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3期

淺析媒體報道對足球球迷言行的影響

吳嘉洞
2017年04月06日14:5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足球球迷言行失當作為一個體育和社會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並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球迷不當言行產生的過程中,媒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聯系實際案例,探究我國媒體對於足球球迷言行的負面影響,總結出媒體的影響體現在四個方面:媒體宣傳強化球迷心理定勢,媒體報道引起球迷模仿,戰爭詞匯助長球迷暴力傾向,煽動性報道左右球迷情緒。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足球迷﹔不當言行﹔媒體影響

足球球迷不當言行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體育問題,它不但擾亂了球場秩序和社會治安,甚至經常引起球迷騷亂和球場暴力,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阻礙了足球運動的健康長遠發展,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中國足球的曲折發展歷程中,球迷言行失當的事件屢見不鮮,如北京工體5·19事件、西安7·15事件等。即使在當前中國足球職業化快速發展,中超聯賽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球迷言行失當而引發的惡性事件仍然不斷發生,甚至愈演愈烈。上賽季的武漢宏興事件,江蘇球迷毆打申花球迷事件無不讓中國足球人痛心疾首。

社會各界在一次次經歷球迷不當言行帶來的陣痛之余,也一直在反思球迷不當言行的成因並不斷努力尋求解決之道。在分析球迷不當言行成因的過程中,人們開始關注媒體的作用,認識到媒體的報道和宣傳是球迷言行失當的重要誘因。本文通過查找分析文獻資料,結合現實案例,探究我國媒體對於球迷言行的負面影響,並提出相關建議。

一、相關概念界定

1.足球球迷

對於足球球迷的概念,目前還沒有相對權威、統一的界定。就“迷”字而言,1980年版的《辭海》的解釋是:沉迷於某種嗜好事物的人。若按此推論,所謂“球迷”即是:沉迷於球類運動的人[1]。那麼,足球球迷就是沉迷於足球運動的人。本文研究的足球球迷主要是球迷觀眾。

2.球迷不當言行

不當言行,顧名思義,就是指不正當、不恰當的語言和行為。

球迷的不當言行具體而言包括語言攻擊、投擲雜物、打架斗毆等,並有可能演化為嚴重的球迷騷亂和球場暴力,往往伴隨著極端情緒的宣泄。

總的來講,球迷的不當言行是一種球場上球迷在主客觀因素影響下而產生的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具有破壞性的非常態行為。

二、我國媒體對於足球球迷不當言行的影響分析

對於足球球迷不當言行的成因和影響因素,學界和業界已經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研究,並總結出了各個角度、各個層面的原因,其中,媒體報道被普遍認為是球迷不當言行的重要影響因素。但對於媒體具體是如何對球迷造成影響從而誘使不當言行產生的,仍然眾說紛紜。筆者廣泛閱讀文獻資料后,將媒體對於足球球迷不當言行影響的產生機制總結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媒體宣傳強化球迷心理定勢

媒體的宣傳具有強化單向性心理定勢的作用,大眾傳媒在傳播有關足球比賽報道中所表現的不公正看法或營造的氣氛,能強化人們的心理定勢,使觀眾和球迷產生明顯的心理傾向[2]。

在球賽開始前,特別是每逢重要場次的比賽,媒體一般都會對比賽進行前瞻,有時甚至會對比賽結果進行預判。如果現場觀看比賽的一些觀眾賽前關注了某些媒體的報道,接受了媒體的主觀性渲染,從而對比賽事先形成單向心理定勢和主觀心理趨向后,一旦比賽過程或結果遠沒有達到這些觀眾從媒體宣傳中獲得的心理預期,他們就會產生較大的落差感,從而在比賽中或者比賽后積蓄怨念,以致情緒失控,言行失當。

1985年5月19日,墨西哥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小組賽末輪,中國隊在主場北京工人體育場迎戰香港隊,中國隊隻要戰平即可出線。

當時的中國隊的實力要強於香港隊,賽前社會各界普遍看好,各大媒體爭相造勢,甚至開始預測比分。《足球》報刊載了一篇文章,名為《竹密難堵流水過》,文題就明顯寓指中國隊定能勢如破竹,輕鬆取勝。文章認為,中國隊應該贏香港隊兩球以上。

結果國足在北京工體1︰2爆冷輸給了香港隊,無緣墨西哥世界杯。更糟糕的是,賽后爆發了嚴重的球迷騷亂,是中國體育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

雖然這次騷亂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中國隊的糟糕表現和難以接受的比賽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賽前媒體的推波助瀾,大肆宣揚,抬高了球迷的心理預期,強化了球迷的心理定勢,為賽后騷亂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2.媒體報道引起球迷模仿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范圍內的足球比賽、足球事件都能夠得到國內媒體的關注與報道,其中當然包括國外足球賽場上出現的球迷過激行為和暴力沖突事件,國內的球迷們也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相關新聞。頻繁地接觸此類事件的報道,會使一些球迷產生模仿心理,當他們走上看台,現場觀賽,並且受相關因素的刺激后,便會效仿國外球迷的行為,從而導致不當言行的產生。

