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前沿聲音>>編採探索

中國青年報"融媒小廚"熟練運轉 呈現地震報道現場

趙新樂
2017年08月16日16:16 |
小字號
原標題:“小廚房”呈現地震報道現場

 

《中國青年報》記者田文生“爬行”在震區廢墟上。柏村 攝

 

網絡編輯在“融媒小廚”緊張工作。姜繼葆 攝

連夜出發——不僅指中青報·中青在線記者想方設法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還包括內容渠道技術平台全媒體通宵達旦的發動、調度、協調、編輯、把關。雖是“后方”,同樣是另一個逼近新聞真相的“現場”。

“我們已經進溝,發現兩名失蹤游客,來不及寫文字了,發語音吧!”

……

不到半個小時,一篇《被困九寨溝景區內超過50個小時的兩名女游客脫險》的快訊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出現。

8月11日,在中國青年報社的“融媒小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見証了前后方聯動下新聞的誕生。

“全媒體協調機制越來越順暢、‘小廚房’的運作越來越熟練,在這次九寨溝地震報道中,報社探索了兩年的全媒體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了作用。”最近一周輪值白班的中國青年報社副總編輯董時說。

打破部門界限,全員“在現場”

“連夜出發——不僅指中青報·中青在線記者想方設法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還包括內容渠道技術平台全媒體通宵達旦的發動、調度、協調、編輯、把關。雖是‘后方’,同樣是另一個逼近新聞真相的‘現場’﹔連夜出發——不僅僅是中青報·中青在線的專業採編隊伍,還有遍布全國的校媒聯盟大學生記者們……”

這是九寨溝地震發生后第二天,中國青年報社社長、總編輯張坤在微信公眾號“坤哥007”中發表的文章《連夜出發》中的一段話。這段話精准地概括了災難發生后報社的快速反應。

地震消息剛出來,中青報立即建立微信群。中青報官方微信當晚制作了《揪心!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這些謠言別信》的原創文章﹔“青年觀察家”9日零點發出了《7.0級地震有多大破壞力》的科普文章﹔校媒聯盟第一時間連線現場支教大學生和老師,發出《九寨溝親歷:30余人旅游大巴被困,等待救援﹔酒店停電,余震不斷》……

“剛開始群裡只是拉了10個人進入,隨著報道的不斷深入,現在已經有66個人。”全媒體協調中心副主任鄭燕峰說,這些人基本上囊括了報社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人員。

在中青在線總編輯閔捷看來,與報社傳統上成立專門的報道組不同,官微、時政、軍事、經濟、科技、攝影、技術、視頻、融媒體工作室及所有渠道、平台同步啟動。

平台整合傳播,多渠道發力

《求救!170多游客被困九道拐》《中青報記者深夜連線九寨溝被困游客,一小時獲救》《追蹤報道:被困九道拐游客中的傷員已經轉移》……這幾篇稿件是通過媒體力量及時地傳遞出震中情況的獨家信息,得到了非常廣泛的傳播。

幾天來,從前方記者的一手信息,到各個部門旁採的道路現狀、救援狀況、次生災害、救援過程、保險賠償等內容,越來越多的信息匯入了全媒體端口。

“作為媒體,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災情信息的准確披露和傳播。”鄭燕峰提到,中青報除了在自己的多個平台上進行傳播之外,還與騰訊、今日頭條等社會化平台合作,將優質獨家稿件進行推薦。

董時提到,“一魚多吃”是報社融媒體傳播的特色。“小廚房”指揮、協助生產、匯聚多方信息,“自轉”與“公轉”同步進行——報社內部各個部門根據自己的特色和定位生產的內容,通過幾十個部門平台傳播出去,服務垂直領域的用戶,報社的大平台上也會挑選優質內容整合傳播。

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次地震報道中,中青報所生產的圖文、視頻、H5等作品數量超過百件。一系列獨家報道從救援、轉移、理賠等角度出發,在網絡上得到廣泛廣播。

“現在報社的每個部門就像是項鏈上的一顆顆珍珠,在各個崗位散發著自己的光芒,也為項鏈整體著色、造型。‘融媒小廚’部門主導、三端融合的運行機制,在重大報道中的運用已成常態。”董時這樣說。

理性反映災情,溫暖中見情懷

8月11日的《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登了這樣一張照片:4萬余名游客緊急撤離后,在九寨溝縣漳扎鎮安置點搭好的帳篷前,幾個當地的小朋友在快樂地玩耍。

“這張照片是夜班部門經過仔細討論、對比后決定使用的,主要是想傳遞給人們信心和希望。”相較於以往的災難報道,董時從記者們的報道中讀到了溫暖,看到了不斷進步的力量。

《震后九寨溝一客棧老板組織50多名旅客安全撤離》《十分鐘生死救援 隻為一個答案》《撤離九寨溝》《消防員周彥廷告別待產妻子投入救援:無法承諾妻子,隻有救更多的人》……這些暖心的獨家特稿都是中青報前方記者的生動記錄。

董時說,從記者的筆下可以看到,中國救援力量已經壯大,救援機制完善,救援能力、效率都在提高。同時也可以看到老百姓在慌亂中展現出的善良和理性,還有游客身上展現出來的互助素質,這些都應當被記錄下來。

“從文字、圖片、視頻裡,我讀出了和採訪對象一樣年輕的記者心靈最深處的呼喚,讀出了最溫暖的終端是人心——不管別人怎麼糟蹋和解構‘情懷’,我們寧願相信這是生命最值得存在的意義,是任何‘算法’不可替代和羞辱的光明。”8月10日,張坤在《永遠算不出來的“情懷”》一文中如是說。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