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專題片可視性策略探析
——以黨建專題片《回家》為例
摘 要:黨建專題片的直接功能就是對黨員進行黨性和先進性教育,但是,黨建專題片要遵循電視宣傳創作規律,適應受眾日益變化的需求。否則,節目吸引力不強,黨員干部群眾不愛看甚至不願看。筆者以創作黨建專題片《回家》為例,認為以受眾的審美意識和心理體驗為出發點,充分調動電視各種表現手法,把政治性理念藝術化、把思想性的內容形象化,才能提高黨建專題片的可視性,增強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關鍵詞:黨建專題片﹔思想性和可視性﹔敘事個體化﹔個性化﹔情節化
黨建專題片具有鮮明的黨性,這是它與一般電視節目的不同之處。黨建專題片在宣傳黨建典型,加強黨員教育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由於它所反映的是各級黨組織推薦或評定出的典型,這也就意味著編導在題材選擇上往往是被動的。在創作的過程中僅僅局限於匯報材料,照本宣科,就會造成黨建專題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局面,從而喪失了可視性,陷入既不能感動群眾,又達不到教育目的的窘境[1]。2016年3月,筆者接到湛江市委的任務,擔任黨建專題片《回家》的總編導。筆者雖然長期從事紀錄片和專題片的創作,但創作《回家》這樣一部宏大政治主題的黨建專題片,對筆者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回家》反映了湛江市委創新黨建工作思維和黨員管理模式,通過實施“失聯黨員歸隊工程”,使一萬多名失聯黨員重新回到了黨組織溫暖的懷抱,榮獲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獎。要把這樣一個宏大而又嚴肅的主題通過電視語言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就必須跳出以往黨建專題片制作中宣傳程式化的窠臼,尋求真實性和可看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筆者在片中嘗試借助多樣化的電視表現手法,增強了片子的藝術感染力。《回家》在2016年7月1日慶祝建黨95周年之日播出,在湛江黨員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廣泛贊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該片被評為2016年度湛江新聞獎一等獎,並推薦參加今年廣東新聞獎評選。結合《回家》創作的具體實例,筆者就黨建專題片如何增強可視性做了如下幾點的探索:
一、宏觀敘事與微觀描述相結合
黨建專題片傳統的創作手法是強調主觀宣教功能,其結果容易造成作品抽象大於具體,空泛壓倒細節,陷入敘事重說教、結構偏直白的俗套之中,導致黨員干部群眾不願意收看,教育效果也難以保証。《回家》作為“命題作文”所反映的內容很多,有黨員如何失聯、如何“回家”、如何“安家”、如何發揮作用,具有著較濃的工作經驗匯報色彩。筆者在創作中敢於突破“定點選題”所帶來的束縛,在創作中突出宏觀敘事與微觀描述相結合,專題片的“有我敘事”和紀錄片的“無我敘事”相結合,選取典型的、有影響性的事件和人物作為切入點,以小見大、以微觀引出宏觀,有效契合了當前“從嚴治黨”的宏大主題,全面、真實、形象、生動地反映湛江抓“黨員回歸工程”取得的成效。
二、思想性和可視性相結合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做好正面宣傳,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2]。黨建專題片在決定制作片子時就已經確立了它的傳播目的、收視對象以及在預期中所要達到的媒介效應。因此,黨建專題片一般有較強的“主觀”色彩。怎樣採用有效的方法來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嚴肅的話題變得平民化,達到最佳的收視效果。筆者在堅持真實性的創作理念的前提下,在《回家》中排除過多的主觀意念,不留痕跡,以平視的角度和態度去拍攝去接近失聯黨員,並結合調動電視的各種元素來抓住觀眾的眼球,如實地記錄了失聯黨員真實狀態和生活原貌。
1.敘事對象個體化、個性化
採訪作為一個細節,承擔局部敘事功能[3]。2016年3月開始,筆者帶領制作團隊輾轉北京、南寧、東莞、廣州和湛江五縣(市)五區,採訪了50余名失聯黨員。這50多名失聯黨員來自於各行各業,失聯的經歷遭遇各不相同。筆者在採訪拍攝時通過查閱資料、召開座談會、走訪群眾等方式,對拍攝對象的情況進行充分挖掘、細致捕捉,注重通過細節反映、運用故事來引入。筆者不給採訪對象定調子、念稿子,事先與採訪對象充分溝通需要了解的內容,再通過對話交流、現場訪談的方式,由採訪對象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情自然流露,真實展示生活的原汁原味與人物的原形原貌。如南三鎮非公經濟黨支部黨員朱真康,一個七尺大漢,當他談到自己的失聯經歷時是這樣說的:黨是我們的母親,偉大的母親,我曾經三次被湛江市評為先進優秀黨員,幾十年我相當於一個孤兒流浪一樣,沒有母親那樣的悲慘。說完這段話,淚水奪眶而出,一個老黨員對黨的忠誠和“回家”的渴望躍然畫面,令人感慨萬千,催人淚下。《回家》在2016年7月1日慶祝建黨95周年之日播出,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播出的當晚,立刻在湛江黨員干部中引起了積極反響和熱議,他們紛紛打電話或者發微信給湛江市委組織部表示點贊。來自基層的黨員認為《回家》中受訪的回歸黨員真情流露,感人至深﹔來自黨員電教部門的同志贊揚《回家》是黨建節目的創新,用這樣的手法拍黨建節目太給力了﹔廣東省委組織部有關專家對《回家》的創新手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認為這樣的採訪能給受眾強烈的視覺上和心理上的沖擊。