西方世界發生的一些球場暴力事件經常被電視曝光,使很多球迷產生模仿心理或共鳴感。就好比電視播放了暴力片而使社會暴力事件增加了一樣。這是造成越軌行為的一個“溫床”[3]。

這裡要提到傳播學中的“培養理論”,其核心觀點是:大眾傳播媒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受眾的世界觀。球迷相比於普通人肯定會更多地關注體育新聞,而媒體頻繁地報道球迷不當言行和惡性事件,營造出一種此類現象很普遍的“媒介現實”,使球迷受眾認為球場失當言行很正常,從而更容易失去自控,產生不當言行,甚至制造暴力沖突。

3.戰爭詞匯助長球迷暴力傾向

媒體為了刻意營造球賽劍拔弩張的緊張感和激烈感,會在報道中運用夸張的言辭,特別是與戰爭相關的戰斗性語言,而且此類語言在當前的體育新聞報道中非常常見。這些話語實際上是在標榜一種攻擊儀式,往往會助長球迷暴力傾向。

典型的例子就是“戰”,該字在體育新聞報道中是最為普遍使用的字眼,如“生死戰”“榮譽之戰”“復仇之戰”等。

新聞標題是一篇報道中首先傳達信息給受眾的部分,是吸引受眾的注意力的關鍵,自然也就成了戰爭詞匯的密集地,這種現象在新媒體平台更為普遍。在專門做足球資訊的懂球帝APP中以“戰”為關鍵字進行檢索,在一個月時間內發布的標題中包含有“戰”字的報道篇幅高達21篇,可見其使用頻率之高。

依然以懂球帝APP為例,其他常見使用的戰爭詞匯例舉如下:

屠,如“一場屠殺!埃裡克森禁區內低射破門,熱刺5-0斯旺西”﹔

斬,如“連斬中超BIG5,關於天津泰達,你需要知道的13件事”﹔

轟炸,如“俯身轟炸,戈麥斯進土超第24球”……

鑒於足球運動的競技性和對抗性,運用一些戰爭詞匯本無可厚非,但是過度使用,缺乏審慎地濫用,往往會引喻失義,以至將球場渲染成戰場,將比賽夸大為戰爭,使得球迷在潛移默化中具有了戰斗性和暴力傾向。

4.煽動性報道左右球迷情緒

媒體為了傳播效果和引起共鳴,其報道經常會具有煽動性,但往往也會出現問題。體現在具體操作層面,會產生主觀性報道、故意炒作內容甚至虛假新聞。在傳播效果層面,這些煽動性報道間接刺激了球迷受眾的情緒,甚至會讓怨念囤積。

可以注意到,賽場上球迷情緒的發泄對象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對方球迷、球員或教練,這裡統一為對方球隊﹔另一類是裁判、足協、俱樂部官員等等,為了方便闡述,這裡概括為“比賽第三方”。對應此分類,媒體報道的煽動性指向也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媒體報道的煽動性指向球隊。媒體為了吸引讀者,增加效益,常常會在比賽雙方的歷史淵源和恩怨糾葛上大做文章,刻意夸大比賽的意義,制造火藥味。此類報道的效果往往會渲染主隊情結,同時增加球迷對其他球隊的敵意。諸如“宿敵”“恩怨”“復仇”“雪恥”等表述經常出現在媒體的話語體系中,其對兩隊球迷的鼓動性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媒體報道的煽動性指向比賽第三方。裁判是其中最典型代表,“黑哨”“假球”“誤判”“漏判”等質疑裁判的論斷屢屢見諸報道,而且這些評判往往是不加考証的、主觀臆斷的,更有甚者出現認為比賽被操控的“陰謀論”者。一直以來,裁判問題都是引起球場秩序混亂、球迷騷亂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這些捕風捉影的報道增加了球迷對裁判的不信任感,也增加了不當言行爆發的隱患。類似的,足協、俱樂部高層等也都是媒體指摘的對象。

三、結 論

關於媒體對球迷不當言行具有影響作用這一點,學界已達成普遍共識,但是對於媒體具體是如何產生影響的,不同學者持有不同的觀點,缺乏統一性和系統性。本文通過分析總結出我國媒體對於足球球迷不當言行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媒體宣傳強化球迷心理定勢,媒體報道引起球迷模仿,戰爭詞匯助長球迷暴力傾向,煽動性報道左右球迷情緒四個方面,供學界其他研究者參考借鑒。

本研究也旨在給媒體工作者以啟迪和警示。媒體報道和宣傳對於球迷群體有著重要的作用,失當的報道會對球迷心態和情緒造成負面影響,甚至誘使球迷失當言行的產生,嚴重阻礙球賽進程和社會治安。因此,媒體應該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重大,要正確發揮自己的輿論導向作用,傳播真實客觀的信息,避免過度曝光、過度渲染,在報道中要注意正確引導和規范措辭,弘揚體育精神和積極的球迷文化,提倡文明觀賽,助力營造良好的球場氛圍。

參考文獻:

[1] 劉衛.我國足球球迷攻擊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

[2] 張志東,孔樣安.足球場暴力成因與防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88(3).

[3] 宋凱.當代中國足球迷現象解析——對北京,沈陽兩地足球迷的社會調查[J].體育科學,1996(6).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