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奧斯卡新增774名評委 馮小剛為何被分到編劇類

2017年06月30日05:19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奧斯卡新晉評委 馮小剛為何被分到編劇類

  當地時間本周三,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新增774名奧斯卡新評委,打破去年創下的新增683名評委的紀錄,成為新增評委數量最多的一年。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范冰冰、姜文、甄子丹、馮小剛、陳可辛、許鞍華、杜琪峰、趙小丁、溫明娜、黃榮亮、顧長寧等入選奧斯卡評委會委員,未來他們將擁有奧斯卡獎項的投票資格。

  奧斯卡評委已有7000人

  馮小剛分到編劇類

  這份招新名單充分展示了多樣性,成員來自57個國家, 39%是女性,30%為非白人。2016年年初,學院的6261位奧斯卡評委中約92%是白人,75%是男性。去年和今年的招新都致力於改變“老白男”的組成結構。截至目前,奧斯卡評委超過7000人,在新增的700多人中,一共有96位獲得過奧斯卡提名,其中24位是小金人獲得者。

  新增名單中,陳可辛、許鞍華、杜琪峰入選導演類別,張曼玉、姜文、劉嘉玲、梁朝偉、甄子丹、范冰冰、溫明娜、黃榮亮入選演員類﹔歐陽寶屏入選選角導演類別﹔趙小丁攝影類別﹔施南生制片人類別﹔顧長寧音效師類別﹔游乃海、馮小剛入選編劇類別﹔蔣顯斌紀錄片制片人類別。

  據悉,入選評委候選人的要求是“必須在電影行業展示過出色成就”,比如演員就需要參演過至少3部院線放映過的長片,而導演至少要拍過兩部影片。奧斯卡評委的隊伍逐年遞增,先開始,每年新受邀的評委人數隻有100多人,前年達到300多,去年躍升683人,今年更是驚人的774位。

  去年新增華人評委20位

  賈樟柯去年也被分到編劇類

  去年新加入的奧斯卡華人評委也有近20位,包括侯孝賢、賈樟柯、華裔導演溫子仁、《功夫熊貓》中為鵝爸爸配音的資深演員吳漢章(James Hong)及出演過《喜福會》的孫芳(Elizabeth Sung)以及許誠毅、鮑德熹、趙非等,其中,賈樟柯也是被分在編劇類。

  據悉,賈樟柯今年第一次為奧斯卡投了票,他投的最佳影片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最佳男主是《海邊的曼徹斯特》主演卡西·阿弗萊克﹔最佳女主是伊莎貝爾·於佩爾。昨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賈樟柯坦言,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被分入編劇類,是奧斯卡官方宣布后他才知道的。

  對於馮小剛導演為何被分在編劇類中,清華大學尹鴻教授推測:“每年新增各門類有一定的比例限制,馮導參與編劇的作品比較多,其電影就算是喜劇電影,也有比較強的文學性。”

  評委個人

  對於奧斯卡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一直以來,擁有迥異價值體系和文化的華語電影要想在奧斯卡裡脫穎而出,可謂困難重重。奧斯卡評委中華人影人陣容越來越壯大,則增加了評選的寬度,網友也紛紛開玩笑:看來中國影人的奧斯卡之夢快實現了。不過,業內人士還是很清醒地認識到,奧斯卡是美國的一個電影獎項,是他們制定游戲規則的一場競賽,作為美國人自己的游戲,其實奧斯卡和中國的關系並不大。另一方面,擴招評委也是奧斯卡增加全球影響力的一種方式。每年中國人都在追問自己離奧斯卡有多遠,其實,中國近年來缺乏令人驚艷的作品,才是離奧斯卡越來越遠的根本原因。

  身為奧斯卡評委的陳沖之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評委個人對於奧斯卡的影響力是有限的,“有時候我的選擇全對,但有的時候,則全錯。而且,沒有人敢直白地要求評委,你投我吧,或者當著評委的面攻擊別的提名影片。我們收到組委會寄來的選票后就按個人喜好填,再寄回去。所有的投票都會統一集中到一個會計事務所裡,他們的負責人在頒獎當天通告組委會最終結果。所以,在頒獎典禮之前,不會有任何人知道結果。”(記者 肖揚)

  相關新聞

  奧斯卡評委中首次有了編輯

  時光網駐洛杉磯辦公室全職工作多年的媒體編輯Afrat Spalding(阿爾芙特·斯伯丁)從上萬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奧斯卡評委。而時光網另外一位全職媒體記者Brent Simon(布倫特·西蒙)去年也被選為金球獎評委。至此,時光網是唯一在奧斯卡和金球獎都擁有評委的“雙料王”華語電影媒體門戶。一家中國互聯網媒體公司的編輯能成為評委,參與投票選出數十億觀眾關注的影片,無疑值得關注。

  據悉,奧斯卡評委的評判標准主要有:才華橫溢、在業界獲得有較高的榮譽和知名度﹔曾經獲得過學院獎的提名﹔或為電影業的發展做出過杰出的貢獻。組織奧斯卡獎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按專業將評委分為導演、制片人、演員、服化道等17個分部門,但並沒有電影編輯、影評人分部,隻有著名的影評人或編輯才可能被邀請加入。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