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青海石油人“聚寶盆”裡鑄精魂【13】
【網絡媒體走轉改】青海石油人“聚寶盆”裡鑄精魂【13】
“面對戈壁大風沙,昆侖山下送晚霞”,歌曲《我為祖國獻石油》中的這兩句歌詞,是對扎根高原的石油人最生動的寫照。在國內自然條件最艱苦、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石油人艱苦奮斗、創新進取,用青春和智慧詮釋著“苦干實干,責任擔當”的柴達木石油精神。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可能變得完美
“老地質人說,柴達木盆地的地質結構,就像一個盤子摔碎在地上,又被人踩了一腳。在這樣復雜的地形找石油,其難度是世界上其他油田都想象不到的事情。”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地質師陳琰說。究竟有多難?歷經30多年才開發出來的英東油田就是幾代青海石油人啃下的“最硬的骨頭”。
英東油田位於柴達木盆地的英雄嶺,80年代初由於當時技術的落后,加上地面及地下地質結構非常復雜,經過了“六上五下”的實地勘探,30年間都找不到油田的位置,隻能“望油興嘆”。
2012年起,經過反復的反思、研究,青海油田的專家們打破原有的傳統觀念,決定用自主研發的世界先進“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為這裡的地質結構做三維立體的“CT”,進行勘探找油。
“這項技術的成本是過去的數十倍,而且在復雜山地運用這項技術,國內外都沒有先例,風險很大,一旦失敗,意味著上億元的投入就打了水漂。”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傳武說。
觀念的突破,技術的創新,敢闖敢拼的青海石油人拿出了“放手一搏”的膽識和勇氣。當油層的位置清晰地成像在圖紙上的時候,幾代石油人的夢想最終成為現實。英東油田的成功不僅攻克了世界性的難題,也為柴達木盆地找到了最“富足”的油田之一。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讓可能變得完美,是青海油田人始終堅持的創新理念。都說石油工人是最苦最累最臟的職業,但是從日漸干淨的工作服上,我們就能看到創新為這個傳統行業帶來的新變化和生產力。
“過去我們井下作業工人的工作服上全是石油和水,冬天水和油都硬了,脫下的工作服都會立起來,衣服的上的油甚至可以用刀子刮下來。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說起這變化,干了19年井下作業的石油工人曾順德一臉得意。衣服上的小變化,反映著工作狀態的大變化。井下作業負責油田試油試氣、油井修理維護等工作,雖被譽為“油井醫生”,但也是油田裡最臟、最累、最險的工種之一。
“過去,工人們要把幾百斤的鐵管子用肩扛到鑽井上,不僅體力消耗很大,還特別容易受傷。現在我們發明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滑車,配套相應創新改良的井下作業工藝,靠機械化運行,管子就能自動運到鑽井上。不用肩扛了,工人勞動強度大大下降,身上自然干淨了很多,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現在很多油田都在用我們的這個技術。”青海油田井下作業公司總工程師陳徽熙說。
2009年起,井下作業公司成立研發團隊,對各項技術工具進行改良創新,井下作業工種正由“體力活兒”向“技術活兒”轉變。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取得各種技術專利100多項,在工人人數減少一半的情況下,公司工作量卻翻了一番,安全生產也更上一個台階。
如今,國內第四大氣田澀北氣田憑借三級調控24小時自動化監測,實現了場站白天巡檢、夜晚無人值守的管理創新﹔扎哈泉油田通過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模式,油田產量快速上升﹔東坪氣田通過低能耗、處理工藝簡單的天然氣處理工藝,為青海、甘肅等地的天然氣用戶提供著高品質的天然氣。
遠在花土溝的採油一廠,有以“技術狀元”史昆名字命名的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43名各工種技術能手把技術創新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企業增加效益百萬元﹔在格爾木煉油廠,全國“五一”勞模楊永磊帶領工作室18位技術人才解決了多項生產難題,取得國家專利15項。正如陳徽熙所感慨:“企業要想持續良好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創新也就沒有競爭力。”
夢開始的地方
從敦煌出發,在瀚海戈壁中穿行了近5個小時,在距離冷湖鎮東南方向 20公裡外的戈壁上,我們來到一片上世紀60年代時期留下的油田遺跡。在這片如同月球表面一般荒涼的土地上,已經被風化的片片殘垣,佇立在地中四井上的廢棄的“磕頭機”(採油設備的形象比喻),都默默訴說著當年萬名石油人大會戰的場景,這裡也是柴達木石油事業“夢開始的地方”。
1954年,第一批地質人騎著駱駝走進柴達木盆地,聲聲駝鈴喚醒了這片沉睡萬年的“聚寶之地”。1955年11月24日,在柴達木盆地第一口探井泉一井開鑽並獲得工業油流。1956年9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支援克拉瑪依和柴達木油區》的社論后,大批有志青年奔赴柴達木盆地,油田職工隊伍迅速發展到近3萬人,建起了著名的茫崖帳篷城。
1958年9月13日,冷湖地區地中四井發生井噴,原油連續暢噴三天三夜,日噴油高達800噸,在當時我國石油產量較低的情況下,冷湖油田躍居當時全國四大油田之一。
