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研究事兒帶你看,媒體融合發展的風吹向何處

劉燁 研究事兒
2017年07月03日17: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不久前,人民日報媒體融合發展專題培訓班大咖對話在重慶舉行。 

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新聞學研究室主任黃楚新,重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董天策,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常務副秘書長單學剛圍繞“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后發趕超的風口在哪裡”“全媒型人才如何培養”“如何評估媒體融合發展的效果與能力”等問題進行討論。

今天,研究事兒就帶著大家去感受下這場盛宴,看看各路專家都有哪些真知灼見。 

人民日報媒體融合發展專題培訓班大咖對話現場(劉政寧 攝)

中國媒體融合后發趕超的風口在哪

黃楚新認為,首先我們有龐大的市場基礎。中國有巨大的互聯網的潛力,從2016年底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們國家的網民已經達到7.3億,其中移動互聯網網民有6.95億。大家也可以親身感受到,比如共享單車,去年的時候無論是北、上、廣、深,或者是重慶市這樣的省會城市,在2016年共享單車還是零零星星的,但是2017年過完春節以后看到大街小巷都是,發展的速度之快、頻率之高讓人吃驚。

其次,我們還有國家政策的導向。也許很多人說中國的體制跟國外不一樣,我覺得在中國這種體制當中,隻要是中央或國家想做什麼事情,是很有效率的。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提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以后,我們梳理了近幾年中央和國務院以及相關部委的政策,都頒布了相關的規定、措施、舉措推動媒體融合的大發展、大進步,這是西方國家不具備的。 

第三,中國有新興媒體發展的活力或者基因。如果說在傳統媒體時代,我們國家的媒體發展跟西方國家媒體發展有一定距離的話,在新興媒體時代,我國新興媒體與西方國家的新興媒體相比基本差距不大。在世界十大新興媒體公司中我們佔據了四強,美國佔了六強,而且中國新媒體的應用形態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我們出門可以不帶一分錢現金,衣食住行都可以解決,甚至大街上賣烤紅薯的都可以不用付現金,掃描一下就可以了。這在歐美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

黃楚新(劉政寧 攝)

董天策的觀點非常鮮明,他反復強調是技術引領這一波媒體融合的潮流,還是最勁的“風口”,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算法。“今日頭條”不完全是一個APP,而是今天信息發布、匯聚和接收的一個最大平台。當然這也和中國的版權有關系,比如這是人民日報社生產的,結果它的算法通通給你拿進去了,隻需要給內容生產單位象征性的報酬就拿過去了。由於它內容極大的豐富性,所以像“今日頭條”就成為了消費者信息的最大接入端口。 

單學剛認為,我們的媒體融合還是要繼續發揚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現在主要的內容生產,包括優秀的創作者、優秀的採編人員,基本還是傳統媒體的。可能需要改進的是傳播渠道和體制機制,尤其是靈活性的問題。比如今年“兩會”人民日報很多爆款新媒體產品的創意來自年輕人,有的是來參加面試的大學生。這都代表了年輕人的思考和傳播習慣,他們的閱讀方式與我們傳統媒體人也是有差別的,必須尊重和接納他們才能佔領年輕人的陣地。 

“全媒型人才”何處尋覓 

黃楚新認為,全媒型人才是近幾年在國內外很受關注的,也叫背包記者、融媒體記者。盡管說法不一,但一個潮流是新聞人才應該是全方位、多功能的。過去新聞從業人員可能要更細化一些,有文字記者,有攝影記者,如果更細一些還有主持人、播音員、撰稿人、導演,都分得很清楚。隨著媒體融合的進一步發展,對於新聞工種人才的變化,我們要求可能更加融合了,各種新聞生產、新聞編輯、新聞評論者可能都融合在一起了。

我們要求理想中的人才應該是所有這些工作都能夠做的,所謂的“全媒型人才”既要能夠採、寫、編、評,甚至播都能夠做,就是我們說的理想中的融媒體人才。比如,我們派了記者出去,既要能夠寫新聞稿,又要能夠拍攝照片,又要能夠拍攝視頻,甚至還能出鏡,對於一個記者來說要求確實很高。這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新聞專業分工,也帶來一個問題,寫文字稿的人拍照並不一定好,“全媒型人才”能不能滿足專業性的要求。

董天策作為重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他從教學實踐中培養“全媒型人才”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每個記者都掌握十八般武藝,既會寫、又會攝影、又會出鏡,那當然是最好的,但實際並不一定都能做到,雖然不排除有少數天才式的人物,但在重慶大學的實踐中這樣的人很少。

