起的時間太少了,陪他干啥我都覺得挺幸福的”,說到這個獎,劉歡歡笑得很甜。

  在追求與珍惜夫妻倆每個“小團聚”的同時,劉歡歡和孫強還真誠的幫助包管服刑人員也能實現團聚。42歲的女服刑人員紅霞,因為兒子沒戶口、超過學齡好幾年卻連小學都念不上而焦慮不安。劉歡歡敏感的發現問題后,立即上報領導,取得單位支持並積極聯系相關經驗豐富的志願者。志願者們多次往返,與紅霞家鄉的多個部門溝通,最終解決了男孩落戶的問題,並由民政部門出資,將孩子送進了一間私立學校。在2016年母親節的親情幫教活動中,紅霞看著背上了書包的兒子淚眼婆娑,她拉著兒子的手對陪著一起濕潤了眼眶的劉歡歡說:“我會更用心改造,等我出去了,一定當個好媽媽。”

  在孫強的從警經歷中,一個包管的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后給他打的一通電話,始終是他盡心工作的一份動力。孫強說,有一年他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裡說“孫警官,你以前總說等我回家和老娘團聚了,老太太要是能吃上我做的飯得多高興啊!現在我正給他做火鍋呢!”這個電話讓孫強回想起了以前一次次的苦口婆心,“這算是一個回執,一個証明他健康的回歸了家庭和社會的回執”,“有這一個回執就夠了,它証明我的工作沒白干”。說起這通電話,孫強這個朴實的農民兒子憨厚的笑了。

  人常道監獄民警的最大心願是服刑人員的“重生”。然而如何讓他們真正的“重生”,又是擺在每個監獄警察面前的一道難題。對劉歡歡和孫強這樣的一線民警而言,用“團聚”這一溫暖人心的不滅火把,照亮服刑人員們渴求自由的心靈,便是他們不懈的追求。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