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不加雕飾的思辨筆觸

——讀《人民日報》黃大年系列報道有感

李慧敏
2017年08月16日16:13 |
小字號

以黨報黨刊,國家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對真人真事報道既摒棄“高、大、全”式的新聞寫作,又褒揚英雄模范人物。以《人民日報》7月12日頭版頭條《心有大我,山一樣的巍峨——追記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黃大年》(以下稱《巍峨》)和次日推出的《黃大年,我們不會停止懷念》(以下稱《懷念》)為例——

黃大年同志生前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他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24日就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發出的重要指示,以及2017年7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追授黃大年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都提出:“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

顯然,黃大年是近乎完美的先進人物,但《巍峨》《懷念》的作者並未神化他,而是秉筆直書:如提到黃大年因出國而中斷過黨籍(見《懷念》),還提到黃大年領銜的國家“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剛啟動時,“國外養成的慣性思維、行事風格、處事理念,讓黃大年對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經常不理解,很生氣,又無奈”(見《巍峨》)。與此同時,作者又以飽含深情且帶思辨色彩的筆觸,充分展示黃大年如何燃亮科技報國的長明燈,創造多項“中國第一”,把他身上折射出的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愛民知識分子的品格和風骨表現俱足。讓多少讀者掩卷沉思:何謂不忘初心?何謂忠誠擔當?何謂敬業奉獻?

其實,我們現在某些小說創作迷戀凡俗人生、蠅頭小事。據說這種傾向,是起源於對某種宏大敘事的反抗。孰料反抗走到極端,由否定宏大敘事而掩蓋著精神的潰敗,結果某些小說被日益簡化為欲望的圖畫,抑或被濃縮為一己之私的標簽,人格的光輝被一步步抹平,人生匍匐在地,並逐漸失去站立起來的精神脊梁。讀者目光所及,黑暗、尖刻、刻畫心狠手辣的寫作甚多,寬厚、溫暖、給人以希望的寫作甚少。

鑒於某一時期的新聞宣傳充斥“假、大、空”的反面教訓,今天以黨報黨刊,國家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的英模報道,擺脫“高、大、全”的模式,代之以多層次、多側面的採訪寫作,乃至增加先進人物報道的人情味和生活氣息,是必要的。而讓正能量充沛的主旋律回蕩版面、波段、熒屏乃至虛擬空間,不斷推出規范社會道德、淨化人們心靈的報道和評論,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同樣是必要的。

“位卑未敢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品格在黃大年等先進人物身上,有深深的烙印﹔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也具備共同的思想基礎和感情依歸。體現這些品格的報道和評論,永遠是照耀讀者、聽眾、觀眾、網民前行的火把。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