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著力做好經濟宣傳 切實履行黨報職責

——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張小影
2017年02月19日07:35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著力做好經濟宣傳 切實履行黨報職責

一年前的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把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定位提升到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戰略高度,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極為重要的新要求、新部署。以習近平總書記這次重要講話為標志,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進入了新階段、邁上了新台階。

一年來,經濟日報社深入學習理解、認真貫徹落實講話精神,牢記新聞輿論工作“48個字”的職責使命,堅守政治站位,拓寬視野格局,努力以融媒體為創新平台,以時度效為檢驗標尺,及時解讀形勢任務,關注重大現實問題,澄清認識誤區,引導社會預期,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體現了中央黨報和經濟大報的特色與優勢。

在學習和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到實處,是重大的發展機遇,更是光榮的職責使命。我們要把“講政治”放在突出位置,牢記“政治家辦報”的時代要求,牢牢把握經濟宣傳的政治站位和工作著力點,主動適應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網上網下輿論環境和媒體格局的新變化,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和新聞傳播規律,不斷創新方法手段,實現專業性與大眾性相統一,以公信力、傳播力提升引導力、影響力,以引導力、影響力夯實公信力、傳播力,為黨的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發揮好“壓艙石”作用。

一、做好經濟宣傳必須堅守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處於二者交集的經濟宣傳工作者,更要清醒認識自己的政治站位,認識對經濟發展、社會生活和群眾思想意識的重大影響,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把“講政治”作為生命線,貫穿到我們的職責使命當中去。

——“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忠實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要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全面把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及時客觀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團結人民、鼓舞士氣”,就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黨全社會銳意創新、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就要崇仰社會之善,褒揚正氣之舉,鞭撻丑惡之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人、感動人、影響人,推動形成良好黨風政風民風家風﹔

——“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就要旗幟鮮明傳播真理、激濁揚清,對重大政治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敢於交鋒亮劍,對各種錯誤理解和模糊認識及時正本清源、析事明理﹔

——“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就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強化駐外機構對外傳播職能,真實生動鮮活地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聲音在全球清晰傳遞並獲得廣泛認同。

從中可見,承擔好“48個字”的職責使命,最根本的在於牢牢堅守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政治方向,這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所在。經濟日報是黨和政府的經濟宣傳陣地,必須姓黨,必須成為黨和人民的喉舌,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媒體格局如何變化,這一原則不能變。

有一種觀點認為,經濟新聞報道有其規律性、專業性,“講政治”沒有那麼重要。這種想法是糊涂、錯誤、有害的。任何社會的經濟與政治都密不可分,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表現,又對經濟產生巨大作用。有了正確的政治領導、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生產力才能不斷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才能不斷改善,經濟建設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我們在思想上必須有清醒認識,在行動上必須有根本遵循,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並以此對標,為經濟宣傳“定調”“發聲”。

近幾年,世界經濟“黑天鵝”頻飛,“逆全球化”趨勢抬頭,中國經濟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穩”“進”之時有難處,亮點之中有隱憂,引導經濟預期格外重要。這個預期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是無關痛痒,它來自現實,又影響著現實乃至未來。在預期不確定性加大的情況下,我們更要借助經濟宣傳工作,向市場准確傳遞中央政策信號,有效加強預期引導,夯實人們的發展信心,幫助部門、地方和企業做出正確經濟決策。

尤其要看到,當前經濟領域的各種雜音噪音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情緒和經濟行為,甚至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一定挑戰。我們必須看清經濟基本面,認准四個“沒有變”,在各種“唱衰中國”“做空中國”的雜音噪音中,增強政治定力、站穩政治立場,以政治素養和黨性原則擦亮眼睛、打開喉嚨,成為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機遇論”“貢獻論”的主力軍,決不為錯誤思想言論提供任何傳播舞台和渠道。

二、把握新形勢下經濟宣傳的工作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及時作出重大判斷,以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精神,科學籌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宏偉藍圖:

創造性地設計了“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布局,構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治國理政總體框架更加完整,趨於成熟﹔

