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5期

開放融合的媒介教育理念及模式探索

——專訪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教授

思  涵
2017年06月02日09:2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編者按:新媒體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其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也迅速推廣開來,出現了很多的內容融合、終端融合、機構融合、網絡融合模式及現象,在傳媒教育界,更多的是體現在多學科融合方面,學術研究思路更開闊、研究方法更靈活,一些理論研究的新范式與新形態日益形成。在媒介融合趨勢下,新媒體技術在教育行業不斷得以應用,推動了教育層次的逐步提高,教學模式更具開放性與兼容性,在方法上更突出實用性。在媒介發達的傳播格局中,構建新的適應新時代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教育持續發展的保障。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目前是澳門科技大學的第三大學院,該學院突出教學實踐性,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性。本期欄目組榮幸邀請到該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志慶教授,請他談談自己在傳媒教育行業的一些親身體會和獨特之見。

張志慶:男,1961年9月生於山東省青島市,文藝學博士。現任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任澳門傳媒研究中心主任,華僑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曾於2011年6月-7月到波士頓大學和北美中華基督教學者協會訪問﹔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在英國劍橋大學英語系(Faculty of English)作訪問學者。2014年代表山東大學參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組織的“第十四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主講的《外國文學》獲一等獎。在澳門科技大學為全校本科生開設選修課“世界文學名著選讀”﹔為人文藝術學院傳播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開設“媒介/文化與傳播專題”“全球化與傳播”。主要學術專著:《繼承與叛逆中的生存》《歐美文學史論》,主編《城市發展中的文化記憶》等。近幾年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CSSCI)發表學術文章十余篇。先后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有《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美學及其當代價值》《宗教與當代藝術》《網絡時代的文藝傳播研究》《澳門城市文化創意現狀及未來建設研究》《澳門文化與城市形象研究》等。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張院長,您好,很高興能採訪到您!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是澳門科技大學最年輕的學院,但通過近十年的努力,貴院已經發展為澳門科技大學的第三大學院,請談談貴院的發展情況及辦學理念。

張志慶:您好,我也很高興接受貴刊的採訪!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2008年迎來第一屆學生,明年(2018)是建院10周年。目前,我院在校生1500多名,有傳播學、設計學、美術學、電影管理與制作等學科,具有本、碩、博三級學位,擁有“多媒體新聞制作教學實驗室” “金木工設計實驗室”“世外陶苑:陶藝實驗室”,正在建設和計劃建設“數位建構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在教學方面,我們不同的學科在不同層次有不同側重。如傳播學,全面強調研究方法的系統學習﹔設計學本科階段和碩士研究生階段側重動手能力和策劃執行能力的培養﹔美術學繪畫專業方向在碩士和博士階段都安排了寫生和實習﹔電影管理則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業界管理或創作經驗。為保証和提高教學質量,我院按照學校統一要求,定期進行課程檢視。目前,正在參加有英國質素認証機構進行的“大學質素核証”(IQA)。教學管理上,我們完全實行和貫徹學分制,並且每學期按照GPA成績設立“院長優秀獎”等獎項。教學與考核注重多元化,經常採用小組討論和報告等方式。在科研方面,我們對教師科研成果的發表以鼓勵、獎勵為主,希望教師有更多的時間指導學生。在學科建設方面,我們採取差異化發展策略,充分利用澳門的地域優勢,迅速建設和提升學科及其水平。在師資方面,我們力求國際化、多國籍化。我院傳播學師資力量很強,絕大多數老師在美國、英國等海外名校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有8位全職博士生論文指導教師,還有10多位兼職指導老師。

記者:近些年,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澳門和大陸的互動和交流越來越頻繁,在學術合作與交流方面,貴院和大陸有哪些互動呢?通過互動交流各自都取得了哪些成績?

張志慶:多年來,我院與海內外很多學術機構和組織有著持續不斷的交流,和中國內地的互動更多,尤其是這一兩年,中央政府和教育部給了澳門很多政策的傾斜和實實在在的支持,澳門特區政府也一直鼓勵澳門與內地的交流。我院在不同學科與內地高校和其它組織建立了多種形式的聯系,如與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共建教育部伙伴基地“澳門傳媒研究中心”﹔與南京藝術學院合作成立“南藝澳門中心”﹔與景德鎮陶瓷大學合作成立“澳門陶瓷研究中心”﹔聘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武漢大學等高校的教授前來授課﹔邀請內地業界知名人士,如著名導演、演員,著名畫家、書法家、記者,著名企業家等前來講座。通過這些交流,大大增進了內地和澳門之間的互相了解,推動了我院乃至澳門的學術發展。比如,我們邀請的學者很多是內地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的著名教授,有的還是國務院學科評議組的召集人或委員,他們的課堂教學、他們給我們的建議都是很有採用和參考價值的,有的學者還在我們這裡就教學環境、學生狀態等方面做調查,形成報告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而我們一貫的學分制教學,學術管理委員會決策體系,低成本而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簡單、直接、寬容的學院文化氛圍以及澳門的多元文化、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國際化開放環境等,相信對內地學者有所啟發。

記者:澳門具備開放包容的國際輿論環境,依您這麼多年的教學實踐及對學生的培養,請談談這樣的輿論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以及日后就業有什麼促進,或者說有什麼幫助呢?

