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3期

淺論傳統媒體創新報道形態的時代意義

鄭艷華
2017年04月10日08:4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2016年,傳統媒體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於新聞輿論改革創新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內容為王”,精心策劃,主動設置議題,在重大事件、重要活動、重點工作中掌握輿論主導權。在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媒體創新報道形態,創新新聞敘事方法,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互動性,讓有意義的新聞有意思,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創造力、傳播力、感召力,進一步扭轉了“有內容不精彩,有思想傳不開”的被動局面。

關鍵詞:傳統媒體﹔報道形態﹔創新﹔創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聞輿論改革創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習總書記明確指出“創新為要”。他強調,今天,宣傳思想工作的社會條件已大不一樣了,“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1]。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新聞傳播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落后於社會發展,落后於讀者期盼,讀者就不愛聽、不愛看,就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要勇於創新、勇於變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華社作為中國媒體旗艦,引入互聯網思維,堅持敢為人先的自信,不破不立的勇氣,凝心聚力創新全媒體形態產品,並以矩陣姿態強勢亮相,獲得了“現象級”廣泛好評,增強報道傳播力、感召力、公信力。

一、傳統媒體強勢出擊

在媒體傳播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的當下,新聞傳播由大眾化趨向分眾化,受眾閱讀新聞的行為習慣悄然發生改變。其中一個原因,互聯網交互性、海量性、即時性、個人化傳播,受眾對新聞需求更挑剔、更多元、更個性。如何順應受眾新期待,滿足受眾參與、表達需求,如何了解和掌握互聯網傳播特點,創新報道內容、形式和手段,提升傳播力、影響力成為中國最大的權威媒體新華社的必然選擇。

智能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日益成為受眾獲得新聞資訊的重要平台。據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5年,我國手機視頻用戶規模為4.05億,增長29.5%。基於此,新華社在報道形態、內容和手段上不斷創新,全媒體形態產品以矩陣姿態強勢出擊,並呈現常態化趨勢。然而,新華社銳意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圍繞報道形態、內容和手段領域聚力探索,用互聯網思維構建新媒體報道視角,相繼推出“現場新聞”“《紅色氣質》微電影”“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紅色追尋——三個年輕人的長征路》”等“現象級”全媒體報道形態產品,實現報道形態與報道形式的完美融合,樹立起媒體深度融合的標杆。

梳理發現新華社全媒體形態產品,思想性、新聞性和故事性的新聞報道引人注目,其特點有三:

1.單線結構。抓住一個事件的一條主線和這一主線上的關鍵點,對其前景和背景,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全程追蹤並做具體剖析,對一個具體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全過程做全景般報道。

2.多線結構。同時鋪開幾條線索,在每條線索上都可能有幾個關鍵點。適用於對一個牽涉面較廣的事件做全面報道。這些線索可以是同一角度的展開,也可能是多角度的展開。

3.擴散結構。這種方式與多線式的區別在於它涉及面更廣,更注重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新聞事件在整個大環境中造成的輻射性的影響。

以“現場新聞”為例。“現場新聞”充分發揮新華社遍布全球的新聞採集力,圍繞同一事件,多路記者在同一時間從不同視角對同一現場展開直播報道,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現場新聞”創新內容和形式,融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直播流、H5等多種形式的報道直播現場,還原現場,精心設置議題與受眾產生共鳴,多層次、多角度揭示新聞內涵。“現場新聞”注重與受眾互動,注重受眾參與、體驗,搶抓新聞第一落點,把更加生動、鮮活的新聞現場呈現在受眾面前,開創了新聞報道新樣式。

二、過程論思維做融合報道

互聯網時代,新聞報道不再是你說我聽的單向傳播模式。對於正在發生的新聞,受眾愈發不僅限於滿足於被動接受靜態性報道,而是表現強烈的參與意識﹔愈發追求即時體驗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受眾既關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是什麼”與“怎麼樣”,又迫切需要認識事物發展過程的深層次信息“為什麼”﹔受眾不再滿足於知道新聞事實,更願意參與到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更希望看到新聞背后的故事﹔受眾不僅需要了解新聞發生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而且需要掌握事件深層和潛在的意義。基於此,記者用過程論思維進行新聞報道,不僅挖掘真實細節,報道事物的結果,而且反映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評價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揭示事物的本質,在深度、廣度,潛移默化中影響受眾。

