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煮酒話媒:兩會輿情回頭看 "全景地圖"帶你觀經緯

2017年03月23日13:25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原標題:煮酒話媒:兩會輿情回頭看,“全景地圖”帶你觀經緯

煮酒話媒

  “有一些外國記者今年在報道中國兩會情況時,認為我國老百姓對兩會的關注度下降了很多,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喻國明教授,3月21日晚向煮酒話媒工作室透露,“通過我們的觀察,僅在《今日頭條》平台上,平均每個中國人就接觸到了20條有關兩會的資訊”。

  當天,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今日頭條》,發布了以《2017全國“兩會”輿情熱點、社會認知與情感分布》為題的智庫成果。通過數據挖掘手段,研究團隊針對兩會期間網民在《今日頭條》的訂閱、使用行為,進行了深入分析,展現出一幅2017年全國兩會輿情的“全景地圖”。這到底是一幅怎樣的“兩會地圖”呢?煮酒話媒工作室帶您一探究竟。

(圖為“兩會‘全景地圖’”智庫成果發布會現場)

  一、熱詞雲圖解兩會

  ●“一帶一路”“互聯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佔大片江山

  ●“雙創”成熱詞,“工匠精神”登榜單

  從研究結果的熱詞雲圖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帶一路”“互聯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詞語佔據了大片江山。兩會期間,輿情重點關注國家戰略與產業結構話題,以及體現“腳踏實地”與“開拓進取”精神的話題等等。

  “互聯網+”作為互聯網思維進一步實踐的代表性成果,帶來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吸引著人們的關注。“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相關產業模式話題都成為今年兩會的輿情熱點。

  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簡稱“雙創”)的號召。此后,“雙創”熱度一直不減。2017年兩會議題中,“雙創”也成為熱議詞匯。與此同時,體現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也登入熱詞榜。“埋頭苦干”與“積極進取”相輔相成,成為了2017年兩會的高頻詞匯。

  二、地理區位顯“沸”度

  ●東南沿海地區比較“熱”,廣東“沸”度最高

  ●北京人最愛分享,深圳人更關注IT

  兩會輿情“全景地圖”顯示,以全國不同省份為單位,各區域對兩會相關文章的閱讀數、閱讀時長、喜好程度更有不同,各具特點。

  上圖直觀地展現了兩會期間,相關話題在全國不同省份的“沸”度。東南沿海地區的“沸”度明顯高於內陸地區,而西南內陸地區“沸”度則最低。從具體省份來看,廣東的“沸”度最高﹔香港的“沸”度遠遠領先於台灣和澳門。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研究發現,北京人更關注宏觀政策性話題,也最愛分享文章。“北上廣”老搭檔,北京關注了宏觀政策,那上海和廣州則聚焦於產業結構升級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另外,深圳地區明顯對IT業格外關注。

  了解了國內一線城市的兩會話題“沸”度情況,很多人也很關心非一線城市的輿情視野。非一線城市的總“沸”度遠低於一線城市。他們更加關注民生、經濟改革、城市化等具體政策問題。不難發現,不同城市所關注議題的“沸”度或角度,體現了明顯的地域性特點。

  三、時間序列觀走勢

  ●會議議程越重要,關注度越高

  ●睡前、通勤、午飯時間愛閱讀

  基於兩會關鍵詞的百度搜索指數,研究團隊發現,兩會會議議程越重要,受關注度最高。

  人們對兩會的關注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2017年2月28日起,以“兩會”為關鍵詞的百度指數呈現增長趨勢,並在3月3日,即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會當日,達到第一個關注高峰﹔在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當日,達到第二個關注高峰﹔第三個高峰出現在3月13日,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之日﹔在3月15日,關注度再次提升,並達到又一高峰。

  另外,基於對24小時內網民閱讀行為追蹤分析,發現睡前、通勤、午飯是重要的閱讀時間。此次兩會,消息閱讀最高峰出現在晚間21點左右。晚間個人一般有自由度較高的閱讀時間,適合較為深入的或總結性的政治新聞閱讀,也適合熱點事件的關注和討論。8點左右,即上班通勤時期﹔13點左右,即午休時期﹔17點左右,即下班晚通勤時期,這3個時間節點也是網民閱讀的集中時間段。

  四、最熱媒體幫你看

  ●新京報公號、人民網成為兩會期間最熱新媒體

  ●網民定制“軟”“硬”結合新聞套餐

  據研究統計顯示,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新聞媒體報道總量高達296億2200多萬篇,是歷屆兩會期間新聞報道量之最。

  就本次兩會期間新聞媒體閱讀時間排行而言,《今日頭條》數據顯示,排在首位的新聞媒體是新京報公號,累計閱讀時超過61萬小時,緊隨其后的人民網和北京青年報公號的累積閱讀時間也分別超過37萬小時和34萬小時,排在其后的有觀察者網、解放軍報融媒體、央視新聞、中國青年網、海峽衛視今日海峽、新京報、環球網、澎湃新聞、中國之聲、中國網、中國經濟網、未來網、央視網新聞、新京報評論、每日經濟新聞、央視網等。

  圖表顯示,在單篇報道的閱讀時間中,人民網領先其它媒體很多,單條新聞閱讀量超711萬次,而緊隨其后的中國青年網的單條新聞閱讀量超398萬次。

  另外,就本次兩會期間不同新聞類別內容的閱讀比例而言,國內新聞、社會新聞、娛樂新聞、國際新聞和政務新聞,各佔整體新聞報道的13.64%、11.19%、10.81%、8.72%和8.57%。研究發現,網民閱讀兩會時政新聞的同時,上下游新聞類別是偏軟性的娛樂新聞和社會新聞。往往是社會新聞-時政新聞-娛樂新聞的搭配,或者是時政新聞-社會新聞-娛樂新聞的閱讀流向。網民為自己定制了一款“軟”“硬”結合的兩會新聞套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 張天培)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