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三點思考

李文冰
2017年04月25日13:0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三點思考

  新聞傳播學科如何適應傳播技術創新與媒體融合大趨勢?如何增強學科建設對傳媒技術與文化產業變革的適應能力和引領作用?如何服務於解決社會重大現實問題和提高國際話語權?這些都需要新聞傳播學加快推進學科建設的改革與創新,關鍵在於以互聯網思維重新定義和架構新聞傳播學學科知識體系,以融合發展理念重新確立新聞傳播學人才培養目標,以經濟社會發展趨向重新梳理新聞傳播學學術研究理路。

  知識體系重新再造

  互聯網的發展重新定義了人類生活和習慣,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虛擬現實等新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要及時確立起互聯網新思維,以對新聞生產、新聞制作、新聞傳播、新聞管理、新聞市場乃至整個傳媒生態進行重新審視和思考為前提,重新界定學科屬性,重新定義和再造知識體系。

  除有關新聞理論、新聞史學、新聞業務的傳統文獻基礎外,網絡新媒體、數據新聞、媒介融合、信息與通信技術、人機交互等新知識應成為新聞傳播學科知識體系的核心內容,並以新思維統領、重構學科框架,避免簡單的相加,促進新老學科體系的融通,促進從以知識傳播為主導到以知識發展及應用為主導的轉變。

  在專業設置上,當前教育部本科目錄下的新聞傳播類專業設置仍採取傳統專業與互聯網簡單相加的模式,在傳統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5個專業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字出版學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如何以互聯網思維實現轉型和創新,更加科學地設置專業,是新聞傳播學科體系架構需要思考和探討的重要方面。

  人才培養目標重新確立

  新聞傳播人才屬於應用型人才,離不開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訴求。在業界,新聞傳播進入立體化的全媒新聞時代,表現為3個重要特征:一是傳播渠道多元化﹔二是傳播主體全民化,人們既搜索、選擇、閱讀新聞,又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主動傳播,新聞生產發生重大變局﹔三是傳播載體個人化、社交化、普及化,人人都可以擁有個性化的傳播平台,人人都成為傳播者。

  隨著介質資源的壟斷性被打破,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急於尋求融合發展出路,而網絡新媒體則急於尋求內容資源合作,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內容、渠道、資本、技術上的競合使傳媒產業格局面臨顛覆性重構。

  立足於傳媒生態的變革和傳媒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新聞傳播學人才培養應確立起新的目標,要有“三個堅持”。即:在人才培養面向上堅持“小新聞與大傳播”兼顧,既培養傳統媒體精英人才,又培養新媒體從業者﹔既培養新聞媒體需要的專業人才,也為非新聞機構培養公共傳播人才﹔既培養職業傳播者,也培養全體民眾的媒介素養與傳播能力。在人才培養規格上堅持“思想與能力”“內容與技術”“經營與管理”並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新聞理想與激情以及高新技術與全媒體新聞採寫編評的復合能力。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堅持“產與學”“校與媒”“應用與創新”“就業與創業”結合,突顯質量與特色,培養具有高度政治責任感、全媒體業務技能、復合型、創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

  學術研究理路重新梳理

  科研能力是學科建設水平的主要標志。互聯網和傳媒技術發展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影響,滲透到文化、生活、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此為背景的新聞傳播學學術研究,要瞄准經濟社會發展趨向,重視與傳媒生態學、傳媒經濟學等新興交叉學科的協同、融合與整合,不斷實現學術創新。

  在新聞理論研究上,從以傳統媒體為研究對象的新聞價值、新聞倫理、新聞法學、受眾研究向新媒體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用戶研究、傳播形態等理論研究拓展﹔在新聞業務研究上,從傳統新聞生產、經營管理、廣告傳播研究向數據新聞、新聞消費、輿情研究、環境傳播研究、媒介話語研究、跨文化傳播研究等多領域延伸﹔在新聞史研究上,從以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為載體的新聞史研究向新媒體技術及互聯網發展對社會影響的專項研究創新。在學術研究的選題與方向上,其一要關注科學研究的前沿性,關注與傳媒行業領域的關聯度及與傳媒最新發展態勢的契合度﹔其二要關注科研成果的應用性特征及其對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在貢獻率。

  (本文作者為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