以“《紅色追尋——三個年輕人的長征路》為例,三名普通年輕人擔任主播,選取紅軍長征路上十二個代表性點位,跨越五個省區,既從大視野覆蓋長征全過程,又從小角度細致展示重要事件的發生介紹長征故事,以全媒體手段開展行進式直播報道,受眾參與其中,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可讀、可聽、可視,贏得了受眾的普遍共鳴。

三、講故事 讓有意義的新聞有意思

改革開放近40年,崛起的中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奇跡”成為世界新聞的鮮活生動素材,“故事的核心”。新華社社長蔡名照指出,中國故事能否講好,中國聲音能否傳開,關鍵要看我們的話語外國人是否願意聽、聽得懂,入腦入心,引發共鳴。

在我黨的歷史上,毛主席是一位出色的宣傳家。延安時期,蔣介石對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進行新聞封鎖。為了讓外界真實了解延安,了解中國共產黨宗旨,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主動出擊,啟動“疏俊渠道”工作。

在一次接受埃德加·斯諾的採訪中,毛澤東娓娓道來古時延安被稱為“膚施”的緣由。傳說有一位僧人,來到此處普渡眾生。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隻老鷹快要餓死了,於心不忍,用刀子割下自己的肌膚喂老鷹,救活了它。埃德加·斯諾說,這個故事和西方的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十分相似。毛澤東感慨地說,我們共產黨人為了中國人民,不要說是自己的肌膚,就是生命也願意舍棄呀[2]!

1.故事傳播得好,離不開內容支撐。新聞作品傳播得好,在於精心策劃、主動設置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要求新聞工作者“要善於設置議題,讓該熱的熱起來,該冷的冷下去,該說的說到位。”作為新華社記者,必須國家站位,國際視野,巧妙設置議題,對重大活動、重大主題進行重點經營,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有力引導國內外輿論,履行“瞭望者”“記錄者”“推動者”“守望者”職責。

2.故事傳播得好,離不開高超的敘事技巧。從傳播效果來看,傳統媒體堅守“內容為王”,鮮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生動的細節是講好故事的“不二法門”。記者掌握一些把“舌頭藏在后頭”的敘事藝術,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巧妙運用第一人稱,交替運用幾種敘述視角,不僅將新聞人物、場景、地點和原因等新聞要素完整地呈現在受眾面前,而且通過借鑒吸收文學寫作技巧,挖掘戲劇化、情節化元素,用最短的文字傳遞最有力的事實,可給敘事帶來質的變化,讓立體、豐富、有深度的新聞報道第一時間抓住受眾的眼球,傳播得更快、更遠、更久。

3.故事傳播得好,離不開嫻熟的表現形式。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就是以受眾為中心,針對受眾接受的習慣方式,打破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界限,融合上述報道形態,吸引受眾參與、互動、體驗。

以 “《紅色氣質》微電影”為例。它正面宣傳中引爆傳統和新媒體輿論場的“現象級”作品,得益於以下三點:

1.議題設置。作為紀念建黨 95周年獻禮片,《紅色氣質》微電影題材宏大厚重,主題鮮明突出,展現中國共產黨風雨歷程中的責任與擔當、信仰和品格﹔加強選題策劃,深入解讀。面對新媒體時代碎片化、淺閱讀泛濫現實,重大活動、重大主題報道選題策劃設置議題能力不僅不能被削弱而是更強化,主流媒體策劃先行,謀定而動,明確目標,以大視野大布局,提升輿論引導力。

2.敘事結構。《紅色氣質》微電影選擇把微觀故事和宏大主題穿插並進,把鮮明主題、精彩故事和新穎敘事結合,平靜朴實娓娓道來,細節豐富且有表現力,不斷變換情感節奏。新聞報道的魅力還在於新聞寫得形象生動,生動語言和鮮活故事。正如老社長穆青所說:“我們的新聞報道如果充滿了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樣,立即透出鮮味來。[3]”

3.傳播效果。《紅色氣質》微電影運用新媒體表達方式,將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元聲畫元素傳播形態緊密融合,時長9分05秒的《紅色氣質》微電影,迅速在網上廣泛傳播,累計觀看量超過2億人次,留言達數十萬條。而與之相得益彰、個性鮮明、風格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激發受眾的閱讀欲,促其深入閱讀。

