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加速媒體融合發展 練就全媒報道內功

2017年03月13日14:46 |
小字號

一位基層代表的 “兩會時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秉澤

點開“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首頁的“視覺”,或者從“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界面點擊“新聞現場”,即可看到已經持續了10多天的直播節目“一位代表的兩會全記錄”。

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梁文同,成為節目主角。梁文同代表是貴州從江縣洛香鎮大團村的一名返鄉創業農民工,侗族人,目前已從事養殖業13年,是養豬養魚方面的能手,曾被評為省級勞模。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梁文同代表積極履職,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好建議,在當地群眾中威信頗高,是個有故事的人。

3月3日下午,“一位代表的兩會全記錄”發出第一條報道,圖文報道梁文同代表在生產設施被損壞的情況下,按期出發參加全國兩會履職的故事。此后,節目持續跟蹤報道梁文同代表在北京參加會議的全過程。整個直播以代表履職為主線,圍繞代表關心的話題以及與之相關的鄉村故事展開。

為了報道好梁文同代表的履職經歷,深入挖掘背后故事,《經濟日報》記者每天早上8點與代表匯合,多數時間與代表在一起,直至晚上10點多才離開。通過拉家常、講故鄉、談變化,彼此漸漸熟悉,關系日漸親近。記者了解到梁文同代表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捕捉到了不少充滿趣味的細節,抓到了不少“活魚”。

譬如,全國人代會開幕前一晚,梁文同代表給妻子反復交代自己的座位位置﹔譬如,他與省長搶話筒的經歷﹔再譬如,他在空閑時間與朋友在微信群中對歌,以及每件事情背后的故事等等,都是記者“蹲守”在梁文同代表身邊獲取的。

“一位代表的兩會全記錄”節目上線后,得到廣大讀者的持續關注,每日點擊量穩步上升,不少新聞同行認為報道“有意思,有意義”。讀者也紛紛為代表點贊,留言說“梁文同是農民的好代表”。

在與梁文同代表的長時間相處中,記者深深感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職責的神聖和當好代表的不易。全國人大代表肩負百姓信任,要把建議提到點子上,批評點到要害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平時多下功夫,多學習和多研究。為了把建議寫好,梁文同代表常常熬更守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梁文同代表確實是將代表的責任扛在了肩上。 (攝影/本報記者 吳秉澤)

“融記者”兩會大比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 哲

對於媒體記者而言,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不同。無論是在人民大會堂,還是在代表團駐地,到處都上演著“融記者”的大比拼。

3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境內外多家媒體的記者早早來到大會堂東門廣場上排起了長隊。細細觀察這支隊伍,幾乎人人手中都握著“新式武器”。傳統的“長槍短炮”、自拍神器之外,又增添了多種叫不出名稱的現代設備。扛攝像機的是電視記者、拿照相機的是攝影記者、“空手而來”的是文字記者,這種“以貌取人”判斷記者行當的傳統經驗已不再適用。如今,所有的記者都是“融記者”,一身多任。

以《經濟日報》為例,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經濟日報》“中央廚房”正式啟動。這個全媒體採編平台集主報、移動端、中國經濟網、直屬報刊等為一體,實現了新聞資源的集成共享、實時聯通。

在採編流程高度融合的同時,此次兩會的報道形式也有了巨大突破。早在代表、委員們尚未抵京之時,《經濟日報》“融記者”的“現場直播”就已啟動。飛機火車上的點點滴滴、審議現場的熱烈情景、新聞發布會上的重磅消息、代表委員的精彩言論、兩會期間的輕鬆花絮……被“融記者”們一一記錄下來,用現場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在各場新聞發布會中,同事們密切配合,利用圖文、視頻直播的方式,借助兩微一端和中國經濟網平台,第一時間將新聞信息發布出去,讓讀者及時“嘗鮮”。此后,再融合多位記者視角,解讀新聞背后含義,配合圖片和圖表,將深度報道在報紙上精彩呈現。

借助現場直播,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但這還遠遠不夠。全國兩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預算報告、兩高報告、民法總則等重要內容都會在短短十幾天內集中亮相。面對如此密集的信息“爆炸”,如何讓讀者看得懂、聽得明白?深入淺出地解讀、提綱挈領的歸納、輕鬆易懂地展示都必不可少,這更加需要練就“融記者”的功夫。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媒體的一場硬仗,是記者的一次拉練。今年的拉練,消除了文字記者、攝影記者、攝像記者、新媒體記者之間的界限,加速了媒體融合的進程,讓每一名記者都向“融記者”邁進了一大步。

肩負融媒體記者之“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 丹

“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2016年的GDP增速為6.7%,人們注意到這是26年來的新低。有機構預測,2017年中國GDP增速為6.5%。全國政協每年要召開多次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請問發言人,政協委員對2017年中國經濟走勢有何判斷?”放下話筒,記者如釋“重”負。這是記者在3月2日下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的提問。

一個“重”字,是記者十幾年的心理寫照。3月2日,去發布會現場的路上,記者與出租車師傅有過一段對話,至今仍記憶猶新。看到記者脖子上挂的兩會記者証,見多識廣的北京的哥馬上說:“您是要上大會堂採訪的記者啊?”記者笑著點頭。估計是聽到記者坐在后座不停地長長吁氣,師傅忍不住又說:“看樣子您也是老記者了,還這麼緊張嗎?”一句話正中要害。

是的,記者緊張,做記者十幾年,採訪過許多人、許多事,報道過很多場發布會,緊張一直如影隨形。因為,我們面對的每個報道任務都是不同的,新聞職業的性質決定了工作絕不重復,也意味著工作沒有可復制性。每一次接到任務,都必須全身心投入,新記者需加倍努力,老記者亦無“倚老賣老”可言。更重要的是,新聞作品面對千千萬萬受眾,如果出錯,就是對廣大讀者不負責任。如果不把握好每次提問機會,就無法為讀者呈上鮮活、深入的報道。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裡,中國經濟仍將是世界經濟最強勁的‘發動機’。”聽發言人就記者的提問娓娓道來,如釋“重”負的同時,記者心裡充溢著自豪和欣慰。兩會是焦點,作為每年兩會首次發聲的政協新聞發布會,更是焦點中的焦點。這場海內外媒體都密切關注的發布會當真是一“問”難求。

怎麼辦?我們必須迎難而上!表面上,提問的是記者一個人,但背后是強大的採編團隊。春節剛過,大家就開始為這場發布會報道作策劃:融媒體時代,報道要報紙、網站、兩微一端、視頻直播等多形式聯動推出﹔報道內容要有層次,歷屆政協新聞發布會回顧和熱點分析、發布會場外花絮、會場內實時報道等完整呈現﹔梳理時下經濟熱點,反復斟酌后確定提問問題。記者為“搶”到、抓到這麼重要的提問機會,和同事們提前幾個小時排隊進場、為佔到有利位置沒有時間吃午飯、現場人多出入不方便連水都不敢多喝……這些真的都不算什麼。

還有一個“重”就是,融媒體時代記者的任務更重了。一場發布會要一“菜”多做,為報紙供稿時,我們是文字記者﹔做視頻直播時,我們是出鏡記者﹔為兩微一端報道配圖時,我們變身攝影記者。看到發布會現場,有媒體同行已經將“多信道直播平台”的設備如鋼鐵俠般穿到身上。記者心裡默默為自己加油:練好報道的多種技能吧,否則無法承受一名合格融媒體記者之“重”。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