張志慶:澳門作為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都市,無疑會讓每一個來此求學的內地學生感受到社會文化的差異性,有學生曾跟我說,他們甚至會感受到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但如果慢慢適應了這種差異性,就會體會到澳門在漫長的特殊歷史中形成的稍嫌緩慢但極為有序的社會生活節奏以及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這種情境對青年學子來說應該是有利的。首先,一些學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平復自己急躁、甚至功利的成長訴求,享受學習過程本身。其次,內地學生在這裡感知多元的、但很平和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景觀,他們借助澳門這個窗口了解世界的多元與變化,這有助於他們盡快培育開闊視野與成熟心態,並能相對成熟地規劃未來發展。比如,我們有些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對未來深造或求職方向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

記者: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整合營銷傳播”這個專業,以及此專業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才能適應當今傳媒業的職業要求?

張志慶:整合行銷傳播是傳播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可以勝任整合行銷、數字行銷、跨文化行銷以及全球行銷傳播領域相應工作的專門、高級人才,因此在目前的科目中,除了專業基礎課,我們還依據相關領域日新月異的需求變化,開設了全球化與傳播、消費者洞察、創意策略與執行等科目,我們希望學生通過這些科目的學習,可以將廣告、公共關系、新媒體傳播技術、全球傳播等諸多領域的專業知識有效結合,並應用於未來實踐。在一些專業科目的講授中,老師們不但重視理論的傳授,還很注重結合新近發生的重要案例、新聞事件進行介紹與分析,不斷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記者:您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網絡時代的文藝傳播研究》是時代所需,請您談談當前網絡時代的文藝傳播有哪些特征?目前存在什麼問題?您認為最需要完善哪些方面才能使文藝傳播走健康發展之路?

張志慶:從傳播學角度看,媒介一體化,是世界進入網絡時代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而媒介一體化,帶來文化全球化的強大趨勢。我們必須意識到,現代的全球化不同於古代的全球交往,不僅僅范圍大大擴大,更重要的是,它影響生產方式,也重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文化全球化帶來文化的同質化(Homogenization)。在傳統意義上,文化被視為一個與場所相聯系的空間概念,文化是具有明確清晰的邊界和客觀確定的真實存在。現在,在數字化時代,文化與場所的聯系越來越小,去地域化,文化不再是純粹性和真實性概念,而要在混合、流動的語境中被考慮,被重構。換句話說,全球化意味著文化的整合,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文化正在形成。

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文藝傳播出現了兩個極端的現象。一方面,網絡時代相較於大眾媒介時代,文藝傳播的成本和難度大大降低了,例如出版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們無時無刻不接觸網絡,從而降低了傳播難度。網絡媒介使得大眾能較為容易的、廣泛的接收到文藝作品及其帶來的影響,且模糊了區域化的界限,網絡數字化的閱讀平台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能實現互動交流。文藝傳播受眾多,范圍廣。

另一現象就是網絡文藝的娛樂功能極度擴大化。網絡媒介是大眾可以人人參與的,由於大眾的審美水平參差不齊,由於網絡文藝的商業化操作,娛樂性的甚至低俗化的內容更容易得到廣泛關注和傳播。我們注意到,雖然網絡時代使得信息的傳播變得更方便,但是精英文學仍舊沒有達到很好的傳播效果,精英文學還是隻在一小部分精英群體中傳播。例如最近出現的中國網絡文學“海外熱”現象,“熱”的只是一部分快餐式的流行文學,僅僅滿足讀者閱讀的“快感”。以滿足生理快感為基礎的娛樂化文藝作品,其民族性特征、價值性深度都是有限的。精英文藝的缺席,更進一步促成低俗網絡文藝的流行。我們應該倡導,文藝創作者自覺加強基於民族優秀文化的創作及其網絡傳播﹔倡導形成“文藝經典崇拜”的文化環境和網絡氛圍,從而抵制庸俗作品的流行,提升大眾的審美素養。2017年3月,魯迅文學院召開有關網絡文學的研討會,會上有學者提出,改變以玄幻、言情為主的網絡小說現狀,借鑒20世紀以來世界范圍內“文藝重寫神話”的思路,以神話譜系為坐標,以神話原型為根基,重寫-再造神話,寫出當代的創世神話。這是很好的思路。當然,如何使得精英文藝“非精英化”,即保持質量又放下身段,走向大眾,影響大眾,依然是大家共同的、未竟的課題。

記者:貴院積極追求“實戰實踐”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新聞傳播實戰與實踐,為今后的職業道路積極鋪墊,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舉措?

張志慶:“實戰實踐”是我院所有課程都強調的,尤其是在本科生教育階段。就傳播學而言,首先,在課程設置中,我們已經貫徹了實戰實踐的理念。例如,我們開設的影音制作、多媒體制作、電腦輔助新聞等科目,實踐性很強,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學生的評估結果顯示,這些科目比較受他們的歡迎。再如,我們的課程安排中有實習一項,計入學分,要求學生到專業相關的單位進行實習,並安排老師監督實習情況。學院鼓勵老師們在一些科目的講授中理論與實踐並舉,關注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動向,不斷更新授課案例,邀請業界人士參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我們建立了“多媒體新聞制作教學實驗室”,配備了專門教師與技術人員,不斷增加和完善設備﹔第三,我們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機會。例如,我們與澳門電視台、澳門日報、澳門氣象局、香港文匯報等以及內地的新聞機構、企事業單位合作,為學生拓展實踐空間﹔第四,我們擁有自己的學生記者團,每年都會改善組織架構、更新成員。記者團負責《今日科大》紙質版和網絡版的編輯與發行。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