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4期

建構性教學模式在傳播學教學中的運用

——以動畫專業為例

陶榮婷
2017年04月27日15:47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傳播學,又稱大眾傳播學,這是一門理論性和時代性很強的課程,在其發源地新聞學院開設尚且需要深厚的社會學等相關人文社科學科知識體系的支撐,作為公共基礎課,如何在動畫專業深入淺出的講解這門課,如何讓學生了解此課程的實踐意義,需要長期的探索和思考。本文即以筆者的教學經驗淺析建構性教學模式在動畫專業的一些運用。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大眾傳播學﹔教學運用

大眾傳播學最初誕生在美國,創始人威爾伯·施拉姆1982年訪華后引入中國,最初是國內高校的新聞傳播學院或新聞系的專業基礎課。但隨著傳播學學科的發展和深入,很多相關專業也開始開設這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雖然大多數專業是同一門課程,且普遍採用郭慶光的《傳播學教程》,但是由於傳播學學科的交叉性以及學生學科背景的不盡相同,就加大了傳播學課程講授的難度。

一、建構性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建構性教學來源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發現知識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建構。這一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獲取,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建構情境(相關社會文化背景)和其他人的幫助(老師和同學)獲取學習資料,採用意義建構的方法獲得。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環境是由“情境”“環境”“意義建構”“會話”四大因素組成。“情境”是指學習的氛圍必須有利於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協作”是指小組成員之間在某一主題中溝通、合作﹔“會話”是商討如何完成課程任務﹔“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和幫組學生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1]。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師主要起組織和主導作用,為學生創造學習所需的環境和氛圍,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和彼此間合作,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既要把最新最權威的知識內容傳遞給學生,又要注意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特性:建構性教學模式的必然性

《大眾傳播學》課程內容的特點非常明顯。

1.知識點多,理論抽象且紛繁復雜

傳播學一直以來都是難教、難學。學生提不起興趣,老師也缺乏動力。這種現象是由傳播學自身的課程內容所決定的。自起源學說開始,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一系列傳統研究型學科的概念引入即注定了傳播學學科的純理論性:眾說紛紜的傳播模式,多重視角的傳播類型,艱澀深奧的媒介工具理論,各具特色、層出不窮的傳播效果理論,這導致《大眾傳播學》課程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

2.課程理論大多為指導性,與實際生活脫節

傳播學的大部分理論都很抽象,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大。不同維度的傳播模式高度抽象、高度凝練可以快速地厘清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傳播現象,但是對於學生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

有著“預言家”之稱的麥克盧漢,他的“媒介即信息”“地球村”等一家之言在解釋現實問題上驚世駭俗、令人茅塞頓開,但是理論僅僅止步於此,與媒介實踐操作相距甚遠,實際應用不足,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學生普遍認為學而無用。

3.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傳播學雖然偏重理論,但是歸根結底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傳播是無處不在的,傳播學課堂教學就是最好的實踐。如何將這種無處不在的信息傳遞形式用實踐的方式再現,讓學生深刻的理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顯然是無法做到。

長期以來,受傳播學學科課程限制和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眾傳播學的教學一直以教師為主,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對學生缺乏創新性、能動性的教育內容。在這種課堂模式下,課堂即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分析案例,學生則是被動的“聽、記、背”方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傳受角色固化、模式單一,課堂成為教師個人的“TalkShow”,學生無法與老師有效互動,缺乏反饋,這顯然與傳播學家長期探索的有效循環傳播模式背道而馳。同時一成不變的傳播技巧也無法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而傳播效果又恰恰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最終環節和目的。

一方面純粹的理論講解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動畫專業的學科特點促使學生更注重視覺聽覺等具象感官,偏重實踐。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筆者決定改革教學模式,以建構性教學為線索,串聯起傳播學課程的整體脈絡。

三、建構性教學模式在傳播學教學中的運用

在大眾傳播學教學過程中,課程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熟悉並掌握相關的傳播學理論,獨立思考當下的各種文化傳播現象,同時綜合運用傳播學理論進行分析,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傳播學教學過程中,建構性教學模式有利於樹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主動學習和分工合作,發揮其能動性,解決現實問題。

大眾傳播學課程起源於新聞學,與時事動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動畫專業學生對這些毫無興趣,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建構性教學不僅需要借鑒探究性教學模式,更需要在案例選擇、情境設置、主題安排等方面綜合考慮,量身定制。