“英雄地中四,美名天下揚”,地中四井成為了柴達木石油事業發展的一個裡程碑。而就在距離地中四井不遠處的冷湖四號公墓中,400多位為了祖國石油事業獻身的英雄們,正靜靜地守護著這片曾經拋洒了青春和生命的土地,成為一代代青海石油人心中不朽的豐碑。
“在柴達木盆地裡,有個叫南八仙的地方,就是為了紀念8位在此犧牲的女地質隊員而命名的。剛來到這裡的時候,艱苦的環境讓我很失落,但是聽了南八仙的故事后,我決定留在這裡不走了。”和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地質師陳琰一樣,越來越多的石油人之所以選擇堅守高原,心中的那股勁兒就是無限的動力。
“我工作的獅20井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採油井,最辛苦的就是冬季,我們要在零下40多度的氣溫下對設備巡檢,還要克服高原缺氧帶來的頭暈乏力和氣短。1995年我們來了35個人,如今隻留下了不到20個。”採油高級技師張銘在海拔3430米的油井,一干就是十幾年。
“每次上井巡檢我們一趟下來就要跑40多公裡,第一次檢修閥門我還被噴了滿滿一臉的石油,但是我知道,我現在的工作環境比父母當年要好太多了。雖然我同學都在南方條件比較好的油田,可以呼吸著濕潤的空氣,但是我們在這裡更能體會到《我為祖國獻石油》中唱出的那份激情。唯一不好的,就是這裡寄快遞不包郵,哈哈。”作為“油三代”的22歲小姑娘肖倩,從中國石油大學畢業后,義無反顧地選擇和父母並肩作戰。
在昆侖山北麓下的扎哈泉採油作業區,平均年齡28歲的採油二廠女子拉油班組成為了戈壁上一抹“亮麗”的風景。“別看我們都是姑娘,每天在5米高的油罐上爬上爬下可是我們最拿手的。雖然我們隻能住在野外的板房裡,有時一卸油就到第二天天亮了,但是這裡的每個師傅都很照顧我們,姐妹們一起工作很有動力。”26歲的蘭佳慧被安全帽和圍巾裹得嚴嚴實實,但是依然可以看見那雙深邃的大眼睛裡,泛著亮光。
“志在戈壁尋寶,業績和祁連同在。”這句刻在冷湖四號公墓外牆上的話語,激勵著每一位石油人對工作的堅守,對信仰的崇拜。
他們在戈壁建設綠色家園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氧氣吸不飽,用這四句話形容柴達木盆地艱苦的環境,一點也不夸張。人們常說,在高原,站在這裡就是奉獻,而石油人“苦中作樂”的精神,重新書寫了人們對於高原的印象,豐富著奉獻的內涵。
冷湖鎮,一個因石油而興的地方,而在過去,想在冷湖吃口綠油油的蔬菜都是個奢望。“冷湖遠離城市,吃個菜要從幾百公裡外運過來,別說新鮮了,能吃到就已經很不錯了。”冷湖居民李民感嘆。為了改善職工的生活環境,帶動地方發展,青海油田做出了“向戈壁要綠色”的挑戰。
2015年青海油田投資2000多萬元建立起了4233平米的冷湖設施農業種植園,通過無土栽培技術,成功種植出蔬菜,同時還可滿足冷湖鎮一半人口的供應。種植園內還設立了氧吧休閑區,免費對市民開放。在茫茫戈壁中的花土溝、南八仙、澀北氣田等地,這樣的“綠洲”正隨著石油工人的足跡處處綻放。
“花土溝的石油職工活動中心真氣派,不僅有電影院,還有健身房、羽毛球室、乒乓球室,我們一家人周末還可以帶孩子來游泳呢,這在缺水的戈壁可是最大的福利啊。”如果不是親自來到花土溝,這位當地百姓口中的話我可萬萬不會相信。
沿著花土溝鋪設至格爾木的輸油管道,在海拔3075米的地方坐落著一座“模范職工之家”。走進青海油田管道輸油處大烏斯站,吸引眼球的不是如同賓館標間一般的職工宿舍,而是過道牆上那一幅幅員工自己創作的字畫和攝影作品。“別看我們人少地方遠,我們的業余生活很豐富,職工也是人才濟濟,我們還出過國家級的書法家呢。”大烏斯站站長牛祥會驕傲地說。
俗話說:高原高,高不過凌雲壯志﹔大漠苦,苦不倒管道英雄。大烏斯站最先以修建溫室的方式,通過干部職工一起種植綠色植被,共同勞動,共同生活。然后場站陸續成立書法協會、乒乓球協會、棋牌協會等,以文化建設豐富員工生活,提升隊伍凝聚力,營造家庭式的生活氛圍。
“以前住板房,后勤保障也不好,員工干了一天活兒回來隻能睡覺,單調的生活環境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職工的工作狀態。現在我們這裡發展很快,雖然外面荒涼,野外工作也很辛苦,但是回到駐地就像家一樣,員工們的精神狀態都很好。”管道輸油處黨委書記洪曉煜說。
二十年來,澀北氣田人以荒原為家、風沙為伴,卻實現了創業之初提出的“人員少、機構精、素質高、效益好”的目標,以黨建文化促發展就是帶好隊伍的“不二法門”。
通過創新開展“黨組織強體”、“黨員塑形”、“黨員創效”活動,推行“三模式一創建”基層建設工作法,以勞動競賽、“青年創新創效”等活動為載體,在筑牢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的同時,也把“氣田科學發展,員工全面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深入到為一位員工的心中。
“在豐富文化建設,強化精神保障的引領下,我們推進安全文化、廉潔文化、節約文化,健康文化進部門、進基層、進崗位,逐漸培育起了以朝氣、大氣、文氣、和氣、行氣為核心的‘五氣'精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青海油田‘氣'文化。”採氣一廠總經理張棟說。
“苦干實干,責任擔當。”當問起什麼是“柴達木石油精神”的時候,不同工齡、不同崗位的青海石油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這句話。行程3000多公裡,每一座油井、每一頂安全帽,都詮釋了什麼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高原精神。
“十三五”時期,青海油田秉承“顧全大局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油而戰的奉獻精神”,為全面建成千萬噸高原油氣田,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地方發展的目標,正奔跑在新的征程。(楊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