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今年兩會,新聞出版界的代表委員都關心哪些事兒

研究事兒 研究事兒
2017年03月15日11: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今年兩會期間,新聞出版界的代表、委員以其慣有的職業敏感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建言獻策。他們對新聞工作特別是媒體融合發展實踐中如何把握正確導向、生產優質內容、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都有怎樣的高見呢?研究事兒(ID:rmrbyjb)幫您梳理一番。

正確導向:

媒體要擺正自己、找准定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王求說,政治方向正確,是所有新聞工作者都應該恪守的基本原則。如果偏離了方向,媒體和媒體人都會失信、失衡。媒體首先要擺正自己、找准定位,然后才能發揮傳播的功能和作用。 

“導向問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隻有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新聞報道才更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認為,新聞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媒體從業者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不斷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滋養自己,使導向意識成為自身素質,同時還要學會用潛移默化的方式達到正確引導輿論的目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艾克拜爾•米吉提表示,媒體要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媒體人的自律意識是未來需要加強的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指導於芳說,從業50年來,說什麼、怎麼說,都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是毫無疑問的。有志加入這個行業的人,就應該要有明確的認識。

優質內容:

“種地、產好糧食的在減少”

在過去幾年中,媒體融合的發展速度就像跨入了高速列車時代,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媒體融合進程快速推進。在大家火熱追逐傳播新技術之時,對優質內容生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記協原黨組書記翟惠生提出:突出對精品內容的重視。從“相加”走向“相融”,最關鍵的就是內容。發達的網絡使每個人都處在信息過載的環境中,但網絡信息也存在魚龍混雜的問題,因此,傳統媒體在融合過程中更需要突出對精品內容的重視。 

“中國的媒體融合進程正大踏步向前,亮點頗多,但其中也有隱憂。一個重點是:炒菜的人越來越多,而種地、產好糧食的卻在減少。”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白岩鬆的這個觀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他直言,媒體融合的結果應該是以內容為王,媒體的命題永遠是如何提供能夠打動人的內容。如果我們的注意力總是盯著技術上發生的變化,以后也會出現更多新的技術,但內容如果是空洞的,反而更可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就以文學期刊為例,提到了文學期刊融合發展中的改革與困惑。盡管國家在文學期刊發展上做了不少投入,但好的作品卻屈指可數。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廣播電視台首席主持人曹可凡說,融媒體發展是未來的方向,技術革新肯定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變化。比如,未來人工智能也會體現在傳播方式上。“但應該看到,所有的新技術都是為內容服務的,離開內容的技術是沒有生存價值的,所以,在技術更新換代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對內容的挖掘和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廣播電視台主持人孫維對此持相同態度。在她看來,媒體融合不管發展到相加還是相融,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媒體都不應該忘記自己推送的內容要感動人、打動人,要用受眾最熟悉的語言講好中國自信的故事。

講好故事:

發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各自特色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社原副社長何崇元認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講好中國故事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國家加快媒體融合發展,使得講故事的傳播媒介更趨多元化、豐富化。他說,講故事一定要有細節。中國人講故事的水平並不差,但一些記者所採寫的文章缺乏細節,導致傳播效果不理想。記者要到一線去,深入實際,尋找細節,不能隻關在房間裡寫稿子。 

全國人大代表、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龔曙光說,國外一些轉型較為成功的傳統媒體,盡管也制作了網站、電子報紙、網上數據庫等新媒體形式,並且取得了比紙媒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歸根到底依靠的仍是媒體本身多年積累的龐大人才隊伍和數據庫。他認為,媒體融合條件下,技術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但激活傳統資源才是根本。他還認為,尋找共同的利益訴求點是提升對外傳播效果的有效手段。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強調,在對外傳播中,講述中國故事要了解對方最關切的地方,同時看到自己的優勢。一旦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結合點,傳播的效率和獲得的認同感就會大大提高。

版權保護:

將《著作權法》修訂列入“一檔立法計劃” 

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影業首席執行官劉春說,很多自媒體平台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自媒體的發展,固然帶來了信息傳播的豐富性、便捷性、多樣性,但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尤其是帶來了媒體管理上很多新的課題,侵犯版權就是問題之一。他說,自媒體侵權的范圍包括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由於自媒體數量龐大,而且很多都是小作坊,對於被侵權者來說依法追責的成本太高,而很多聚合平台也通過多種方式規避責任。在多種侵權現象中,短視頻領域尤為明顯。 

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提出了《關於盡快完成<著作權法>修訂工作的提案》。提案認為,我國著作權保護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亦不相適應。同時由於《著作權法》的滯后,原創創作者、生產者和傳播者的積極性遭受重創,文化創意產業、創意設計行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和巨大的沖擊。提案建議,將《著作權法》修訂工作列入2017年國務院的一檔立法計劃,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在本屆政府和人大任期內,完成《著作權法》的修訂工作,造福於子孫后代。

關注大數據:

推動政府智慧決策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張澤群,建議盡快出台“國家數據資源法”。“身處信息時代,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國家行為,處處離不開網絡和大數據。不可否認,大數據已成為國家重要的資源和生產資料。”他建議,盡快出台“國家數據資源法”。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馬利提出了《關注各級政府智慧決策的數據源和技術方法》的提案。她認為,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已讓人類社會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快速進步,目前全球領域內,越來越多的方面依賴於數據分析、數據管理,發揮大數據技術手段更好地幫助政府進行決策,提升執政能力,非常重要。建議由國務院統籌,由網信辦協調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科技部等推動各級政府的智慧決策水平:一是各級政府領導要積極學習大數據,懂大數據,用大數據,借數據之力提升執政水平、決策水平、治理水平。二是建議各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各行各業內容的數據化、信息化和結構化。三是建議各地方政府完善統計指標,及時掌握產業、行業動態信息。四是建議各地方政府積極借助市場第三方企業、機構,為政府決策提供技術上的分析、支持與幫助。

整理/編輯:許海舟 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