2.敘事講究情節化
《回家》雖然是黨建專題片,但作品借助的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理念說教,不是大段大段地引用工作材料作為內容主干,而是洋溢著真情實感的人物故事,用形象的,生動的一件件事例,使人不由自主地被帶入電視所創造的意境中去[4]。節目播出后,一些基層黨員認為《回家》不沉悶、可信、可親。筆者在片中巧妙安排和調節全片的觀賞節奏,在片頭、片中、片尾分別用故事化的文字和語氣對內容進行提示、過渡,並且設置懸念,引人入勝,以達到吸引觀眾收看的目的。
一是在片頭設置懸念。片頭是一個從非洲打來的電話開始的,電話的內容筆者引而不發,只是在楊杰偉剛果(金)經商的畫面配上了這樣的解說詞:楊杰偉,一個遠在非洲做生意的商人,今天是什麼原因促使他給組織部門打電話,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樣的開頭讓觀眾意識到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即將發生,心理期待應運而生,內心必然會產生看下去的沖動[5]。
二是在片中拍攝尋找失聯黨員過程中,大量採用同期聲、跟拍、抓拍、長鏡頭等多種拍攝方式,以一種旁觀者的心態引領觀眾靜觀事件的發展。運用長鏡頭推進敘事進程,自然流暢又富有變化,為畫面造成多種角度和景別。如用長鏡頭、跟拍吳川市黃坡鎮那羅村黨支部、遂溪縣遂城鎮個體協會黨支部全體動員,走街串巷,全力尋找失聯黨員的過程。在聲音的處理上更多地運用“同期聲”,而且多採用“聲畫合一”的方式,使畫面具有可聞性,給人逼真的參與感、現場感,從而真實地還原了湛江基層黨組織在尋找失聯黨員過程中的艱辛和復雜。
三是片尾與片頭、片中相對應,進一步渲染情感和意境,以此達到表現主題、感染觀眾的目的。在《回家》結尾,筆者站在今天的時間軸上,再次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人物,解說詞對他們找到組織或“回家”以后的情況做簡短的一兩句交代:陳墾如找到了自己原供銷社的老伙伴、支部最后一名失聯黨員馮德聰﹔李思源開始踏上了尋找那羅村黨支部最后一名失聯黨員的征程﹔在非洲經商的楊杰偉啟程回國向黨組織報到﹔周肖華和她的歌詠隊員在為“七一”演出緊張地排練。隨后,解說詞完畢,《黨啊!親愛的媽媽》原唱與歌詠隊員的歌聲融為一體,這樣的結尾使《回家》主題深刻,情感豐富,給觀眾帶來深深的感觸。
三、解說詞與畫面相結合
黨建專題片大多數的表現形態是以解說詞為主配以畫面,畫面的安排與調整服從於和服務於解說詞。黨建專題片解說詞凸顯的是宣教功能,功能定向性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鏡頭和同期聲的作用。筆者在《回家》中讓解說詞、畫面都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解說詞不“越界過位”,而力求通俗,避免了口號化、標語式的宣教,形成了平實的敘事風格。
1.解說詞不獨立成章,而是用同步的畫面和現場聲效敘事,給觀眾呈現出完整信息。比如,拍攝遂溪縣遂城鎮個體協會黨支部尋找失聯黨員畫面,支書和支委的同志頂烈日、穿荊棘、過田壟、進東家、出西家,最后卻空手而歸。整個尋找過程,沒有一句解說詞,全部運用同步畫面和現場聲效完成了敘事抒情、塑造形象的目的。
2.通過解說詞的過渡和連接,使畫面的剪輯更加流暢,為下面情節的展開做好鋪墊。比如《回家》裡的一段解說:吳川市黃坡鎮那羅村黨支部過黨組織生活時,在冊的108名黨員最多時來的人不到一半,黨支部書記李思源常為此傷腦筋。加入了這一段解說,使情節沒有過多的牽強 自然而流暢地轉入了尋找失聯黨員。
3.合理運用解說詞能夠使畫面敘事功能更強。比如解說:黨組織千方百計尋找失聯黨員,失聯黨員滿懷深情回應組織召喚。79歲的老黨員黃亞養在報紙上知道消息后,不禁老淚縱橫。與這段解說相匹配的畫面是老黨員黃亞養屏聲靜氣地聽兒子讀報,解說詞傳達出畫面難以表達的情感和理念,受眾在畫面中聯想到不同於畫面表面的信息,解說詞在這裡起到了渲染和引導的作用。
四、客觀真實性與語態親和力相結合
黨建專題片由於承擔著宣教功能,配音往往形成了居高臨下的語態語調,高亢、嚴肅、庄重,令觀眾容易出現審美厭倦感和被說教的逆反感。筆者在客觀真實的前提下,要求播音員根據《回家》故事化的風格和解說的作用特點,配音吐字用聲用氣的狀態都接近自然說話,客觀、恬淡,口腔相對鬆弛,使作品語態富有親和力,故事性更強。
黨建專題片要讓黨員群眾想看、愛看、願意看,就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黨性、思想性與可視性的關系,不渲染不說教不掩飾,遵循電視創作規律,研究黨建專題片的敘事技巧、表現方法,滿足受眾的接受心理,隻有融黨性、思想性於藝術可視性之中,才能創造出廣大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實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傳播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汪權.淺談黨建專題片中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J].黨建雜志,2008(6).
[2]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2-20(1) .
[3] 冷冶夫.紀錄片的敘事與結構[J].學術研究,2004(4).
[4] 楊敏.提高黨建電視專題片的可視性[J].新聞前哨,2006(9).
[5] 劉紅平,胡明華.電視紀錄片解說詞的敘述特點[J].青年記者2010(16).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