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傳統媒體建設融媒中心需有六項原則

郭全中
2017年03月07日13: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建設融媒中心需有六項原則

  當前,傳統媒體正在積極開展融媒中心建設,有的叫“中央廚房”,有的叫“融媒中心”,但是無論叫什麼,其本質都是一樣的,都必須遵循六大原則。

  以採編流程重構為前提

  當前,我國傳統媒體建設的“中央廚房”或者“融媒中心”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不能常態化運作。當然,“中央廚房”不是不能常態化運作,而是傳統媒體沒有做好前期的准備工作,即沒有進行採編流程的徹底重構和優化,結果隻有依靠傳統媒體的主要領導協調才能統一調配各部門協同運作。因此,融媒中心的建設要首先對採編流程進行制度化重構和優化,使得其能夠不依附主要領導的協調而能夠自動運作,否則,隻能淪為花架子的形象工程。

  而要徹底重構和優化採編流程,一方面需要全員轉變觀念,破除傳統媒體人長期的紙媒路徑依賴症,另一方面需要打破現有的採編利益格局,而這都需要主導者具有極大的決心和魄力,這必須是一把手工程。但是,很多傳統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集團的一把手要麼對“中央廚房”的認識不到位,以為隻要花錢搭建起這套設施就萬事大吉了,要麼當老好人,為了一團和氣而不願意得罪人。

  以底層架構統一為標准

  傳統媒體尤其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傳統媒體,其互聯網媒體及技術平台的建設長期以來採取的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方式,傳統媒體旗下的所有媒體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類互聯網媒體及平台成為標配,不僅高度同質化難以形成有效的協同,而且技術標准都不同,更難以在需要整合的時候進行有效整合。

  傳統媒體的互聯網探索應採取統分結合的方式,即底層架構必須統一而應用層可以根據自身的特色分別探索。如果底層架構不統一,不僅難以搭建起真正的用戶沉澱平台,更難以充分發揮互聯網的梅特卡夫定律,即網絡的價值與網絡使用者數量的平方成正比,最后隻能落得個互相指責的結局。

  更好地進行互聯網探索

  實踐已經充分証明,傳統媒體的快速衰落不可避免,互聯網尤其是智能媒體才是未來,才是方向。因此,在搭建“中央廚房”時應把提升和優化傳統媒體作為目的,應該以互聯網探索為目的,按照互聯網的規律進行構建。但是,在實踐中,在傳統媒體中,由於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尚處於轉型中,導致融媒中心的建設仍然是以傳統媒體為主體,而不是為了更好地互聯網探索,這樣的結果隻能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以用戶沉澱為目的

  用戶和受眾的區別是什麼?用戶是在線的,受眾是不在線的,用戶是可以精准畫像的,而受眾是不可精准畫像的。所以,用戶是可以緊密互動且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的,而受眾是不能高度互動、商業價值也偏低的。

  互聯網思維的本質是“用戶體驗為王”,互聯網媒體發展的根本就是巨量的用戶,隻要能夠獲得巨量的用戶並服務好這些用戶,就能找尋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對於沒有用戶的傳統媒體來說,首要的工作就是樹立起“用戶體驗為王”的意識,想方設法利用各種技術來一個一個地沉澱用戶。

  以互聯網新產品為結果

  用戶沉澱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結果必須能夠拿出用戶滿意且具有盈利模式的互聯網新產品。

  如何打造互聯網新產品,一要深刻理解自身沉澱的用戶需求,從用戶痛點出發﹔二要從市場需求出發,真正具有市場前景,而不是拍腦袋的“閉門造車”﹔三要實現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混”與“通”,唯有混與通,才能真正理解如何借助新技術來創新業務,打造互聯網新產品。

  以三大平台建設為抓手

  融媒中心到底應該如何建?筆者認為,就是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搭建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平台、智能生產和傳播平台以及用戶沉澱平台三大平台。

  首先,大數據資源和技術平台,能夠把之前和當前生產的內容數字化之后再數據化,即對內容進行科學的標簽化,使得數據化后的內容能夠有效、方便地智能匹配給採編人員和用戶。

  其次,智能生產和傳播平台,實現了內容生產和傳播的智能化,完全包含“中央廚房”的功能,並且使得“中央廚房”實現常態化運作。智能生產和傳播平台對採編流程進行了徹底重構,並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評價評估及反饋機制。

  再次,用戶沉澱平台,在建立起用戶標簽化體系的基礎上,通過數據化內容和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智能化匹配,實現用戶的沉澱,並在用戶沉澱的基礎上,根據用戶的需求而設計新的數據產品,進而探討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