1.設立“主題教學”,確立學生的主體性

作為學科的補充,大眾傳播學在動畫專業是公共課,學科地位的邊緣化導致了其教學方法和要求與專業課不同,它不需要復雜的理論講解,教學內容也無需過難過深,首要任務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確立學生的本體地位。所以這門課的目的是打開視野、啟迪心智,而重中之重是教會學生“學習能力”。打破知識界限,不再單獨教授教材上的知識,取而代之的是經過整合的“主題式”課程。具體實施方法更接近現在的幼兒園,學生們分成小組,按課題完成任務,老師負責引導。例如,每次課結束時會針對第二次課的教學要求來給學生布置“主題”,讓他們課后去搜素案例進行分析。在講到人內和人際傳播時會讓一組學生例舉關於人際傳播的實例,在上課時進行討論,學生課下的准備就是人內傳播,團體內分工合作即是人際傳播的最佳形式﹔在講到大眾傳播時,讓學生結合當下的大眾傳播形態,分門別類進行分析,學生大多數會以當下熱門的網絡和微信來舉例,教師則是實時點評,新型的大眾傳播形態與傳統的傳播載體有何不同,不同環境下不同受眾之間的傳播形式和手段的區別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新型的媒體等﹔在講解到傳播效果時,讓一組學生中每個人進行舉例分析,結合專業,例子最好是動畫作品,有的學生以《喜洋洋灰太狼》等國內知名動畫為例,教師在課堂則進行引導衍生如“影片分級制度”和中西方文化內涵等多領域深化。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不僅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也能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有透徹的、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都很高,教學效果也很容易實現。

2.自由課堂:實操性和體驗性相結合

現在的大學教育已經脫離了“精英主義”的色彩,進入到“公民教育”,既然是“公民教育”,實操技能培養則是重中之重。目前的大學價值將不再是提供知識,而是切切實實的“能力上身”,尤其是處理、整合不同的信息並作出判斷,這種彈性的能力,才是通往職場的路徑。傳統的課堂如何演繹實操性和體驗性,自由課堂是一種嘗試。“自由課堂”是一種由教師確定講課主題並進行指導,由學生自己准備教案,組織課堂,自己當老師來傳授知識的學習模式[2]。

除了主題性的案例搜索之外,在整個的課程講授過程中,會挑選幾個主題(例如綜合性的傳媒現象、網絡事件、電視節目和電影等),讓學生分組來完成每次“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給學生創造輕鬆的氛圍、創立自由的“情境”,同時幫助他們審核、把關搜集的資料、准備的課件、甚至還有一些必要的彩排,學生可以通過組內分工:搜集資料(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甚至是廣告、紀錄片等多種形式)、撰寫講義、准備課件來完成一次“講課”,講課的形式也可多種多樣,講授式、互動式、討論式、游戲式、甚至是實驗式。教師則是作為聽眾在台下進行點評和分析。例如針對美國持續了半年的總體大選,從9月開課之初,我就要求他們實時關注,到了11月總統大選結束時,同學們搜集的資料已經很全面了,於是給他們分成四組,讓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如何看待美國大選”,最終他們用准確的數據、全面的視角完成了四次講課,這其中我一直在引導他們篩選資料、尋找視角、剔除論據、完善觀點,通過這次“教學”,同學們對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有了全面和深入的認識,也對媒介的傳播形態等有了透徹的理解。

四、結 語

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自覺的將自身的知識體系融入到生活實踐中去,現在的學生普遍都存在生活經歷少、社會實踐少、理論意識淡薄、與實踐脫節等現象,而建構性教學法好像一座橋梁,它介於傳統教學和媒體實踐之間,幫助學生建立這種意識,提升實踐的能力,正如杜威曾言:“最好的一種教學就是牢牢記住學校教材和實際經驗二者相互聯系的必要性,使學生養成一種態度,習慣於尋找這兩方面的接觸點。[3]”

這種嘗試雖然不能應用於所有的理論性學科,但是對於傳播學這樣一門枯燥、難懂的課程來說,也許會大大地縮短“學”和“用”之間的距離和落差,我們的學生,也許不會再感嘆:學這門課到底有什麼用。

參考文獻:

[1] 李新宇.大眾傳播學建構性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教育,2010(5).

[2] 尹金鳳.論傳播學教學中的建構性學習[J].長沙大學學報,2008(4):155-156.

[3] 張繼學.案例教學及其在國內的發展現狀[J].職業教育研究,2004(11).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