董天策(劉政寧 攝)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就提出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要強化學生核心專業能力,這個核心專業能力就是說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應該有一樣或者有兩樣,有三樣當然更好,他能夠拿得出手的能力。比如有些採寫能力特別突出,有些攝影的能力特別突出,有些攝像的能力特別突出。如果能打一個組合拳是最理想的,所以我們的課程也朝這方面調整。從操作層面來講,全媒體的人才實際最后還是要靠團隊,我這個團隊裡面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攝影的有、攝像的有、寫文字的有、出鏡的也有,每個人專業性那一面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又有媒體融合的意識,就可以相互更好地配合合作。 

單學剛站在用人單位角度分析了“全媒型人才”的現實狀況。他說,現在媒體人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過去文字非常精妙的人現在的價值在降低,傳統媒體最不缺的就是寫手,懂攝影的也不少,傳統媒體也有很多攝影大家。但是在新媒體應用領域,現在市場化的機制導致人才的導向出現了問題。因為市場化的這些機構給的待遇、條件可能遠遠超過體制內的媒體,所以年輕一代有望成為“全媒型人才”的流失嚴重。同時,傳統媒體人正在經歷一個痛苦的轉型過程,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拓展新的傳播形式都會給他們帶來新的壓力。 

“新聞+技術”“新聞+大數據”怎麼玩

黃楚新提出,傳媒的發展總是跟技術緊密相關的,無論是從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尤其現在新媒體的技術對傳媒的發展帶來一種革命性的變革。大家可以看到新媒體的發展對每個行業都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當然對傳媒來說這種變化更為顯著和凸顯,所以技術也是把雙刃劍,我們如何借助技術的力量使新聞傳播在表達方式、傳播方式上創新,為我們提供更多更直接的資訊,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目前的傳播環境是一個信息過載、注意力稀缺的環境,每個人關注那麼多微信公眾號,但有多少公號文章值得我們打開看一看,有多少條信息真的值得我們打開點擊以后給他點個贊或者轉發一下,真的是寥寥無幾。這樣的信息傳播環境就是信息過載,同時帶來的問題是注意力稀缺,因為信息太多了,所以我們如何用較好的內容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就是最后一公裡。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南海事件”出來以后人民日報做了一張圖片,把中國的地圖放上去,當中有一句話“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它在微博、微信當中傳播非常廣泛,好像被轉發上億次,這種“新聞+可視化”的“微傳播”取得了成效。 

董天策認為,“新聞+技術”“新聞+大數據”未來應用肯定會更加廣泛,比如數據新聞和數據新聞的可視化以及機器人新聞等等,但一些新技術是不是會顛覆傳統新聞行業還有待觀察。他強調,新聞工作者也好,新聞教育者也好,應當適當跟進新媒體技術,但是也不能夠一味地去追蹤、膜拜。其實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一些變化,可能表象上變化很快,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它的這種變化並沒有那麼快,比如所有的人都需要知道事實真相,都需要知道我們對事實到底怎麼看、怎麼分析,所以仍需要新聞深度報道、調查性的報道、新聞評論,這些其實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單學剛指出,2017年整個媒體圈的融合發展進入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深水區,智能化發展從模式的識別、智能語言處理技術、情感模擬、機器人應用等都有了很多突破,包括大數據、各種雲的新概念也很多。在這個時代,媒體首先要以技術和大數據為驅動,打造一個融合平台,實現立體傳播。

單學剛(劉政寧 攝)

從人民網的實踐上來看,在“新聞+大數據”方面特別重視基於數據的分析,實現熱點選題的判定。好的內容首先要有好的選題,深度報道需要一些素材,需要一些數據,這些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獲得。獲取新聞的方式主要是兩個,一個是算法加新聞結合的模式,即基於用戶習慣的模型進行內容的推薦和閱讀﹔另一個是智能化的推薦運用,現在都在搞智能化推薦,不僅僅關注你打開哪些內容,還關注你停留多少時間,有沒有主動搜索,這些都是判斷習慣的方向,把這個數據掌握以后,我們對進一步了解讀者的黏性和閱讀習慣也有幫助。

商業模式這方面,大數據也可以助力媒體的提升。媒體轉型是離不開大數據的,傳統媒體在對用戶的商業模式方面可能遠遠不夠,對於新媒體而言可能有幾個意義,比如從平台到社群的發展,平台化的發展解決了傳統媒體與用戶的接觸問題,比如連接以后還可以進行精准營銷,因為我掌握這些數據,讀者有什麼愛好,我們就可以做精准的廣告投放,推送一些他最關心、最有價值的精准營銷信息。向社群發展的方向,可以實現廣告傳播有效的轉發率。個性化服務、精准化產品,也可以讓我們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商業空間。 

作者:劉燁 編輯:張天培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