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選秀節目進擊暑期檔 能否再造一個李宇春?

《燃燒吧少年》選手與導師李宇春、舒淇合影
TFBOYS
SNH48
《明日之子》“星推官”薛之謙、楊冪、華晨宇
《明日之子》首期節目選手候場區
2004年,一首《想唱就唱》唱遍大街小巷,開啟了草根變明星的大門,也拉開了內地選秀節目的序幕。之后,《加油!好男兒》、《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持續火爆熒屏,李宇春、張靚穎、李易峰、井柏然等選手如今已經成為娛樂圈炙手可熱的偶像明星。
然而,當下的年輕觀眾對傳統選秀理念及模式已失去興趣,全新的偶像養成模式更受“90后”、“00后”的追捧。近年來,各大電視台和視頻網站紛紛在偶像養成類節目上發力,但無論是節目還是選手,似乎一直沒有“爆款”出現。在今年即將到來的暑期檔,多檔偶像養成節目又扎堆互聯網平台,這次能否再造一個“李宇春”?
借鑒日韓,SHN48和TFBOYS突圍而出
所謂“偶像養成”,就是讓粉絲見証並參與偶像的誕生全過程。養成系偶像通常是素人出身,其出道和成名與粉絲的支持密不可分,而由此形成的偶像和粉絲之間的關系也更加“忠誠”。
偶像養成在日韓擁有相對成熟的模式。無論是日本的杰尼斯事務所,還是韓國的SM、JYP等娛樂公司,都會招收有潛質的年輕學員進社,並對他們進行唱歌、跳舞、主持、表演等全方位的培訓,幾年后再包裝出道。這些公司都有大量的“練習生”儲備,能精准把握年輕受眾尤其是女性受眾的喜好,不斷推陳出新生產一代又一代的優質偶像團體。
反觀中國內地市場,偶像養成最成功的當屬SNH48和TFBOYS。大型女子偶像組合SNH48由絲芭文化打造,借用日本知名女子團體AKB48“可面對面成長的偶像”概念,並依托小劇場演出及線下互動活動,快速發展起一批熱衷於二次元文化的鐵杆粉絲。之后,SNH48還衍生出BEJ48、GNZ48兩個姐妹團體,人氣成員更在影視界嶄露頭角,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TFBOYS的成功也得益於練習生制度,其經紀公司“時代峰峻”於2010年開始招收12歲以下的少年進行培訓,組成“TF家族”。王俊凱和王源是其中的家族成員,憑借翻唱歌曲、自制綜藝等在互聯網逐漸累積了人氣。之后易烊千璽加入,三人參與的綜藝節目《TF少年GO》在網絡引起轟動,TFBOYS隨即走紅。
創新模式,網絡“養成”今夏發起進攻
SNH48、TFBOYS的火爆,令國內綜藝界看到了打造偶像團體的潛在市場,選秀節目也隨之走向新模式,《燃燒吧少年》、《蜜蜂少女隊》、《夏日甜心》等偶像養成節目開始席卷熒屏。然而,節目的創新理念雖引起關注,但本質上仍然難以擺脫傳統選秀的“PK”、“戰隊”模式,選出的偶像也往往隨著節目的終結而銷聲匿跡。
實際上,偶像養成是偶像和粉絲共同養成的過程,傳統舞台賽制將觀眾與選手隔離開來,粉絲的參與感和互動性不強。相對而言,互聯網平台在這方面擁有天生優勢,於是各大視頻網站陸續向偶像養成類節目發起進攻。6月9日,芒果TV《2017快樂男聲》全國晉級賽300進30將拉開帷幕。轉戰網絡平台后,“快男”取消了評委評判方式,改由女生選男生,並加入真人秀、競技等新玩法。6月10日,騰訊視頻打造的《明日之子》也將正式開啟。該節目設置“美顏”、“獨秀”、“魔音”三個賽道,打破傳統的唱歌選秀模式,開啟多元化偶像誕生渠道。此外,由何炅何冰聯手操刀的《超次元偶像》、王思聰林更新推出的《次元星計劃》、愛奇藝斥巨資打造的《中國有嘻哈》等同類節目也都提上了播出日程。
《明日之子》節目負責人邱越表示:“很多電視養成節目從頭到尾都是少數導師或評委決定賽果,這不一定符合現在用戶的喜好。而我們選出的選手,有的長相討喜但才藝一般,有的個性奇怪很難接受,但相信節目播出后每個人都會有粉絲。我們希望通過偶像養成的過程,表達年輕人多元化的價值觀。”至於比“選”更重要的“養”,邱越稱:“剛開始服裝造型都是他們自己的,舞台也比較簡單,展示一個原生態的狀態。到了升級戰,我們會包裝一個完整的秀,最后的總決賽更是讓每個人都能有充分的表演和展現。在這個過程中,選手們除了接受高強度的訓練,每天還會在平台上跟粉絲互動,而推廣的量級跟人氣相關,這樣逐漸篩選出最受歡迎的選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