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7年3月上

增強傳播自信 推進深度融合——

人民日報社推進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舉措

王一彪
2017年03月29日14:44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考察調研,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一年來,人民日報社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精神,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積極完成重大報道任務,不斷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大力推動新聞報道改革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 “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人民日報社加快移動新媒體建設。截至目前,人民日報微博粉絲總數突破9000萬,被稱為中國第一媒體微博﹔人民日報微信粉絲數突破900萬,在微信平台所有微信公眾號中影響力高居榜首﹔人民日報客戶端累計自主下載量突破1.6億,在我國十大新聞客戶端中是唯一一個由傳統主流媒體創辦的。在中央領導同志直接指揮和中宣部有力指導下,人民日報社正式建成適應媒體融合要求的“中央廚房”。“中央廚房”是個形象的說法,它包括著一整套領先行業的硬件載體和軟件系統,一整套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聞策、採、編、發運行機制和綜合平台,可以為報社融合發展提供全面的技術和業務支撐。在傳播技術創新應用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人民日報社移動報道指揮平台日臻完善,使得移動採編更加便捷高效。

主流媒體應有的傳播自信

在傳統媒體發展遇到困難、一些論調唱衰主流媒體的新形勢面前,主流媒體應當保持應有的傳播自信。這種傳播自信源於黨中央堅強領導,從提出媒體融合發展戰略,到吹響深度融合“集結號”,中央有關部門規劃路徑、安排項目、具體指導,給了有力的支持﹔這種傳播自信源於社會各界包括廣大網民的殷殷厚望,越是信息龐雜、眾聲喧嘩,越需要給公眾提供理性、客觀、專業的信息資訊與價值判斷,主流媒體應當以特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自覺做社會輿論的“壓艙石”和“定盤星”﹔這份傳播自信也源於主流媒體自身的積極作為,包括人民日報社在內的所有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和中央有關部門的安排部署,積極投身媒體融合發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優勢互補、共同成長的態勢日益凸顯,一大批現象級融媒體產品贏得受眾點贊。這份傳播自信不是盲目的、虛妄的,而是有底氣的。底氣就是媒體人的使命擔當。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深度融合這塊“硬骨頭”,在當前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唯有靠全面創新來引領,唯有靠深度融合來推動。

媒體深度融合的四個關鍵點

不久前,中央宣傳部在人民日報社召開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工作座談會,對推動深度融合,建設新型主流媒體進行新一輪部署。作為主流媒體,應當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扎實有效地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具體到實踐層面,應把握好四個關鍵點。

第一,堅定互聯網化這個方向。推動深度融合,最大的背景就是因應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發展。2016年年底,我國手機網民達6.95億,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10%。目前,我國移動終端的保有量超過10億,“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成為新聞傳播的新態勢。小屏牽動大世界,構成了空前巨大的傳播舞台,成為最具挑戰性的傳播競技場。可以預見,隨著5G、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的不斷演進,移動媒體必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傳播互聯網化這個目標。在理念上,要對標互聯網,用互聯網的思維推動傳播創新﹔在布局上,要體現移動優先戰略,順應移動化大趨勢,強化移動優先意識,實施移動優先戰略,把創新移動傳播作為推進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在發展上,要善於捕捉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機遇,以對互聯網規律的深刻把握獲得創新活力、發展動力。具體而言,需要重視打造移動傳播矩陣,特別是加強新聞客戶端發展,創新移動新聞產品,緊盯移動技術前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

第二,善用“中央廚房”這個機制。重構採編發網絡、再造採編發流程,是媒體深度融合最需要突破的難點,是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必須攻克的“臘子口”。圍繞“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這個基本要求,包括人民日報社在內的許多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都在加緊建設“中央廚房”,這是傳統主流媒體立足深度融合、推動自我革命的龍頭工程。全面創新、深度融合,需要切實用好“中央廚房”這個機制,真正把創新的活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用好“中央廚房”,貴在優化採編資源的配置,使得傳統媒體立足全天候生產、全終端分發、全媒體傳播來重新進行布局﹔用好“中央廚房”,重在提升採編聯動的效能,積極適應移動傳播視頻化、個性化、社交化趨勢,著力實現渠道拓展、用戶沉澱、傳播擴大﹔用好“中央廚房”,難在融合機制的配套,必須迎難而上,構建全新的採編體制機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績效考核體系,全方位調動媒體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媒傳播需要全媒人才,主流媒體的核心優勢是人才優勢。要把全媒人才培養擺在突出位置,採取切實有力舉措,加快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素質過硬的全媒化集團軍。

