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7年·第5期

探析宏觀經濟中民生新聞報道的技巧和對策

張  維
2017年06月05日09:03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我國已進入“十三五”時期,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決勝階段,面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三期疊加”的調整和挑戰,要求我國經濟宏觀上必須以“三去一降一補”為主要階段性任務。作為主流新聞媒體,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對於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宏觀經濟的報道,不應僅僅局限於對宏觀經濟和政府相關調控政策面上的報道,更需要與受眾群體切身的感受相融合。為此,本文立足大經濟小視角,客觀地梳理並分析了近年來一些典型宏觀經濟報道,並結合實際針對性提出宏觀數據在常規經濟報道中的亮點,以期根據經濟發展和新聞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提升宏觀經濟報道中“翻譯官”這一角色的影響力。

關鍵詞:宏觀數據﹔挖掘熱點﹔貼近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5-0117-03

GDP、CPI、PPI,這些在各大媒體出現頻率較高的宏觀經濟中關鍵性詞語,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常常是一知半解,甚至讓很多人一頭霧水。它們到底距離百姓生活有多近?實際上,宏觀經濟報道隻要找准切入點,也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當好宏觀經濟“翻譯官”,即使是重大經濟題材,再宏觀的經濟也能確定民生視角的方位。

一、大經濟小民生 解讀民聲質疑

數據發布月月、季季有,回避數據堆砌,讓讀者從數據的視角疲勞中轉型,以吸引其了解數據解讀中,諸多的民生情懷,是宏觀經濟報道中值得學習並探索的路徑。

被統計、被增長、被平均……每次數據出爐以后,各種詼諧調侃就會出現,尤其前些年這方面的聲音最為典型。“陝西GDP達到16045.21億元。”陝西2013年的GDP至今令人記憶猶新,面對這樣漂亮而宏觀的數據,如何避免不再被網友、讀者冠以“被統計”“被增長”之名?為了從GDP中挖掘出民生含金量,記者採寫時,將一幅原本干澀的數據發布會,通過官方新聞發言人的解讀予以報道,使老百姓一目了然。

以2013年全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為例,報道以官方新聞發言人解讀為切口,“2013年是我省今年來經濟發展困難最大的一年,這種困難大於2009年,盡管這樣,一些主要指標都是在全國前列,全省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趨好的發展態勢,成績確實來之不易。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6045.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刊發於《三秦都市報》2014年1月23日A16版)簡單的數據背后,對經濟困難的因素進行了剖析,同時,在報道過程中,對質疑較大的“各省GDP總量加起來緣何超全國”這一問題,通過新聞發言人現場解讀:“有的人很細心,將公布的各市的數據再加一遍,比全省公布的總量多了接近200億元,所以多出來的這個比例是1%,按照計算規律,誤差在3%都算在可控范圍。”(刊發於《三秦都市報》2014年1月23日A16版)這樣的回答讓讀者一目了然,輕鬆走出數據誤區,既普及了統計知識,又體現了強烈的現場感,且及時准確的將數據融會貫通其中,回避了“炮轟”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是決定人民幣匯率長期發展趨勢的根本性因素,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主要表現在GDP的增長上,哪個國家(地區)的GDP越高,就說明這個國家(地區)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很活躍,而且經濟也很繁榮[1]。此外,GDP越增長就越會提高本國的經濟綜合實力,經濟綜合實力的增強就越會提高本國貨幣在國際中的地位,從而代表強大經濟實體的貨幣趨於堅持上升而不下降。

二、貼近生活話題 傳遞人文情懷

宏觀經濟報道選擇民生視角,既是新聞宣傳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需要,也是新聞報道的內在要求。從民生的角度去報道經濟新聞,用體驗的方式去感受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不僅使經濟新聞摒棄冗雜的數據,富有人情味,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媒體傳遞出濃濃的人文情懷。

發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經濟鏈中,許多行業出現低迷、下滑趨勢,引起上至政府、下至經營者的高度關注,這一宏觀經濟現象唯獨普通百姓抱著看熱鬧的心理袖手旁觀,而職業的敏感性讓記者捕捉到,廢品回收行業因產業鏈條收緊、價格普遍走低、庫存積壓,導致經營每況愈下,甚至有的廢品站、收廢人員壓根不敢再收居民家裡的廢銅爛鐵,顯然,金融危機已悄然波及市民生活。隻有掌握賣廢家庭希望高價格回收的共性心理以及不斷走低的廢品行情,才能讓這篇鮮為人知的經濟題材新聞更貼近服務性。於是,記者經過深入採訪,最終以《廢品回收價格下調了 “破爛王”的日子難過了》(刊發於2008年10月30日《三秦都市報》)為題整篇推出,由於文章切入角度很小,而涉及到的金融危機這一個話題很大,被當日評為是一條真正貼近市民生活的經濟新聞。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