《紅色氣質》微電影實現了報道內容、敘事形式和表現手段創新嘗試,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樣式。

互聯網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受眾對“人”的關注比對事件更關心,對人的思想、情感、言行、遭遇、命運等更易引發共鳴。很多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本身就有戲劇性、故事化因素。對有情節的事件稍加提煉,就可以使之具有戲劇性。

通常,記者強調真實、客觀、公正立場,隱藏或忽略自己身份角色,常以第三人稱寫作,敘事語言表現為不通俗、不生動、不具體、不朴實。其實,這不是一成不變的,新的視角、新的內容、新的手段展示提高可視性、情節性、互動性,進一步提升傳播效果和影響力。筆者梳理歸納了喜聞樂見的六種講故事方法:

1.挖細節。介紹事實不停留在概念化的層次,那些關鍵的帶有現場的元素精心用墨。置身現場,環境是事態產生的原因,那些氣氛、情節、色彩等描寫,恰恰皆因環境所致。以細節打動人,細節有味道。

2.抓變化。抓住事實中那些具有變動的因素,即動態、變化、矛盾、沖突等情節,常常令文章跌宕起伏。

3.設懸念。記者敘述事實時,有意制造受眾期待以引起讀者對要報道的內容的關切之情,讓讀者好奇,猜測,以產生閱讀欲望。

4.寫人物。時政新聞、科技新聞、財經新聞等給人“高大上”“小眾”的印象,那些新聞事實比較平直、抽象,枯燥,沒有曲折事例,講故事的秘訣是寫人。人,構成新聞事件的重要因素,也是活躍因素。人,有背景、有經歷、有性格,從與此事件相關的人寫起,缺乏活力的事實也變得生動有意思,產生故事化效果。寫人,還要借用一些文學表達手法,如對話描寫、比喻、設問等,人物有血有肉,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5.煉語言。准確、清晰採擷中華文明語言的精華 ,用鮮活、形象的詞語敘述,繪聲繪色表達敘述者的經歷、感受,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說教,受眾為新鮮、生動、活潑的語言所打動,感同身受。

四、做有准備的復合型人才

互聯網改變了新聞報道傳播形態和敘事方式,但主流媒體的“瞭望者”“記錄者”“見証者”“狩獵者”“把關者”“奉獻者”角色作用始終如一。這就要求媒體人“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以扎實的工作作風深入調研﹔以腳踏實地的嚴謹態度挖掘豐富事例,鮮活人物,不斷創新發展,創作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

互聯網時代,做新聞更要學習。互聯網信息傳播打破地域的限制,國際與國內的分隔線模糊,這催促我們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新本領,不斷提高履職盡責能力。

1.洞察力。我們擁有一支高起點、高素質、高水准的新聞採編隊伍,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傳播規律理念、內容和手段,提高議題設置能力,讓“獨家、深度、新意”的新聞閃爍思想的光芒。

2.駕馭力。先進的媒體融合理念與駕馭力是創新傳播報道的“兩翼”,我們善於駕馭新聞各類體裁寫作,掌握全媒體採編技能,精通計算機程序語言,熟練運用數碼設備,極強的現場突破能力,以最快速度播發新聞。

3.融合力。中華民族文化具有包容的融合力,我們打造融通中外的敘事表達,創作融合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聲、光、電等元素的新華社全媒體形態產品的品牌,做這樣的復合型人才,你准備好了嗎?

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創造了世界現代化歷史上的發展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四個“大國形象”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廓清認識,找准方向。從全球視野的宏觀層面來看,中國的崛起具有書寫好故事的基礎,採用何種傳播形態闡釋好中國故事,則是傳統媒體贏得未來的必由之路。

2016年,新華社迎來85華誕。85年來,新華社始終成為新聞事業發展創新的領航者。對社會的責任與對時代的守望,新華人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在保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創新新聞傳播形態和表現形式,樹立起媒體深度融合的標杆,發展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網絡、信息報刊等媒體業務為一體的新型國際一流的世界性通訊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華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續寫新時代的中國故事,續寫中國發展的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2] 劉海貴總主編,孔祥軍分卷主評撰.新聞傳播精品導讀:新聞(消息)卷——范式與典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 張惠芳.人民記者穆青[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