第三,緊緊把握用戶這個中心。深度融合的效果最直接、最現實的檢驗標准就是用戶覆蓋。從主流媒體功能看,要真正在網絡輿論空間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必須與廣大普通用戶建立基於互聯網的緊密、直接、快速、廣泛而牢固的連接。從移動互聯網規律看,得用戶者得天下,這是傳播創新的基礎。要把滿足用戶需求、聚攏更多用戶,作為傳播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用戶的運營和推廣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根據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新趨勢、新變化,不斷優化推廣戰略。進一步加強同各大用戶平台的深度合作,借助社交媒體、興趣社群,實現主流新媒體用戶的全方位拓展。通過有品質的新聞和有特色的服務來贏得用戶、發展用戶、集聚用戶,打通社交平台和自有平台,著力構建完整的移動傳播體系。

第四,積極探索平台化這個戰略。移動互聯網中,真正最具影響力的產品大多是平台級的。依托平台特性,形成較為完整的傳播生態系統,就能在內容與服務的分發中佔據較大主導權,更好地提升用戶黏性,最終佔據價值鏈上游。在移動互聯網上要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平台,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傳統主流媒體在發展中也積累了一些優勢資源,具備條件探索平台化的發展路徑。在內容上,需要既實現自身的高效供給,又能有效匯聚各類符合用戶需求的高品質內容﹔在服務上,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用戶定制有特色的服務﹔在產品上,需要對接用戶需求,實現互聯網資源的有效整合。近年來,人民日報社先后在移動政務、移動公益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未來推進深度融合的進程中,需要圍繞內容生產、服務提供等維度堅持和拓展平台化的發展戰略。

人民日報社深度融合三大新舉

過去幾年來,創新移動傳播,給人民日報社帶來了豐碩成果。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的快速發展,為報社實施移動優先戰略、實現深度融合打下了重要基礎,已經成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前沿陣地,傳統主流媒體探索移動傳播路徑的先鋒。日前,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單位、重點新聞網站等主流媒體移動端建設推廣力度,積極扶持各類正能量賬號和應用。加強新聞媒體移動端建設,構建導向正確、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著眼推進深度融合,人民日報社在移動傳播創新中將堅持“重在打開空間、完善架構”,積極探索新的傳播手段,打開新的發展空間,嘗試用新的運營機制,全面完善內容、技術、推廣、經營的基礎架構。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有這樣三方面的新措施。

一是推出全國移動直播平台。全國移動直播平台於2017年2月19日正式上線,這個平台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人民直播”。該平台由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發起,與新浪微博、一直播合作建設,重在適應移動視頻直播的發展,將攜手各主流媒體、各級各類機構共同推進。“人民直播”平台以淨化直播環境,引導直播發展為己任,用新技術傳播和壯大正能量。目前已有百余家媒體機構、政府機構、知名自媒體、文體名人等首批加入,將著力打造一個主流的合作創新平台,所有加入平台的成員可共享優質直播原創內容、全流程技術解決方案、免費的雲存儲和帶寬支持,在內容生產和內容分發上共同探索全新的發展路徑。

二是啟動人民日報新媒體實驗室。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與電子科技大學共同發起人民日報新媒體實驗室,將依托人民日報社在新媒體領域的創新成果,發揮電子科技大學在電子信息領域的學科優勢,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新媒體領域,形成領先的電子信息+新媒體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一個面向國內外互聯網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開放型平台。依托人民日報新媒體實驗室,通過跨界合作、協同創新,《人民日報》將努力吸引頂尖的技術、優秀的人才、最新的創意,對新媒體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創意做到發展一批、培育一批、探索一批,始終保持蓬勃的創新活力。

三是實施人民日報新媒體地方推廣計劃。媒體渠道和用戶拓展需要因應移動互聯網發展新形勢,把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規律。放眼全國,發展空間廣闊。2017年,人民日報社將堅持“重心下沉”的推廣策略,為更多地方提供更加精細的本地化信息和服務,做到線上、線下相結合,行政推動、商業推廣、技術推送相結合,進一步做好人民日報新媒體的推廣,努力實現有新聞的地方就有人民日報、有用戶的地方就有人民日報。

當前,媒體融合已經到了向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人民日報社將著力創新工作理念思路,著力深化媒體內部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拓寬傳播平台載體,著力強化人才支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邁向相“融”,率先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擔當起應有的責任與使命。(作者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本文系作者於2017年2月19日在移動媒體創新論壇上的致辭,發表時有修改)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