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朗讀者》《見字如面》火了 倒也不必過分神化

徐顥哲
2017年03月23日07:5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朗讀者》《見字如面》火了,倒也不必過分神化

  當前,中國人均年讀書量不足5本,近期文化類節目被熱捧,可謂是“缺啥補啥”的絕佳觀照。

  今年第一季度的電視熒屏,文化類節目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從去年年底開播的《見字如面》,到春節期間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再到最近播出的《朗讀者》,無一不是口碑爆棚。一時間,溢美之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有夸節目制作水准的呼聲陣陣,更有斷言文化類節目迎來春天的言之鑿鑿。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隨著三檔節目火起來的還有“清流”這個詞。

  事實上,以詩詞歌賦為代表的文化類節目,極具中國特色,從來都是活躍在中國電視熒屏的一種節目類型。除了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河南衛視有《漢字英雄》,浙江衛視有《中華好故事》,山東衛視有《中國面孔》。隨著這幾年以韓國綜藝為代表的外國模式佔領中國電視綜藝市場,先前這些文化類節目似乎很快被淡忘。而當大家被蹦蹦跳跳的韓綜真人秀猛沖猛打幾年后,才驀然發現,身邊的詩詞歌賦節目極美。

  三檔節目的大火,原因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春節期間正是綜藝節目的淡季,本已很熱鬧的氣氛中,出現有質感的文化節目,大家不喜歡都難﹔所謂地利,國外模式的扎堆兒涌入,在客觀上提升了國內綜藝節目的制作水准,有了技術絢麗的包裝,文化類節目變得精致洋氣了﹔所謂人和,廣電總局的引進模式限制令,給了原創節目發展的機會,而要原創,老祖宗的文化寶藏自然最符合傳統審美。但是,動輒將幾檔並不完美的文化類節目神化,總讓人覺得有些尷尬。

  來看看《見字如面》,盡管和英國原版相比有差距,但節目在本土化上還是做得著實不錯。看張國立、王耀慶、何冰等嘉賓的表演,觀眾深切地理解了各個朝代影響中國大事件的家信,同時通過許子東和楊雨兩位教授更深層次的解讀,還原了當時的情境,將歷史與現實打通。只是,不同嘉賓讀的書信年代感較強,上一封書信還是現代書信,下一封可能就是文言書信,雖然是白話版,但仍然讓觀眾有一種時空錯亂的跳躍感。而兩位教授的表現並不旗鼓相當,許子東的存在感明顯更強。

  至於《朗讀者》,相比朗讀這件事,恐怕“者”才是節目的核心。第一期節目最后的成片共1小時16分,真正用於六位嘉賓朗讀的時間僅為19分鐘半左右,最近的第四期節目成片共1小時22分,朗讀的時間僅為20分鐘半,其余時間均是嘉賓的情感經歷、節目串場、記錄VCR甚至配樂。深究起來,《朗讀者》其實與朗讀無關,隻不過是借助朗讀這件事,完成主持人董卿對嘉賓的訪問。濮存昕朗讀的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全文近2300字,呈現出來的不過700余字,不足原文三分之一﹔張梓琳朗讀的劉瑜老師的《願你慢慢長大》全文2700余字,最后節目呈現不過六百字,不足原文的四分之一。這種隻取隻言片語甚至舍棄精華的朗讀方式,嚴重折損了原文的魅力,也影響了這檔節目應該有的文化質感。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4%的受訪者喜歡看文化類綜藝節目,89.3%受訪者認為現在存在“文化缺失”現象。當前,中國人均年讀書量不足5本,近期文化類節目被熱捧,可謂是“缺啥補啥”的絕佳觀照。《見字如面》借名人書信,幫你解讀歷史大事件﹔《朗讀者》挑出經典文章的好段落,找嘉賓聲情並茂地讀給你﹔《中國詩詞大會》加入“飛花令”,康震、酈波、王立群、蒙曼諸位教授評點給你聽。節目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閱讀畢竟是件很私密而浪漫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理解,一旦觀眾形成“懶人心態”,等待專家們的解讀,那麼文化缺失的現象,還將長久存在下去。

  文化類節目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節目創作方向,但當追捧文化類節目反而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恰恰是悲哀的。哪天當文化類節目成為合理且優質的常態時,那才是最好的狀態,大家對這類節目的習以為常比曇花一現好,因為閱讀習慣的培養,不可能像電視節目表現的那樣鄭重其事、催人淚下,而需要優質文化內容真正潤物細無聲地進入到大家心裡。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