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新理念,主動適應和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明確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發展戰略,如創新驅動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健康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戰略﹔

……

一系列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圍繞著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主線,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從多方面展開,涵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激發了深厚發展潛力,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引領著中國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這個大背景下,做好經濟宣傳,必須突出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個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和政策方針體系。同時,歷經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復雜、巨大、精巧的系統,各個領域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格局,決定了經濟宣傳的工作著力點。我們隻有不斷拓寬宏觀視野,才能全面、准確、深入地理解和解讀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調整,在宏觀中觀微觀、網上網下、國際國內形成全方位的“傳播矩陣”,切實提升經濟宣傳的質量、效果和水平。

經濟宣傳的工作著力點,體現在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的統一。宏觀是研判大勢,要有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勢的科學判斷,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認識,對人民群眾意願的真切了解,對黨報經濟宣傳要求的全面把握,缺一不可﹔中觀是把准動態,在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關注把握產業、科技、財政、金融、生態、開放、安全等各個領域形勢變化﹔微觀要講好故事,通過深化“走轉改”,到一線“抓活魚”,講好振興實體經濟的故事,講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故事,講好老百姓充滿獲得感的故事,用手中的筆為改革開放新階段增添正能量。

經濟宣傳的工作著力點,體現在網上和網下兩個輿論空間的統一。新時期新聞輿論工作的外部環境、社會條件和受眾群體已大不一樣,突飛猛進的現代傳播技術催發著前所未有的媒體變革。面對互聯網時代紛繁復雜的輿論傳播格局,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必須突破。統籌網上網下兩個輿論空間,就要以創新為動力,一方面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另一方面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遵循傳播規律,講求傳播藝術,突出媒體特色,善於設置議題,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使輿論引導事半功倍、恰到好處,在“時度效”上取得理想效果。

經濟宣傳的工作著力點,體現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的統一。在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歷史性變化的大背景下,黨中央提出了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重大戰略思想。兩個大局互為因果、內政外交相互依存,經濟宣傳工作也要適應形勢變化,提高能力水平。對內,注重引導經濟預期、維護社會和諧,引領社會思潮、形成良好風尚﹔對外,盡快提高對外傳播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擴大國際話語權。隨著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關注越來越多,各國都在適應重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並試圖解讀一條迥異於西方的現代化路徑,這更加凸顯做好經濟宣傳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當前,一些國家既有借助“中國機遇”盡快擺脫危機,表現了對我倚重、與我合作的意圖,也有利用新聞傳播、新興媒體等手段遏制中國的企圖,“唱空中國”“唱衰中國”的聲音此起彼伏。有效抵御這種滲透和攻擊,迫切需要我們向國際人士全面准確地闡釋中國的經濟政策,充分客觀地解讀中國的經濟走勢,向世界及時發出“中國聲音”,說明“中國立場”,努力營造客觀友善、於我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以此為遵循,我們還要把內容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尊重經濟客觀規律,尊重新聞傳播規律,以具有權威、高端、深度、特色的優質新聞產品贏得發展優勢,在眾聲喧嘩中凸顯主流價值,有效引導預期,引導輿論方向。這幾年,經濟日報堅持內容與技術雙輪驅動,穩步推進平台建設,目前已基本形成以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為主體,微博、微信為兩翼,第三方平台入駐賬號為補充的多形態、多平台、多層級新媒體布局。目前,經濟日報正重點打造全媒體中心,建設“中央廚房”,努力實現報、網、博、客戶端等一體化運行,有效提高新聞信息的採集、分發、推送效率,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真正合二為一,實現從“相加”到“相融”,全面提升經濟日報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更好地履行黨報職責和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經濟日報伴隨著改革開放誕生,創新發展是經濟日報的精神特質。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這一精神特質和優良傳統。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經濟宣傳工作意義重大。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面對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情況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堅定信心、銳意創新,以對黨中央的絕對忠誠盡心盡力做好經濟宣傳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作者為經濟日報社社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